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3~ 1998年 ,我们在猪屠宰加工厂和一些饲养单位的检验和检疫中 ,发现猪有猪伪结核病变 ,并从有病变的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等器官分离到细菌 ,经东北农业大学鉴定属于耶新氏杆菌属中的伪结核耶新氏杆菌。所分离的菌株经抗原型鉴定属于 4个不同菌体抗原型。从 4个不同抗原型中  相似文献   

2.
刘玉平 《畜牧与兽医》2002,34(10):48-48
家兔伪结核病是由伪结核耶新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病兔通常表现为腹泻,食欲减退以至拒食,行动迟钝,衰弱,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进行性消瘦等病症.由于病原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加之有些养兔场(户)卫生条件差,管理混乱,极易引起本病的流行,传统的治疗效果不明显,早期治疗可减少死亡率,发病后期很难治愈.  相似文献   

3.
禽伪结核耶新氏杆菌病最早由Riech氏(1889)和Kinyoun氏(1906)在欧洲和美国的鸟类中分离到病菌。以后虽然在国外有过报告,都因为是散发性,经济损失小,偶尔暴发于火鸡,而少有详细的研究报告,尤其鸭伪结核耶新氏杆菌病,国内未见有报  相似文献   

4.
伪结核病是由伪结核耶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慢性消耗性疾病。以家兔和野兔最为常见,对发展养兔业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采取病死兔的脾、肝、肾、肺、蚓突、圆小囊和肠系膜淋巴结病料,进行细菌的常规分离培养与鉴定。结果:分离出伪结核耶尔新氏杆菌,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兔伪结核病。  相似文献   

6.
<正> 家兔伪结核病是由伪结核耶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病兔通常表现为腹泻,食欲减退以至拒食,行动迟钝,衰弱,肠系淋巴结肿大,进行性消瘦等病症。由于病原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加之有些养兔场(户)卫生条件差,管理混乱,极易引起本病的流行,传统的治疗效果不明显,早期治疗可减少死亡率,发病后期很难治愈。笔者通过长期的探索与实  相似文献   

7.
家兔伪结核病是由伪结核耶新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病兔通常表现为腹泻,食欲减退甚至拒食,行动迟钝,衰弱,肠系淋巴结肿大,进行性消瘦等症状。由于病原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加之有些养兔场(户)卫生条件差,管理混乱,故极易引起本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8.
兔伪结核病是由伪结核耶新氏杆菌引起的兔的一种慢性消耗性传染病。该病的特征为肠道、内脏器官和淋巴结出现干酪样坏死。伪结核耶新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多形态的球状短杆菌。本菌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剂均能杀死。伪结核耶新氏杆菌的自然界中分布比较广,感染动物和啮齿动物是自然贮存宿主和传染源,该病一般通过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经消化道感染,也可经皮肤、呼吸道和交配传染,该病主要侵害啮齿动物,其它哺乳动物、禽类和人也能感染,本病多散发,有时也引起地方性流行,动物营养不良,卫生条件不好及寄生虫病等可促使本病发生。该病长期以来在养殖过程中未受到足够重视,从而造成经济损失,现将一起兔伪结核病的诊断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 十八、伪结核耶新氏菌病曾发生过多次,应如何防制? 答:兔伪结核耶新氏菌病是由伪结核耶新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曾在我国浙、沪、豫等地兔群中流行过。实验兔群颗粒饲料中缺乏青绿饲料时能增强易感性。 病原 伪结核耶新氏菌形态多样,球杆状、杆状、常呈两极着色。在22℃培养时菌落为S型,表面光滑、湿润、细小圆形、半透明,菌体有鞭毛能运动;37℃培养的菌落为R  相似文献   

10.
2002年2月,四川某一动物园白唇鹿出现食欲降低、腹泻、进行性消瘦,症状持续一个多月后,有4只鹿先后死亡。尸体剖检表现为下颌淋巴结、肩前淋巴结肿胀,硬固,中心化脓,脓汁黏稠呈乳白色,淋巴管增粗、充盈,淋巴液乳白色黏稠;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表面和切面有淡黄色或灰白色点状坏死灶,部分淋巴结中心化脓,脓汁为乳白色;脾脏肿大,  相似文献   

11.
为了鉴定河南省某规模化养猪场的一例疑似猪霍乱沙门氏杆菌病猪的病原及分离菌的耐药情况,试验采用病理解剖、大体病变观察、细菌分离培养、生化特性分析、PCR鉴定及动物试验对该病猪的病料进行研究,最后对分离的猪霍乱沙门氏杆菌野毒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病猪的脾脏和肝脏肿大,肠系膜淋巴结肿胀,胃黏膜有不同程度的瘀血和出血;分离的菌株形态染色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与猪霍乱沙门氏杆菌一致; PCR法成功扩增出invB基因,同时用分离菌接种小鼠后表现出很强的致病性;该分离菌对氨苄西林、新霉素、头孢曲松、磺胺甲氧嘧啶、环丙沙星敏感,对四环素、氨曲南等不敏感。  相似文献   

12.
加州牧场中家养火鸡四次爆发伪结核耶新氏杆菌引起的败血症和骨髓炎。其中有一次爆发,常见的地松鼠好象是传染源。  相似文献   

13.
家兔伪结核病是由伪结核耶新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病兔通常表现为腹泻 ,食欲减退以至拒食 ,行动迟钝 ,衰弱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进行性消瘦等病症。由于病原在自然界广泛存在 ,加之有些养兔场 (户 )卫生条件差 ,管理混乱 ,极易引起本病的流行 ,传统的治疗效果不明显 ,早期治疗可减少死亡率 ,发病后期很难治愈。笔者通过长期的实践 ,根据本病所侵害的部位 ,采用中西药结合 ,分期施治 ,取得了良好效果。1 发病前期食欲不振 ,被毛蓬乱 ,间歇性腹泻或便秘 ,逐渐消瘦者。内服扶脾健肠散 :白术 3g、党参 2g、黄芪 3g、青皮 2g、木…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天津部分地区2014年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病情况及菌株的致病力,收集本地区45个规模化养猪场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猪的病料53份,通过病原分离培养、培养特性及染色特性观察、生化试验及PCR扩增等方法进行鉴定,最终分离到阳性样品15例,阳性率28.3%;挑选2株(TJ-0121A,TJ-0134A)分离于临床症状典型病猪,且生物学特性典型的分离株进行豚鼠副猪嗜血杆菌的人工感染试验,每只豚鼠腹腔注射2.0×109 CFU/mL菌液。TJ-0121A分离株接种豚鼠后,豚鼠全部死亡;TJ-0134A分离株感染7d后未出现死亡。对所有豚鼠的肝、肺、脾、淋巴结、肾、心肌进行副猪嗜血杆菌分离和PCR检测,TJ-0121A组死亡豚鼠的所有组织均可分离并检测到副猪嗜血杆菌;TJ-0134A组豚鼠仅肺脏分离检测到副猪嗜血杆菌,说明不同菌株间的致病力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旨在对重庆地区山羊体表型淋巴结炎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建立相应检测方法。无菌采集山羊患病部位脓液,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依据菌株16SRNA基因序列构建系统进化发育树,同时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从病料中主要分离到3种病原菌,分别为伪结核棒状杆菌、化脓隐秘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依据伪结核棒状杆菌磷脂酶D、化脓隐秘杆菌16SRNA和金黄色葡萄球菌nuc保守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可以从3种菌株混合基因组中扩增出大小分别为507、1 378和278bp的对应菌株特异性序列,该方法最低检出浓度为103cfu·mL-1;对采集的80份临床样品进行多重PCR检测,发现伪结核棒状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感染检出率为12.5%,伪结核棒状杆菌与化脓隐秘杆菌混合感染检出率为3.75%,三种菌混合感染检出率为7.5%。成功分离到山羊淋巴结炎的3种主要病原菌,并建立多重PCR检测方法,为该病的防控及治病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兔伪结核病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伪结核病是由伪结核耶新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本病以肠道、内脏器官和淋巴结等发生干酪样坏死结节为特征,与结核病类似,因而得名伪结核.  相似文献   

17.
王和  余华 《动物医学进展》2004,25(2):90-92,101
为了解细胞壁缺陷结核分支杆菌对豚鼠的致病作用 ,探讨细胞壁缺陷结核分支杆菌对实验动物微生物质量控制的影响 ,将结核分支杆菌稳定 L型 ( TBL )纯培养物注射 PPD试验阴性豚鼠腹股沟皮下 ,检测结核分支杆菌及其 L型和观察动物的发病情况、PPD反应、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表明 ,L型感染的动物中 5× 10 8个/ m L 剂量感染组 14~ 18d后可见局部皮肤红肿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但各组动物至第 4周PPD试验仍为阴性。细菌学分离培养未发现结核分支杆菌 ,组织的病理学检查可见结核的典型和非典型增生现象。采用非高渗培养法或结核特异性 PCR反应 ,能够从结核分支杆菌稳定L 型感染动物的组织标本内获得结核分支杆菌稳定 L型感染的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18.
兔伪结核病是由伪结核耶尔森氏杆菌引起的慢性、消耗性疾病。 2 0 0 1年 4月份 ,我市某獭兔饲养户饲养獭兔 2 30只 ,其中 1 0余只母兔陆续发生以食欲不振、慢性下痢、消瘦为特征的疾病 ,曾用青霉素 ,氟哌酸治疗 ,效果不明显。然后来我局就诊 ,确诊为獭兔伪结核病。1 临床症状早期症状不明显 ,随病程发展 ,病兔食欲不振 ,被毛粗乱 ,行动迟缓 ,慢性下痢 ,多数病兔有化脓性结膜炎。病兔逐渐消瘦 ,多数因衰竭而死亡。2 病理剖检变化回盲部圆小囊肿大变硬 ,蚓突肿大肥厚如腊肠 ,浆膜下有无数灰白色、干酪样小结节。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数倍 ,并有…  相似文献   

19.
(1)家兔假结核病之流行因素为:①假结核巴氏杆菌在自然界广泛散布于尘埃、土壤和水中,也可发现于饲料中;②家兔处于不良之饲养管理条件下,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显著减弱;③不良之饲养管理促使病菌随着污染之饲料和褥草由消化道而感染。以上三种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之因素存在,均能促使假结核病在家兔中流行。 (2)家兔自然感染假结核病后,主要病变集中于盲肠蚓突与回盲部圆小囊上,脾和肝上有病变者较少,肺上有病变者更少。极少数病例系败血型者。瓋变之特征为蚓突与圆小囊上有白色或灰白色之假结节,肝、脾与肺上有白色结节。假结节或结节不硬,内容物呈膿酪样。 (3)家兔之假结核病由于假结核巴氏杆菌所引起,在病变材料内可分离出此种细菌。 (4)假结核巴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两极染色之球杆菌,培养以后呈细球菌、球杆菌或小杆菌样,不抗酸。初次可在普通琼脂、血琼脂与麦康凱琼脂上分离,48小时左右即能旺盛长出。菌落圆形,中等大小,不溶血,呈灰白色,培养时间稍长其中心呈现黄色。菌落边缘开始时较光滑,时间延长则呈皺折状。本菌之生化反应如下: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果糖、木胶糖、甘露醇、鼠李糖、水杨素,产酸均不产气;不能发酵乳糖、肌醇、棉实糖和伯胶糖;对蔗糖一部份菌株不能发酵,一部分菌株在接种后1—2日沿穿刺线之下部有轻度发酵现象,然5—7日后发酵现象又重新慢慢消失,此与蛋白腖被分解产生硷性化合物而使pH值升高有关。 (5)假结核巴氏杆菌能在一日内发酵葡萄糖、麦芽糖与果糖,能在1—2日发酵木胶糖与甘露醇,对鼠李糖之发酵则需1—3日,对水杨素之发酵则更迟至3—5日。 (6)假结核巴氏杆菌不能发酵伯胶糖,不能产生靛基质,对甲基红试验显阳性反应,对服潑二氏试验显阴性反应。 (7)假结核巴氏杆菌之部分菌株在半固体培养基内呈现明显之运动力。 (8)假结核巴氏杆菌对豚鼠之致病力最强,对家兔之致病力次之,对小白鼠之致病力又次之。鳹子对本菌有比较强之抵抗力。 (9)假结核巴氏杆菌如用口服法感染,则病变集中于消化道;用吸入法感染,病变集中于肺;用皮下注射法感染,病变集中于接种部位之组织、淋巴结以及其他内脏;用静脉注射法感染,则形成败血型病例;用皮肤划伤法感染,仅仅划伤处有轻度化脓现象;在豚鼠之未破皮肤上涂擦菌液,不发生感染。  相似文献   

20.
猪链球菌2型——人畜共患病新病原菌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猪链球菌 2型是许多国家导致猪链球菌病的主要病原 ,90年代以来猪链球菌 2型已成为我国引起人畜共患病的一种重要的新病原菌。对该菌的致病因子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尚不清楚。通常认为荚膜多糖、溶菌酶释放蛋白 (MRP)、细胞外因子 (EF)、猪溶素 (suilysin)等与致病力有关。该菌在绵羊血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呈α 溶血 ,48h后有草绿色色素沉着 ,革兰氏染色阳性 ,有荚膜 ;此菌的生化特性往往差异较大 ;乳胶或玻片凝集试验、核糖体分型试验、PCR等方法可进行鉴定。通常认为该菌对仔猪、山羊、家兔、BALB/C小鼠等有较强致病力 ,对普通小白鼠致病力低 ,而对雏鸡、雏鸭、成年豚鼠均不致病。灭活苗、弱毒苗和亚单位保护性抗原在一些国家已做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