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配方相同的膨化饲料和硬颗粒饲料饲养鲤鱼[初均重(55.44±0.09)g],日投喂率分别为2%、3%、4%,每天投喂6次。实验结果表明,投喂膨化饲料的鲤鱼的特定生长率和摄食率较投喂硬颗粒饲料的显著增加(P<0.05),蛋白质效率和饲料系数均有所改善,但差异不显著(P>0.05)。投喂膨化饲料的鲤鱼全鱼鱼体的粗蛋白、粗灰分和水分含量较投喂颗粒饲料的显著降低(P<0.05),粗脂肪含量显著增加(P<0.05)。投喂膨化饲料组鲤鱼的蛋白质消化率、干物质消化率较投喂颗粒饲料显著增加(P<0.05),能量消化率极显著增加(P<0.01)。投喂率对鲤鱼的全鱼鱼体成分、营养成分生物利用率没有影响。4%投喂率鲤鱼的特定生长率较2%、3%都显著增加(P<0.05)。加工工艺和投喂率二者的交叉作用对特定生长率和摄食率有显著影响(P<0.05)。鲤鱼在每天投喂6次时的最佳投喂模式是日投喂4%的膨化饲料。  相似文献   

2.
饲料粒径对不同规格彭泽鲫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饲料粒径对彭泽鲫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及不同规格彭泽鲫幼鱼混养与单养的生长差异,共进行3个生长对比试验:同粒径饲料投喂不同规格彭泽鲫幼鱼生长试验;不同粒径饲料投喂大规格彭泽鲫幼鱼生长试验;不同规格彭泽鲫幼鱼混养与同规格幼鱼单养生长对比试验。各生长试验均为2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饲料粒径分别为2.00和3.00 mm,试验幼鱼的平均初始体质量分别为1.32和13.42 g,试验期为30 d。结果显示:试验一中,不同规格彭泽鲫幼鱼摄食2.00 mm粒径的饲料均能获得生长效果,大规格幼鱼组的增重率(WG)和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小规格幼鱼组(P0.05),饲料系数(FCR)和摄食率显著低于小规格幼鱼组(P0.05);试验二中,2.00 mm粒径饲料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3.00 mm粒径饲料组(P0.05),饲料系数显著低于3.00 mm粒径饲料组(P0.05),不同粒径的饲料对彭泽鲫幼鱼的摄食率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三中,大规格彭泽鲫幼鱼单养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大规格和小规格幼鱼混养组(P0.05)。研究表明,不适宜的饲料粒径对彭泽鲫幼鱼的生长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周兴 《饲料研究》2020,43(2):39-41
试验旨在比较颗粒饲料和杂鱼对牙鲆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的影响。试验选用初重为(89.5±4.7)g牙鲆鱼的300尾,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分别投喂颗粒饲料和杂鱼,试验期98 d。结果表明:利用杂鱼进行投喂可显著提高牙鲆生长的终末体重(FBW)、相对增重率(WG)、特定生长率(SGR)以及饲料系数(FCR)(P0.05),其蛋白质效率(PER)显著低于颗粒饲料组(P0.05)。利用颗粒饲料进行投喂的牙鲆肝体指数(HSI)、脏体指数(VSI)、肥满度(CF)以及肠体脂数(ISI)显著低于杂鱼投喂组(P0.05)。综上所述,投喂杂鱼虽然可以提高牙鲆鱼生长性能,但饲料效率远低于颗粒饲料。使用颗粒饲料养殖可以提高饲料利用效率,适当的提高颗粒饲料的脂肪添加量会牙鲆鱼养殖品质。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加工工艺及维生素添加量对罗非鱼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沉积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在基础饲料配方中添加0.50%的维生素预混料,分别制成颗粒饲料和膨化饲料;另外,再将配方中维生素预混料的添加量分别升高到0.66%、0.82%,制成膨化饲料.试验共得4组饲料,投喂平均体重为(8.0±0.1)g的罗非鱼,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试验期为8周.结果表明:1)在相同配方条件下,摄食膨化饲料的罗非鱼较摄食颗粒饲料的罗非鱼增重率提高8.91% (P<0.05),饲料系数降低9.42% (P<0.05);同时,其肝体指数、全鱼粗蛋白质含量、营养物质沉积率(包括蛋白质效率、蛋白质沉积率、脂肪沉积率、能量沉积率)以及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和甘油三酯含量均较摄食颗粒饲料的罗非鱼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2)在膨化饲料组中,随着维生素预混料添加量由0.50%升高到0.66%,罗非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蛋白质沉积率和能量沉积率显著升高(P<0.05),而饲料系数、全鱼粗灰分含量则显著降低(P<0.05);当维生素预混料添加量由0.66%继续升高到0.82%时,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及营养物质沉积率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改善.由此可见,在相同配方条件下,罗非鱼摄食膨化饲料较摄食颗粒饲料具有更好的生长性能和更高的营养物质沉积率;膨化饲料配方中适当的超量添加维生素,有利于提高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和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利用.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饲料糖水平(5%、10%、20%)和投喂频率(2、4次/d)及其交互作用对鲤生长、肠道消化能力和肝功能的影响,本试验拟选用平均体重为(55.37±3.55)g的鲤为试验对象,采用3×2双因子试验设计,在池塘浮式网箱(1m×1m×1.5m)中进行养殖试验。养殖周期为8周。结果表明:投喂频率对鲤的增重率、特定增长率、蛋白质效率及肥满度影响显著(P0.05);投喂频率、饲料糖水平及其交互作用均对肝体比影响显著(P0.05)。在5%和10%糖水平组中,4次/d投喂组的增重率较2次/d投喂组分别提高了33.4%和44.9%,4次/d投喂组的蛋白质效率较2次/d投喂组分别提高了33.6%和45.1%(P0.05)。在10%糖水平组中,4次/d投喂组的特定生长率较2次/d投喂组提高了30.7%(P0.05),饵料系数较2次/d投喂组降低了31.3%(P0.05)。投喂频率对前肠蛋白酶、中肠淀粉酶及中肠脂肪酶活性影响显著(P0.05),饲料糖水平对中肠蛋白酶、中肠淀粉酶活性影响显著(P0.05)。在10%糖水平组中,4次/d投喂组的中肠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投喂频率为2次/d投喂组(P0.05)。饲料糖水平和投喂频率对鲤血清和肝脏中的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影响均不显著(P0.05)。在同一糖水平下,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均随投喂频率提高而降低(P0.05)。综合分析,从降低饲料成本,提升鱼体生长性能、消化能力及肝功能的角度出发,在固定日投喂率的情况下,投喂频率为4次,饲料糖水平为10%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6.
试验选用初重(104±8.9)g半滑舌鳎600尾,随机分3个处理组,每组设4重复,每重复半滑舌鳎50尾,分别投喂不同脂肪含量颗粒饲料和杂鱼,试验期121 d。结果表明:投喂杂鱼可显著提高半滑舌鳎生长的终末体重(FBW)、增重率(WG)、特定生长率(SGR)及饲料系数(FCR)(P0.05),其蛋白质效率(PER)显著低于两种含量不同的颗粒饲料组(P0.05)。低脂含量的颗粒饲料(RQ)进行投喂的半滑舌鳎肝体指数(HSI)、脏体指数(VSI)和肥满度(CF)显著低于杂鱼和高脂含量颗粒饲料(CX)投喂组(P0.05)。综上所述,投喂杂鱼可以提高半滑舌鳎生长性能。用低脂肪含量的颗粒饲料进行投喂,既能节省其饵料利用率,又能使养成阶段的半滑舌鳎健康生产。  相似文献   

7.
比较投喂软颗粒和膨化颗粒饲料对点带石斑鱼摄食率和生长的影响。经过55d饲养试验,投喂膨化颗粒与软颗粒饲料的点带石斑鱼相比,摄饵率低9.8%,尾相对增重率低42.3%,饲料系数高14.8%(以干物质计),每增质量1kg所需饲料成本高24.2%。结果表明,软湿颗粒饲料的适口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三种投喂方式对小池塘鲤草鲫混养效果的影响,以肠道健康膨化饲料(蛋白水平30%、脂肪水平4%)为试验饲料,采用三种投喂方式:自动投喂(AF)、人工投喂(MF)和自助摄食(SF),在室外小池塘(10 m×10 m×1 m)条件下,研究不同投喂方式对鲤草鲫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存活率、摄食率、蛋白质效率和饲料系数的影响。每种投喂方式设置3个重复,每个小池塘放养300尾鲤鱼、100尾草鱼、200尾鲫鱼,鲤鱼初始体重为(93.03±0.20)g、草鱼初始体重为(176.61±6.79)g、鲫鱼初始体重为(75.83±0.08)g,每天按照相同的投喂量(体重的2%~3%)投喂4次,试验周期为8周。试验结果显示:在鲤草鲫混养条件下,自动投喂组、人工投喂组和自助摄食组的鱼类存活率、蛋白质效率和饲料系数无显著差异(P0.05)。自助摄食组的鲤鱼和鲫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明显高于人工投喂组和自动投喂组(P0.05),而草鱼的情况刚好相反(P0.05)。池塘鲤草鲫混养条件下,鲤鱼由93 g生长到318 g,草鱼由177 g生长到526 g,鲫鱼由76 g生长到155 g,肠道健康膨化饲料的饲料系数平均为1.37。试验表明:池塘中鲤草鲫混养时,三种投喂方式不影响鱼类的存活率、蛋白质效率和饲料系数,自助摄食方式利于鲤鱼和鲫鱼的摄食。根据本试验,建议在混养池塘中采用不需要电力又省力的自助摄食方式。  相似文献   

9.
胡兵 《中国饲料》2021,1(11):78-83
为探讨饲料蛋白质水平与加工工艺(膨化饲料和颗粒饲料)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体营养组成以及体色的影响,本试验以鱼粉为主要蛋白源,分别制备蛋白质水平为41%、43%和46%的3种膨化饲料和3种颗粒饲料,进行为期60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第30天后,无论是饲喂颗粒饲料还是膨化饲料,饲料43%和46%蛋白质处理组对虾的增重率均显著高于41%蛋白质处理组(P < 0.05)。在第60天时,在41%和43%蛋白质水平下,膨化饲料组对虾的增重率均显著高于颗粒饲料组(P < 0.05)。无论是在膨化饲料还是颗粒饲料的条件下,饲喂46%蛋白质对虾的肥满度均显著高于41%蛋白质处理组(P < 0.05)。无论是饲喂颗粒饲料还是膨化饲料,43%和46%饲料蛋白质处理组对虾的体粗蛋白质含量和体表a*值均显著高于41%蛋白质处理组(P < 0.05)|同时,在41%和43%饲料蛋白质处理条件下,膨化饲料组对虾的体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颗粒饲料组(P < 0.05)|在不同蛋白质水平下,颗粒饲料处理组对虾体表a*值显著高于膨化饲料处理组(P < 0.05)|当饲喂颗粒饲料时,43%和46%饲料蛋白质处理组的L*值显著高于41%蛋白质处理组(P < 0.05)。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相比于饲料中41%的蛋白质水平, 43%和46%的蛋白质可促进凡纳滨对虾幼体的生长,增加体蛋白质含量,改善对虾体表的色泽。同时,在蛋白质水平为41%和43%时,膨化饲料可促进对虾生长和体蛋白的沉积,其效果优于颗粒饲料,但其对对虾体表色泽的提升效果欠佳。 [关键词] 蛋白质|加工工艺|凡纳滨对虾|生长|体组成|体色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在黄颡鱼商业配方中使用不同比例的菜粕替代面粉,观察对黄颡鱼生长性能、鱼体品质指标的影响。试验配制了3组黄颡鱼膨化配合饲料,包括面粉组(面粉18%+菜粕0%,能蛋比38.80 kJ/g)、6%菜粕组(面粉12%+菜粕6%,能蛋比35.71 KJ/g)和10%菜粕组(面粉8%+菜粕10%,能蛋比34.99 kJ/g)。1500尾初始体重(40.07±0.23)g的黄颡鱼随机分成3组,每组5个网箱,每个网箱投放100尾,养殖投喂10周。结果显示:菜粕替代面粉后对黄颡鱼的成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当菜粕替代面粉添加量由0%增加至10%时,饲料能蛋比逐渐降低,对黄颡鱼的终末体重、日摄食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饵料系数均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黄颡鱼肥满度、脏体比和肝体比没有显著影响(P0.05)。6%和10%菜粕组的终末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面粉组(P0.05),随着菜粕替代面粉比例的增加,日摄食率呈现上升的趋势,饵料系数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P0.05)。综上所述,在膨化饲料工艺下,6%菜粕组可以优先作为黄颡鱼膨化配合饲料的配比方案,大大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文章旨在研究不同发酵桑叶添加量对草鱼幼鱼生长性能、机体营养成分、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分别采用添加发酵桑叶0%(对照组)、2.5%、5.0%、7.5%、10.0%的5组等氮等能试验饲料(粗蛋白质32.14%,粗脂肪4.95%),投喂初始重量(15.01±0.12)g的草鱼幼鱼50 d。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发酵桑叶提高了草鱼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其中,发酵桑叶添加量为7.5%时草鱼幼鱼的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最大,饲料效率最高,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添加不同计量发酵桑叶对试验鱼的全鱼水分、粗蛋白质以及肌肉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影响(P> 0.05),添加量为10%时,全鱼粗灰分含量最大,全鱼和肝脏的粗脂肪含量最小(P <0.05);添加发酵桑叶对血清葡萄糖无显著影响(P> 0.05),但显著降低了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低密度脂蛋白含量(P <0.05)。结合本试验结果,饲料添加不超过7.5%发酵桑叶不会影响草鱼的生长和饲料利用效率,添加发酵桑叶后有助于草鱼脂类代谢和肝脏健康。  相似文献   

12.
为比较两种膨化浮性颗粒饲料投喂美洲鳗幼鱼的养殖效果,随机将规格一致的美洲鳗幼鱼(规格为90尾/kg)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投喂按照传统喷涂油脂工艺生产的鳗鱼膨化浮性颗粒饲料和真空喷涂油脂工艺生产的鳗鱼膨化浮性颗粒饲料,每组3个重复。试验期为6周。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美洲鳗幼鱼的期末总重增加,增重率和饲料转化率显著提高;明显增加每吨鳗鱼饲养经济效益。本试验条件下,使用真空喷涂油脂工艺生产的膨化浮性颗粒饲料,提高脂肪水平对鳗鱼促生长和提高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3.
以磷酸二氢钙为磷源,配制6组不同磷水平(0.61%,0.76%,0.91%,1.11%,1.31%和1.51%)的实验饲料,投喂军曹鱼幼鱼8周,评价饲料磷水平对军曹鱼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和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饲料磷水平的升高,增重率不断增加,在饲料总磷含量为0.91%时达到最大值,而后逐渐降低(P0.05);特定生长率变化趋势与增重率相同,各处理成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鱼体水分、蛋白和脂肪无显著差异(P0.05)。随饲料磷的增加,鱼体和脊椎骨的钙、磷含量升高后稳定。血浆钙、磷含量在0.91%组最高;血浆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随着饲料磷水平升高呈下降趋势;碱性磷酸酶、肌酸激酶活力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0.91%组达到最高。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折线模型得到军曹鱼饲料中最适磷水平为0.93%;以脊椎骨磷含量为评价指标,军曹鱼饲料中最适磷水平为0.95%。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酵母培养物(百惠康)在硬颗粒饲料和膨化饲料两种不同形态的饲料饲喂草鱼的效果,选取初始体重为83 g左右的草鱼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为期8周的养殖试验。试验分为6组,包括低脂肪含量的硬颗粒饲料K组和膨化饲料P1组,提高脂肪水平的P2组和P3组及在P2、P3基础上分别添加酵母培养物的P4组和P5组。结果显示,各组草鱼存活率均为100%,没有出现死亡。膨化饲料组增重率均高于硬颗粒饲料组,且添加酵母培养物的2个组显著高于硬颗粒饲料组,并且添加酵母培养物组增重率高于相同脂肪水平组,而无论是否添加酵母培养物,在较低脂肪水平下的增重均高于较高水平组。颗粒料组特定生长率最低,显著低于添加酵母培养物的2个组。饲料系数、摄食量和摄食率均为硬颗粒组低,添加酵母培养物后摄食增多,但饲料系数和摄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硬颗粒组肝体比、脏体比均显著低于膨化组,膨化料组肝体比、脏体比和肥满度没有显著性差异。颗粒料组肌肉粗蛋白含量均高于膨化组,显著高于P3组,其他各组无显著性差异;肌肉粗脂肪含量均低于膨化组,显著低于P3组,其他各组无显著性差异。添加酵母培养物P5组粗蛋白含量高于P3组而脂肪含量低于P3组。肌肉粗灰分含量均没有显著性差异。颗粒料组肝脏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膨化组,添加酵母培养物P5组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P3组。结果表明,膨化饲料较硬颗粒料可促进草鱼的摄食和生长性能,添加酵母培养物(百惠康)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正> 美国阿拉巴马州的欧勃大学渔业研究部用膨化饲料(浮性)和硬颗粒饲料(沉性)饲养河鲶鱼,研究两种饲料对鲶鱼生长、饲料系数等的影响。他们用12个土池,每池0.6亩,分别饲养10.4±0.1克的河鲶鱼苗。饲料的配方相同,投喂试验分四组,其增重克数和饲料系数如下表:  相似文献   

16.
在室外养殖桶中进行8周饲养实验以评估丝兰提取物对三角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摄食、生长、饲料利用、鱼体组成及废物排放的影响。在三角鲂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Y0)、0.05%(Y1)、0.15%(Y2)、0.25%(Y3)、0.35%(Y4)和0.45%(Y5)的丝兰提取物,每天饱食投喂实验鱼(16.0±0.8)g两次。研究结果显示,随着丝兰提取物添加水平的增加,实验鱼的终末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与对照组Y0相比,实验组Y3具有最高的终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氮储积效率,最低的饲料系数和磷废物排放量(P0.05)。实验组Y2的FI显著高于对照组Y0(P0.05),而各实验组与对照组Y0之间的饲料磷储积效率、肥满度、肝体指数、鱼体组成(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灰分、磷和氨基酸)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在三角鲂饲料中添加0.25%的丝兰提取物可显著提高三角鲂的生长和饲料利用效率,并降低养殖废物排放。  相似文献   

17.
研究选用初始均重为25.40g的草鱼鱼种,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鱼15尾,分别饲喂含16%玉米、32%玉米不加豆油(无油组)、32%玉米、16%膨化玉米、32%膨化玉米不加豆油(无油组)、32%膨化玉米的日粮,饲养时间为60d。结果表明:①玉米组与膨化玉米组相比:在16%、32%条件下,草鱼的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32%无油条件下,玉米组草鱼特定生长率高13.50%,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系数低12.74%,蛋白质效率高14.35%,差异显著(P0.05)。玉米组草鱼的肝体比、脏体比和腹部脂肪比都有降低的趋势(32%条件下玉米组草鱼的腹部脂肪比显著降低30.97%(P0.05))。玉米组草鱼全鱼、肌肉和肝脏脂肪含量都有降低的趋势,蛋白含量有提高的趋势(32%无油条件下,玉米组草鱼肌肉蛋白含量显著提高2.66%(P0.05))。②无油组与相应的加油组相比,草鱼的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各项形体指标以及全鱼、肌肉营养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将饲料中玉米由16%提高到32%时,草鱼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以及肝脏蛋白含量分别降低10.06%、2.62%和2.57%,而草鱼饲料系数、腹部脂肪比和肝脏脂肪含量分别提高7.04%、25.88%和10.52%,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将膨化玉米添加量从16%提高到32%时,草鱼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保持相对稳定;草鱼肝体比、脏体比分别提高2.03%、3.29%,差异不显著(P0.05),草鱼腹部脂肪比提高49.04%,肝脏脂肪含量提高50.64%,肝脏蛋白含量降低12.47%,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①在草鱼饲料中,玉米利用效果优于膨化玉米。②玉米、膨化玉米在草鱼饲料中适宜的使用量为16%,过量使用草鱼的养殖效果下降。③草鱼能较好的利用玉米淀粉转化为脂肪,在32%水平的玉米或膨化玉米饲料中不添加油脂对草鱼的生长性能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花椒籽膨化后对框鳞镜鲤生长性能、体成分和健康状况的影响,配制分别含4%膨化花椒籽和花椒籽的饲料,饱食投喂饲养于室内水泥池中的框鳞镜鲤幼鱼[(29.61±0.46)g]58 d,日投喂3次。试验结果表明,膨化组和对照组之间的采食量、特定生长率、成活率、饲料系数、内脏指数、肝胰脏指数、腹腔脂肪指数和肠体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膨化组肥满度、肾脏指数和脾脏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膨化组和对照组全鱼、肝脏和肌肉的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和水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膨化组全鱼C161n-7、C182n-6、Σn-6 PUFA、C183n-3水平,肌肉C201n-9、C224n-6水平,肝胰脏C201n-9、Σn-6 PUFA、C205n-3水平,腹腔脂肪组织ΣMUF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膨化组和对照组之间的肠道胰蛋白酶、脂肪酶和血清生化指标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试验条件下,饲喂膨化花椒籽没有促进框鳞镜鲤生长的作用,且会降低鱼体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免疫器官肾脏指数和脾脏指数,对框鳞镜鲤品质和健康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研究认为,花椒籽在鲤鱼饲料中不宜膨化后使用。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组胺对美洲鳗鲡幼鱼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性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2个处理组美洲鳗鲡幼鱼分别投喂低、高2个组胺水平(分别为217 mg/kg和534 mg/kg)的饲料,试验期77 d。结果显示,与低组胺水平组相比,高组胺水平组美洲鳗鲡幼鱼末均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日摄食量显著降低(P0.05),饲料系数显著升高(P0.05);肠道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肠道淀粉酶无显著变化(P0.05);肠道总抗氧化能力水平和过氧化氢活性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丙二醛水平显著提高(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接近(P0.05)。试验表明,高水平的饲料组胺可以显著降低美洲鳗鲡幼鱼的生长性能,降低部分肠道消化酶活性和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不同脂肪源对养成期彭泽鲫生长、体组成、抗氧化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配制4种含有鱼油(FO)、大豆油(SO)、菜籽油(CO)和大豆磷脂(SL)的饲料,投喂初始体重为(53.63±0.10)g的养成期彭泽鲫(Carassius auratus var.Pengze)56 d。结果显示:大豆磷脂组增重率显著高于菜籽油组(P<0.05),较菜籽油组提高了5.91%,与鱼油、豆油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脂肪源对彭泽鲫全鱼粗灰分均无显著影响。鱼油组肌肉粗蛋白质含量较大豆磷脂组提高了6.24%(P<0.05),与豆油组及菜籽油组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脂肪源对彭泽鲫肌肉水分和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豆油组的血清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大豆磷脂组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较菜籽油组提高了19.89%(P<0.05),但与鱼油和豆油组无显著差异(P>0.05);鱼油组和大豆磷脂组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菜籽油组,分别较菜籽油组提高了11.04%和10.48%(P<0.05),但与豆油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以上4种饲料脂肪源对鱼体生长性能、体组成、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鱼油、豆油和大豆磷脂可作为养成期彭泽鲫饲料合适的脂肪源,而菜籽油不适宜作为彭泽鲫饲料的单一脂肪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