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放线菌病是由放线菌引起牛、马、猪和人的慢性传染病。笔者从事临床工作多年,临诊上可确诊放线菌感染都发生在黄牛身上。现将多年来发生该病治疗办法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陈屯村李某饲养的1头4岁黄牛,于2011年9月10日,开始不食,见黄牛左颈部出现肿块,前来就诊。渤海乡张家村、杨某饲养的1头2岁黄牛,于2011年10月1日,开始出现不食情况,见黄牛左颈部出现肿块前来就诊。  相似文献   

2.
颌下疽疮是由放线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以颌下局部发生硬肿为特征。病原为放线菌和林氏放线菌,前者主侵害骨组织,后者常侵害软组织。笔者从事临床二十多年,曾先后治愈颌下疽疮患牛和患猪56例。1病因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粗糙饲料常刺破口腔引发本病。  相似文献   

3.
<正>放线菌病是由多种放线菌引起的动物和人共患的慢性传染病,以形成特异性的肉芽肿和慢性化脓灶为特征,以牛最为多发。该病分布很广,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1疾病的发生和传播该病的病原体有伊氏放线菌、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杆菌等。牛放线菌和伊氏放线菌是引起牛和猪放线菌病的主要病原,这两种菌均为革兰氏染色阳性,不能运动,菌体呈细丝样分枝,在有二氧化碳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4.
<正>牛放线菌病是由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以头、颈、颌下和舌出现放线菌肿为特征。本病主要侵害牛,2岁~5岁的牛易感,呈散发性发生。牛放线菌主要侵害骨骼,是一种不运动、不形成芽孢的杆菌。在牛的组织中外观似硫磺  相似文献   

5.
肉牛放线菌病是由于感染牛放线菌、林氏放线杆菌而导致的一种非接触性、慢性传染病,一般牛放线菌会导致骨骼出现发病,林氏放线菌会导致皮肤和乳腺、肺脏以及软组织器官出现发病,主要特征是头、舌、颌下、颈形成放线菌肿。该病在全世界各地都可发生,且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往往呈慢性和散发性流行。该病主要是牛易感,尤其是2~5岁的牛易感性较高,另外羊、猪、鹿以及人等都能够感染。现概述该病的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放线菌病是牛放线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以头、颈、颌下和舌的放线菌肿为特征。病牛常发生头骨疏松性骨炎。本病主要侵害牛,2~5岁的牛易感。  相似文献   

7.
<正>放线菌病以牛最为多见,病的特征是在头、颈、下颌和舌发生放线菌肿。而在驴头部皮下组织发生的放线菌肿较罕见。1发病情况松原市北尚李某饲养的1头公驴,年龄为9岁,体重约200kg。主诉6年前从市场买回后,发现左侧嘴角后上  相似文献   

8.
牛放线菌病是由致病性放线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发病范围广,对人畜危害极大。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对此病的发病特点以及治疗措施做了详细的分析,抛砖引玉,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 放线菌病是人畜共患的非接触性慢性传染病,以牛最为常见。牛放线菌病的病原体是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菌,以2~5岁幼龄牛最为易感。在自然环境下,牛在换牙和采食时,经口腔进入坚硬带刺的饲草刺伤口腔黏膜或头部皮肤而感染。主要以下颌骨出现坚实的硬肿块和头、颈、额间软组织局部肿胀为特征,牛放线菌病程特别长,从出现菌块开始,可延长几个月或一年之久,林氏放线菌次之。因此对养牛业影响很大。本人从多年治疗实践中得出治疗本病的可靠方法,简述如下:早期治疗本病病原体侵入初期时,局部无肿块,病牛没有明显的病变状态,当局部出现肿块时,可及时诊断  相似文献   

10.
放线菌病是牛、马、猪的一种多菌性的非接触性的慢性传染病,又称大颌病,以牛最为常见.以头、颈、颌下和舌的放线菌肿为特征.牛常发生头骨疏松性骨炎.笔者就1999年以来对64头牛发生牛放线菌病,通过用以下方法治疗,痊愈62头,效果显著,现将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放线菌病又称大颌病,是牛最为常见的多菌性非接触性慢性传染病,以头、颈、颌下和舌的放线菌肿为特征。病牛常发生头骨疏松性骨炎。  相似文献   

12.
猪放线菌病的病理形态学观察胡维华,林成昌(河北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保定071001)放线菌病以形成特异的放线菌肿为特征。在猪,常见于老母猪。多发生于乳房、扁桃体和腭骨,我国亦有报道发生于直肠和肺。河北省某猪场发生放线菌病,主要侵害猪的耳壳,形成巨块肿...  相似文献   

13.
笔者根据多年的基层临床经验,对牛放线菌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诊断方法、治疗措施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养殖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猪化脓性肺炎又称化脓放线菌病,是由化脓性放线菌和马红球菌单独感染或混合感染引引起的以支气管、肺脏和淋巴结发生化脓性炎症为特征的传染病.除猪外,人、马、牛、羊、犬、兔、猫和家禽等对化脓性放线菌和马红球菌亦有较高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15.
放线菌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以组织增生、形成放线菌种和慢性化脓为特征。其中以牛最为常见,猪次之,马、狗等动物少见。据文献记载,猪放线菌病通常发生于乳房、扁桃体、耳壳、包皮、口腔粘膜和淋巴结等处。截至目前为止,关于猪脾脏放线菌  相似文献   

16.
正牛放线菌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由放线菌引起的以化脓性肉芽肿为特征的疾病。以头颈部、颌下和舌出现放线菌肿为特征。其病原体从侵害的组织不同而异,侵害骨质的多为牛型放线菌,侵害舌肌和皮肤的多为林氏放线杆菌,葡萄球菌有时参与致病。治疗宜切开或切除硬结,处理创腔,抗菌消炎,预防本病主要是防止皮肤黏膜发生损伤,现介绍如下:牛放线菌病在临床上发  相似文献   

17.
放线菌病是一种慢性增生性传染病,羊、牛和其他家畜以及人都能够感染。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杆菌是引起发病的主要病原,另外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放线菌也与之相关。牛的易感性最高,绵羊和山羊次之,且牛和绵羊之间能够相互传染。病羊主要特征是头部、皮下以及皮下淋巴结组织发生脓性结节肿胀。该病往往呈散发性,基本不会呈流行性。现主要概述羊放线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变过程以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猪放线菌病则较少发生,尤其是肝脏放线菌病更是罕见。1981年5月下旬,我们在疫病调查中,偶遇猪肝脏放线菌病与猪瘟混合感染一例。现报告如下。发病情况某社员饲养两头百斤左右克  相似文献   

19.
放线菌病是人畜共患的非接触性慢性传染病,以牛最为常见。中放线菌病的病原体是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菌,以2-5岁幼龄牛最为易感。 在自然环境下,牛在换牙和采食时,经口腔进入坚硬带刺的饲草刺伤口腔粘膜或头部皮肤刺伤而感染,主要以下颌骨出现坚硬的硬肿块和头、颈、额间软组织局部肿胀为特征。牛放线菌病程特别长,从出现肿块开始,可延长几个月或一年之久,林氏放线菌次之。因此对养牛业影响很大,笔者从多年治疗实践中得出可靠的治疗方法,简述如下:1 早期治疗 本病病原体侵入初期时,局部无肿胀块,病牛没有明显的病变状态,当局部出现肿胀块时,可及时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20.
牛放线菌病(Actinomycosis)又称大颌病,是由牛放线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是非接触性慢性传染病。病原体存在于污染的土壤、饲料和饮水中,寄生于动物的口腔和上呼吸道中。因此只要黏膜或皮肤上有破损,便可以自行发生。当给牛饲喂带刺的饲料,常使口腔黏膜损伤而感染。病原为牛放线菌与林氏放线菌(Actinomycosis Bovls、Actinomycosis Ligniensi)。以头部和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