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为了研究乌梅、诃子等中药对貂源科氏葡萄球菌和缓慢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作用,试验以科氏葡萄球菌和缓慢葡萄球菌临床分离菌株SC QHD-1和SL QHD-1为试验菌株,采用水提法提取中药有效成分,K-B纸片扩散法对分离菌株SC QHD-1和SL QHD-1进行16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琼脂平板打孔法测定中药水提液对分离菌株SC QHD-1和SL QHD-1的抑菌圈直径,改良肉汤二倍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二倍肉汤棋盘稀释法检测中药联合抑菌浓度指数(FICI)。结果表明:分离菌株SC QHD-1和SL QHD-1均对环丙沙星、卡那霉素、土霉素、林可霉素、多西环素、复方新诺明、替米考星、磺胺间甲氧嘧啶、大观霉素耐药,耐药现象严重。五味子、乌梅、苏木体外抑菌效果较佳,MIC与MBC为1.9~31.3 mg/mL;五倍子和乌梅组合对临床分离菌株SC QHD-1表现为协同抑菌作用;黄芩和黄柏、五倍子和秦皮、乌梅和五倍子、艾叶和荆芥组合对临床分离菌株SL QHD-1表现为协同抑菌作用,女贞子和苏木组合对临床分离菌株SL QHD-1表现为相加抑菌作用。说明中药对貂源科氏葡萄球菌和缓慢葡萄球菌临床分离菌株具有一定程度的体外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兽医学报》2019,(5):912-918
为查明引起河北省昌黎县某海水养殖场半滑舌鳎患病及死亡的病原菌,本研究从半滑舌鳎肝、脾、腮、肠道分离纯化得到1株优势菌株,对其进行了理化鉴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致病性试验、毒力基因检测和中西药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为创伤弧菌(V.vulnificus),序列比对显示与创伤弧菌同源性为100%,菌株命名为V.vulnificus QHD-1。动物回归试验证明该菌是半滑舌鳎的病原菌。小鼠半数致死量(LD_(50))为2.4×10~6 CFU/mL,携带毒力基因溶细胞素(vvhA)、细胞毒素(rtxA)、铁载体(viuB)、荚膜多糖(wza)等。西药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V.vulnificus QHD-1对氟苯尼考等7种药物敏感,对氧氟沙星等5种药物中敏;对头孢拉定、土霉素等6种药物耐药;中药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苏木、诃子、乌梅、五倍子抑抑菌效果较好;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均为1.9~7.8 g/L;中药联合抑菌试验结果表明,黄芩和黄柏组合、五倍子和黄芩组合、乌梅和五倍子组合、艾叶和荆芥组合、板蓝根和黄芩组合对创伤弧菌表现协同作用。研究结果证明V.vulnificus QHD-1对鱼和小鼠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具有一定的公共卫生危害性;同时药敏试验结果为该地区鱼病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某养殖户发病的罗非鱼进行治疗,试验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及中药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从患病罗非鱼体内分离得到一株链状排列的革兰氏阳性球菌,经生理生化鉴定为无乳链球菌,回归试验证明该菌对罗非鱼有较强的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苏木、石榴皮、五倍子、黄连、桉树叶、沙棘和乌梅高度敏感,对大黄、黄柏中度敏感。  相似文献   

4.
为查明养殖场引起牛只呼吸道疾病的病原菌,采集患病牛鼻拭子,采用实验室方法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通过细菌毒力基因的检测、致病性试验、药敏试验分析分离菌生物学特性;并明确22种中草药对其抑杀效果。结果表明,分离菌为两端钝圆革兰氏阴性短杆菌,16SrRNA基因序列与GeneBank铜绿假单胞菌比对相似序列达到100%,表明分离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菌株携带Exo S、Exo Y毒力基因,8h内可致小鼠死亡。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环丙沙星极为敏感,对阿米卡星、新霉素、复方新诺明等9种药物中度敏感;中草药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乌梅、五倍子、五味子对分离菌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其MIC分别为31.25mg/mL和62.50mg/mL,对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具有较好抑制作用。本研究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20味中药对藏香猪源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地方流行株SCCD201712体外抑菌效果,试验采用水提法制备了中药药液,浓缩为1 g生药/mL;采用牛津杯法和微量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20味中药对藏香猪源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地方流行株体外抑菌圈直径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采用微量肉汤棋盘稀释法测定两种敏感中药组合的联用抑菌指数(FICI)。结果显示,藏香猪源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地方流行株SCCD201712对黄连、诃子、白头翁、五味子、五倍子5种药物高度敏感;其抑菌圈直径在16.3 mm~19.8 mm之间,MBC在15.65~31.25 mg/mL之间;诃子+黄连、诃子+白头翁2种中药组合具有协同作用,诃子+五倍子、五味子+黄连、五味子+白头翁3种中药组合具有相加作用,五味子+五倍子中药组合有拮抗作用。为中药防治藏香猪源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病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了20种单味中草药对罗非鱼维氏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情况,试验采用琼脂扩散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抑菌圈大小及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罗非鱼维氏气单胞菌对五味子、五倍子、黄连等5种药物极度敏感,对黄柏、苏木、石榴皮等5种药物高度敏感,对薄荷、公丁香、鱼腥草等5种药物中度敏感;其中黄连、乌梅、沙棘等5种药物对罗非鱼维氏气单胞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MIC在15.63~62.50 mg/mL之间;黄柏、白头翁、石榴皮3种药物的MIC均为125 mg/mL;苏木、黄芩、薄荷3种药物的MIC均为250 mg/mL;公丁香、鱼腥草、夏枯草等5种药物对该菌抑菌效果比较差,MIC均为500 mg/mL。说明五味子、五倍子、黄连等5种中草药可用来防治罗非鱼维氏气单胞菌。  相似文献   

7.
26味中药对狐源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地方株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五味子等26味中药对狐源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HL2(O1)地方流行株的体外抑菌活性,采用水提法制备了单味中草药药液,浓缩为生药含量为1g/mL,利用平板打孔法和微量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26味中药对狐源致病性E.coli HL2(O1)的抑菌圈直径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五味子、诃子对狐源致病性E.coli呈极度敏感,抑菌圈直径在21.3mm~20.3mm之间,MBC均为7.825mg/mL;金银花、黄连、苦参3味药物高度敏感,抑菌圈直径在16.4 mm~19.3 mm之间,MBC在15.65mg/mL~31.25mg/mL;板蓝根、黄芩、五倍子等10味药物中度敏感,抑菌圈直径在11.3mm~14.2mm之间,MBC在62.5mg/mL~250mg/mL;连翘、地丁、白头翁、穿心莲4味药物为低度敏感;其余药物无明显的效果。筛选出了五味子、诃子、黄连、金银花、苦参5味对狐源致病性E.coli HL2(O1)地方株敏感的中药,可为狐源致病性E.coli的防治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确定某养殖场患病死亡狐狸的病原菌,本试验对病死狐狸进行剖检和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以及16S rDNA鉴定、动物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为革兰阳性球菌,经过生化鉴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分离菌株为小肠肠球菌,并命名为E.hirae QHD-1;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E.hirae QHD-1对小鼠具有较强的致病性,LD_(50)为1.26×10~4 CFU;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E.hirae QHD-1对氨苄西林和恩诺沙星等药物敏感,对替米考星、阿米卡星等耐药;毒力因子检测结果显示,该分离株具有较强的致病力。毛皮动物小肠肠球菌的感染病例尚未见有报道,本试验丰富了狐狸病原菌相关的研究,并为防控该菌引起的疾病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
对河北某水貂养殖场送检的6只具有出血性肺炎症状的病死水貂脏器进行细菌分离鉴定、致病性试验及药物敏感性分析,为临床诊断和用药提供参考依据。通过细菌分离纯化、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及PCR鉴定,共分离到6株铜绿假单胞菌;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6株铜绿假单胞菌均能使小鼠发病死亡;西药药敏试验结果显示,6株铜绿假单胞菌均对多西环素、阿米卡星、恩诺沙星敏感,对卡那霉素、头孢拉定等9种抗生素耐药;中药药物试验结果显示,6株铜绿假单胞菌均对诃子、乌梅、五味子极度敏感,对女贞子、夏枯草等12种中药耐药。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中草药对3种不同血清型禽源沙门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采用水煎法制备黄连、黄柏、白头翁、金银花、女贞子、乌梅6种单味中草药水提液,然后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进一步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鼠伤寒沙门菌LLCL-8株对黄连、金银花和白头翁较为敏感,MIC分别为(62.50±0) mg/mL、(83.33±29.46) mg/mL、(125.00±0) mg/mL,MBC分别为250.00 mg/mL、250.00 mg/mL、大于500.00 mg/mL;鸡白痢沙门菌LLC-51株对黄连敏感,MIC为(31.25±0) mg/mL,MBC为125.00 mg/mL;肠炎沙门菌S株对黄连、白头翁敏感,MIC分别为(62.50±0) mg/mL、(104.16±29.46) mg/mL,MBC均为250.00 mg/mL。说明黄连对3种血清型禽源沙门菌具有广谱抑菌作用,且抑菌效果相对明显;白头翁、金银花对某些血清型菌株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1.
筛选对临床分离多重耐药猪大肠杆菌有抑菌、杀菌作用的中药,并分析部分中药的联合抑菌效果。选用标准菌株ATCC83707作为对照菌株,采用纸片法测定分离菌株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微量2倍稀释法和平板法测定各味中药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微量棋盘稀释法测定2种中药的联合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临床分离大肠杆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左氟沙星、青霉素G、链霉素、阿莫西林都耐药,仅对多黏菌素B呈现敏感。临床分离大肠杆菌对黄连等12味中药表现为中度敏感,对其他中药表现为不敏感;ATCC83707对黄连等10味中药中度敏感,对其他药物不敏感。黄连-芦荟、黄连-诃子、山楂-芦荟、山楂-诃子、山楂-诃子、芦荟-乌梅、诃子-白头翁等联合应用时,对临床分离大肠杆菌菌株呈现协同作用;黄连-山楂、黄连-乌梅、黄连-白头翁、山楂-香薷、芦荟-五味子、乌梅-香薷、乌梅-诃子、黄芩-诃子、诃子-五味子等联合应用时,对临床分离大肠杆菌菌株呈现相加作用;黄连-香薷、黄连-五味子等联合应用时,对临床分离大肠杆菌菌株呈现无关作用;其余药物联合应用时,对临床分离大肠杆菌菌株呈现拮抗作用。临床分离大肠杆菌对常用抗生素呈现了多药耐药趋势,但对中药仍然保持一定的敏感性;抗菌方面,中药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部分中药间有协同作用,临床用药时须谨慎筛选。  相似文献   

12.
16种中药对水貂绿脓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打孔法测定五味子等16种中药对绿脓杆菌标准株和分离株的抑菌圈直径,探讨其对绿脓杆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五倍子、五味子、诃子、石榴皮和乌梅等收涩类中药对绿脓杆菌标准菌株和水貂分离菌株均有较好抑菌作用,尤其是五倍子、诃子、五味子作用较强.黄连、金银花、连翘和射干等清热类中药也有一定抑菌效果,黄芪和太子参等补益类中药以及穿心莲、贯众、苍术、丁香和大黄均无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开展了乌梅、白头翁、黄连、穿心莲等22味中药对犊牛腹泻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按照常规法制备中药水提物,采用平板打孔法和微量稀释法测定了22味中药对犊牛腹泻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22味中药中有10味中药对犊牛腹泻大肠杆菌有抑菌作用,其中乌梅、诃子、五倍子和半边莲对犊牛腹泻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最佳,抑菌圈直径为15 mm以上,为高度敏感;其次是黄连、秦皮、穿心莲、连翘、金银花、石榴皮,抑菌圈直径均大于10 mm,为中度敏感;黄柏、紫花地丁等12味中药对犊牛腹泻大肠杆菌无抑菌作用。对五倍子、乌梅、诃子和半边莲等抑菌作用较好的中药可进一步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为测定14味中草药对鸡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筛选出具有较好体外抑菌作用的单味中草药,为临床用药治疗大肠杆菌病以及开发中草药制剂提供依据,试验采用水提法提取诃子、紫花地丁、苏木等14味中草药的有效成分,琼脂平板打孔法测定中草药对鸡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微量二倍稀释法测定中草药对鸡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诃子、黄连、乌梅、苏木、五味子这5种药物抑菌效果较好,其中五味子、黄连效果最好,平均抑菌圈直径≥23.0 mm,MIC和MBC在15.63~31.25 mg/mL范围内。说明中草药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且不同的中草药抑菌效果也不同。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14种中草药对鸽源鼠伤寒沙门氏菌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96孔板倍比稀释法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五味子、黄柏、乌梅、山茱萸的抑制作用最强,MIC均为62.5 mg/ml,其次为五倍子,MIC为125 mg/ml,再次为石榴皮及连翘,MIC均为500 mg/ml,黄连、黄芩、川贝母、牡丹皮、秦皮、大黄、山楂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无抑制作用。结论:石五味子、黄柏、乌梅、山茱萸对鼠伤寒沙门氏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五倍子具有中度抑菌作用,石榴皮及连翘抑菌作用弱,黄连、黄芩、川贝母、牡丹皮、秦皮、大黄、山楂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中药对水貂源产吲哚金黄杆菌的抑菌效果,试验以水貂源产吲哚金黄杆菌临床分离株为试验菌株,采用琼脂平板打孔法测定中药对产吲哚金黄杆菌的敏感性,以水提法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单味中药及中药联合使用对产吲哚金黄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苏木、诃子、五味子、乌梅、黄连抑菌效果较好,抑菌圈直径在25~35 mm之间,MIC和MBC在3. 92~15. 63 mg/m L之间;苏木和诃子组合、苏木和黄连组合、黄连和射干组合对产吲哚金黄杆菌在抑菌方面表现为相加作用,其他药物组合则表现为颉颃或者无关作用。说明中药水提物对产吲哚金黄杆菌具有一定程度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莫拉菌对蛋鸭的致病性及耐药性,试验采用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和PCR检测的方法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出的革兰阴性球杆菌为莫拉菌;该分离菌对青霉素已不敏感,对硫酸庆大霉素、诺氟沙星、头孢曲松钠、丁胺卡那霉素和氧氟沙星高度敏感。说明莫拉菌的耐药性正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8.
旨在评价乳酸链球菌素(nisin)与中药联合应用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采用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nisin、五味子、诃子、乌梅、枳壳、松针单独用药时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应用棋盘微量稀释法分别测定nisin与5味中药联合使用时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MIC。结果表明,nisin单独使用时对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没有抑菌效果,五味子、诃子、乌梅的MIC均为62.5mg/m L,枳壳的MIC为125.0 mg/m L,松针的MIC为250.0 mg/m L;nisin与松针联合使用时无抑菌作用,与五味子联合使用时MIC分别为1.25 mg/m L和15.625 mg/m L,与诃子、枳壳、乌梅联合使用时MIC均为2.5 mg/m L(nisin)和31.25 mg/m L(中药)。综上提示,nisin与五味子、诃子、枳壳、乌梅联合应用时,可提高这4味中药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中药单味药及复方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用煎煮法提取中药有效成分,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探讨了黄连、五倍子、大黄、诃子等中药单味药及中药复方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体外抑菌作用,测定了抑菌圈大小.采用双倍试管稀释法测得了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试验结果表明,16种中药提取物对嗜水气单胞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五倍子、黄连、诃子、大黄的水提物的抑菌效果最好,MIC值分别为7.81 mg/mL、15,63 mg/mL、31.25 mg/mL、62.50 mg/mL.五倍子作为主药,分别与诃子、黄连、大黄接一定比例组成的复方的MIC分别为3.906 mg/mL、7.813 mg/mL、15.625 mg/mL.通过对筛选的复方与市场上销售的3种成品复方的体外抑菌活性的比较,发现本实验室筛选的复方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活性更强.  相似文献   

20.
应用常规分离鉴定技术,对湛江市某养鹅场的病鹅进行病原分离与鉴定,通过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鱼腥草、五倍子、黄芩等30种中药药液对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BC),筛选出抗菌作用较强的中药作为主药,与其他中药组成复方,测定中药复方对病原菌的体外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分离的病原菌符合巴氏杆菌的生化特性;五倍子(MIC=3.125mg/mL)和诃子(MIC=12.5mg/mL)对巴氏杆菌有较强抑菌活性,选取五倍子、诃子、五味子、乌梅、山茱萸、石榴皮、栀子和虎杖作为主药与其他中药分别组成复方,主药与大多数中药组成的复方抗菌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