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灌溉对紫花苜蓿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研究灌溉时期和灌溉量对紫花苜蓿产量、质量、耗水量和蒸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第1、2茬紫花苜蓿的产量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第1茬灌溉返青水+分枝期灌水、第2茬刈割后5 d灌水产量较高;第3茬紫花苜蓿产量随灌水量的增加而降低;3茬紫花苜蓿的叶茎比随灌水量的增加而下降,因此,建议北京地区种植紫花苜蓿应在第1茬返青期+分枝期和第2茬刈割初期灌水,第3茬应少灌水或不灌水。紫花苜蓿各茬的耗水量随水分供应量的增加而增加;在适当水分条件下紫花苜蓿蒸散率最小,表现为第1茬紫花苜蓿在返青6 d灌水的蒸散率最低,为278.53,第2茬刈割后5 d灌水的最低,为360.58,第3茬不灌水处理最低,为420.56,3茬紫花苜蓿刈割后5 d+分枝期灌水的蒸散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刈割次数对紫花苜蓿翌年生长及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2004年在内蒙古西辽河平原进行了刈割次数对紫花苜蓿翌年生长及草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刈割次数的增加翌年返青率的下降幅度逐渐增大;刈割次数对翌年各茬草株高、分枝数、干草产量的影响随着刈割茬次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同时,年内各茬次之间的株高、分枝数、干草产量均存在一定的互补性。综合2年试验结果认为,研究地区灌溉条件下种植紫花苜蓿年内刈割3~4次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3.
刈割次数对紫花苜蓿翌年生长及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2003~2004年在内蒙古西辽河平原进行了刈割次数对紫花苜蓿翌年生长及草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刈割次数的增加翌年返青率的下降幅度逐渐增大;刈割次数对翌年各茬草株高、分枝数、干草产量的影响随着刈割茬次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同时,年内各茬次之间的株高、分枝数、干草产量均存在一定的互补性.综合2年试验结果认为,研究地区灌溉条件下种植紫花苜蓿年内刈割3~4次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4.
陇东紫花苜蓿主要生产性能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通过对陇东紫花苜蓿不同时间、不同地域条件下,青草产量、种子产量、种子营养成份的测试,指出陇东紫花苜蓿最佳刈割期为在初花期(10%开花),进行头茬草刈割可获得较高的鲜草产量,有效利用年限从第2年开始,产草量逐渐上升,第4,5年达到高峰,第6年开始逐渐下降;种子产量从第2年开始逐渐上升,第4年产量最高,第5,6年相对稳定,以后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紫花苜蓿二茬草刈割期对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石风善 《草业科学》2004,21(6):28-29
俄罗斯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第.1茬草刈割以后25 d内株高增长速度最快,地上部鲜、干草产量在20 d内增长速度最快,40 d之后下降.茎叶的粗蛋白含量40 d内保持在18%以上.根鲜、干质量25 d内在增加,根的粗蛋白含量第1茬草刈割以后,第25日根的粗蛋白含量最低,粗脂肪含量呈上升趋势.因此,在佳木斯地区俄罗斯紫花苜蓿第2茬草应在第1茬草刈割以后的40 d内进行刈割.  相似文献   

6.
刈割是紫花苜蓿收获、利用和管理的主要方式,刈割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当年收获苜蓿的产量和质量,间接影响到后来年份生产力的维持与提高。刈割通常包括刈割时间、茬次、次数和留茬等。文章全面综述了不同刈割形式对紫花苜蓿草产量和草品质的影响以及相应作用机理,表明紫花苜蓿适宜刈割期是现蕾—初花期,最佳刈割期是初花期。适宜刈割次数3~5次,留茬高度3~5 cm,最后1次刈割留茬8~9 cm。  相似文献   

7.
红豆草和紫花苜蓿在同仁县生产性状的初步比较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德林 《青海草业》2001,10(2):14-16
试验结果表明 ,在同仁县的隆务河谷地区有灌溉的条件下 ,红豆草在种植前两年的生长速度和产草、产籽量均明显高于紫花苜蓿。红豆草在种植当年就可以收到部分成熟种子 ,如果收草用 ,当年可刈割两茬 ,但越冬率较苜蓿差 ,第 2年可刈割三茬 ,每公顷产鲜草 962 82kg/hm2 ,产种子 1 1 35.5kg/hm2 。紫花苜蓿产鲜草 731 97kg/hm2 ,产种子 1 99.5kg/hm2 。红豆草较紫花苜蓿更适合于隆务河谷较阴湿的荒山荒坡 ,房前屋后及田埂地头上种植 ,既美化环境又可获取较高产量的牧草  相似文献   

8.
紫花苜蓿是优质高蛋白的饲草,更是奶牛不可或缺的饲草之一。紫花苜蓿播种后生长45 d进行第1次刈割,以后让其再生至45 cm高左右进行刈割,然后施予农家肥,旱季适时灌溉;每个供试品种进行4、6和8茬不同的刈割茬数,每个品种测产点设4个重复,最后进行产量统计。结果紫花苜蓿鲜草产量随着刈割茬数的增加而增加,不同刈割茬数平均产量为:8茬102.47 t/hm2、6茬84.62 t/hm2和4茬59.05 t/hm2,其中以威斯顿紫花苜蓿和速生紫花苜蓿的产量最高,分别达到106.55 t/hm2和106.45 t/hm2。三得利紫花苜蓿居中,平均产量94.22 t/hm2,最低的是游客和赛特紫花苜蓿,仅仅约89 t/hm2。种植紫花苜蓿年产97.25 t/hm2,按目前市场鲜紫花苜蓿价350元/t计算,产值34 037.50元/hm2,是种植玉米收籽粒产值13 200元的2.58倍;种植青贮玉米产值18 750.00元/hm2,是种植玉米籽粒产值13 200元的1.42倍;为云南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确定辽宁地区苜蓿干草最适收获条件。试验以“康赛”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测定不同刈割期、刈割次数和留茬高度对苜蓿干草产量、品质及越冬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刈割期推迟,苜蓿的营养品质明显下降,干草产量明显增加(P<0.05)。随着刈割次数增加,苜蓿的干草产量和越冬率变化不显著(P>0.05)。留茬高度越高,第三茬苜蓿的营养成分、越冬率显著提高(P<0.05),干草产量显著下降(P<0.05)。研究表明,辽宁地区苜蓿干草初花期收获最佳,全年刈割3次较为合理,留茬高度5~8 cm,末次刈割留茬高度10~13 cm为宜。  相似文献   

10.
确定苜蓿青贮最适收获条件,为规模化苜蓿青贮收获提供科学依据。收获是影响紫花苜蓿利用和管理的关键因素,针对影响苜蓿青贮收获质量的刈割期、留茬高度和收获机械,系统全面的分析不同刈割形式对紫花苜蓿草质量、再生性和收获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由分枝期至结荚期,随着生育期推迟,苜蓿的品质显著下降,产量显著增加(P0.05);随着留茬高度的增加,苜蓿品质和越冬率显著提高(P0.05),产量显著下降(P0.05)。紫花苜蓿青贮原料最佳刈割期是初花期—盛花期,留茬高度5~8 cm,末次刈割留茬10~11 cm。优先选用的收获机械是JOHN DEERE A400-896自走式割草机。  相似文献   

11.
西北旱区灌溉方式对苜蓿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陶雪  苏德荣  寇丹  乔阳 《草地学报》2016,24(1):114-120
为探讨不同灌溉方式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生长、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地下滴灌(SDI)、畦灌(BI)、喷灌(SI)和不灌溉处理(CK)4种灌溉方式下苜蓿生长的变化。结果表明:各处理间,SDI的土壤含水率在试验期间最高,且SDI的苜蓿株高、分枝数、单株叶面积及单株干重均显著高于BI,SI和CK;SDI两茬的产量分别为4815.87和4300.41kg·hm-2,与BI,SI和CK相比,第2茬分别提高了10.56%,14.92%和95.26%,第3茬分别提高了13.64%,23.60%和120.85%,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SDI两茬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2.66和2.50kg·m-3,较BI和SI处理,第2茬分别提高了17.70%和21.46%,第3茬提高了20.77%和34.41%,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因此,从苜蓿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角度考虑,地下滴灌是西北旱区最为适宜的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12.
以新疆石河子市第八师147团紫花苜蓿为研究材料,探究不同刈割茬次及生育期苜蓿青贮营养品质和发酵品质间的差异。选择3个刈割茬次,现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3个生育期处理;分别于青贮发酵第3、9、15、30、45、60天取样测定其青贮品质。结果表明:苜蓿青贮过程中,刈割茬次与生育期的交互作用对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粗蛋白、乳酸和乙酸含量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苜蓿青贮在发酵过程中会降低营养物质的含量,发酵60 d时,第3茬盛花期苜蓿青贮的DM含量最高,达到39.03%,第3茬现蕾期苜蓿青贮的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第1茬现蕾期CP、WSC含量最高,分别是20.21%和4.39%,第2茬现蕾期的乳酸和乙酸含量相对其他处理较高,第1茬现蕾期氨态氮含量最低。各处理综合评价排序:第1茬现蕾期处理>第3茬现蕾期处理>第1茬初花期处理>第2茬现蕾期处理>第3茬初花期处理>第1茬盛花期处理>第3茬盛花期处理>第2茬初花期处理>第2茬盛花期处理。刈割越早,苜蓿越幼嫩,营养品质高,适口性好,并有利于植株再生,苜蓿青贮的营养品质和发酵品质也较晚刈割的其他处理好。因此,控制苜蓿刈割时间可改善苜蓿青贮营养、发酵品质,提高苜蓿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绿洲区不同苜蓿品种生长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各茬的株高、干草产量、叶茎比以及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苜蓿品种株高和干草产量随着茬次的增加而降低,但品种间各茬次存在差异;生长季内3茬的苜蓿株高和干草产量WL 323和三得利表现最好。各品种中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第2、3茬高于第1茬,尤其是第2茬明显高于第1茬、第3茬,而粗纤维含量则相反;而品种间在主要营养物质含量方面则是三得利和WL 323表现最好。综合几项指标,三得利和WL 323在绿洲区表现特征最好,阿尔冈金表现不佳。从不同品种各茬次生产经济性状综合来看,第2茬的效应最好,可见,第2茬苜蓿是获得理想苜蓿干草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4.
沿淮地区季节性栽培紫花苜蓿的适宜播种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小燕  沈益新 《草业科学》2012,29(11):1743-1748
为研究播种时间对季节性栽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产量及其影响因子的影响,以紫花苜蓿“维多利亚”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09―2011年在阜南、淮安两地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秋播、春季刈割2茬的栽培模式下,随播期推迟,紫花苜蓿的各生长性状和产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淮安试验点9月6日播种的紫花苜蓿第1茬初花期平均株高达到91.91 cm,比10月24日播种高出1.14倍;相应地,9月6日播种的紫花苜蓿鲜、干物质产量也最高,第1茬分别达到4.37和1.05 kg·m-2。对产量影响因子的分析发现,紫花苜蓿干物质产量分别与株高、分枝数和单株干质量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相关。通径分析发现,株高和单株干质量是紫花苜蓿产量的最主要影响因子。结果显示,早播主要通过促进株高生长、增加单株干质量来提高饲草的干物质产量。综合2年试验结果可以认为,季节性栽培紫花苜蓿在沿淮地区的适宜播种时间在9月至10月上旬。  相似文献   

15.
陇东紫花苜蓿地上生物量及水分利用率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分析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地上生物量的变化表明:鲜、干质量曲线的增长特点是返青(萌芽)至现蕾后增长快,进入开花期后增长缓慢;第1茬鲜质量和干质量占全年总鲜质量和干质量的比例最大,高度与鲜质量和干质量的增长成正相关;在不同茬的生长期内,气象要素对其贡献不同,水分利用率以第2茬最高。  相似文献   

16.
刈割次数对肇东苜蓿生产能力影响的综合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于辉  刘荣  刘惠青  崔国文 《草业科学》2010,27(4):144-148
刈割是苜蓿的主要利用方式,刈割次数不仅影响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的当年草产量及营养价值,而且对其安全越冬和持久利用具有重要的影响。肇东苜蓿是哈尔滨地区苜蓿主栽品种,确定合理的刈割次数对紫花苜蓿的生产有重要意义。对肇东苜蓿进行了连续2年的不同刈割次数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种植第2、3年的肇东苜蓿的最优刈割次数是2006年(种植第2年)刈割2次,2007年(种植第3年)刈割2次;肇东苜蓿2006年(种植第2年)刈割次数与2年间总生产能力呈显著负相关,并且起了最主要和最直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科尔沁沙地北部苜蓿种植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的适宜刈割时间,本研究采用在不同生长度日(growing degree-days,GDD)刈割紫花苜蓿的方法,研究了第1次和第3次刈割时间对科尔沁沙地紫花苜蓿产量、品质、越冬的影响,同时对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与苜蓿抗寒性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大于650 GDD以后进行第1次刈割,会显著降低第2次刈割的干草产量;第1次刈割GDD与粗蛋白含量、相对饲喂价值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第2次刈割后GDD相关性不显著。综上所述,在科尔沁沙地,适宜在610~650 GDD进行第1次刈割,9月初前完成末次刈割。  相似文献   

18.
刈割时间对黄土高原紫花苜蓿产量与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刈割时间是影响紫花苜蓿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于2009年和2010年,开展了不同的第1次刈割时间和第2次刈割时间的田间试验,分析刈割时间对紫花苜蓿产草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苜蓿产草量与粗蛋白产量均以初花期最高,此后随第1次刈割时间的推迟逐渐下降(P<0.001),第1次刈割提前会导致产草量和粗蛋白产量下降(P=0.003)。随着第1次刈割与第2次刈割间隔时间的延长,紫花苜蓿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粗纤维含量逐渐增加(P<0.001),粗蛋白含量逐渐下降(P<0.001);初花期第1次刈割,第2次刈割间隔时间分别为72 d(2009年)和68 d(2010年)时,产草量和粗蛋白产量最高,分别为2275.2和180.2 kg/hm2、2063.6和263.1 kg/hm2。研究区紫花苜蓿适宜刈割时间为初花期(6月中旬)第1次刈割、70 d左右(8月下旬)第2次刈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