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观测了金叶红瑞木Swida alba ‘Aurea’在石家庄的物候表现,叶色、枝条的颜色变化;以培育乔木型为目标,以3年生梾木S. macrophylla为砧木,对金叶红瑞木进行了春季枝接和夏季芽接嫁接试验。结果表明:金叶红瑞木开花时,枝条大多数花芽均可生出1~2个伞房状聚伞花序,树冠外围花序先开花,一般是枝条的顶端和向外伸展的侧枝开始开花。生长期叶片金黄色,休眠期枝条鲜红色。在春季3月25日切接成活率为8.22%,4月15日插皮接成活率为7.98%;夏季7月20日一级侧芽作芽穗嫁接成活率高达86.2%,而枝下芽作芽穗嫁接成活率达74.7%;采集带一级侧芽的接穗嫁接,嫁接芽萌发早,长势好;以嫁接为基础,首次提出灌木乔木化理念,成功培植乔木型金叶红瑞木,开发产品新类型。探明了金叶红瑞木在石家庄地区叶片和枝条颜色变化规律以及时间节点,为园林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普通白榆、中华金叶榆作对比品种,通过采用幼树套笼饲养法进行了抗虫试验测定;以普通白榆作对比品种,通过对土壤设置不同梯度盐碱量,确定其抗盐碱临界值。结果表明:"冀榆1号"接虫后的死亡率最高,达93.3%,叶片饲养的榆蓝叶甲幼虫食叶量仅为0.81 cm~2/虫,而叶面积受害指数(L)为9.1%,比普通白榆、中华金叶榆更具抗虫能力,白榆抗虫能力最差;"冀榆1号"的抗盐碱能力显著高于普通白榆,可在0.45%盐碱浓度条件下较好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以河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资源圃中的26个观赏桃品种为试材,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其观赏性、生长势、应用价值3个方面的12项评价指标构建评价体系,研究了观赏桃各个品种的观赏性综合评价体系,以期筛选适宜在河北及周边地区栽植应用综合观赏性高的品种。结果表明:观赏桃的观赏价值权重最大,为73.2%,生长势和抗性相对来说对其影响较小;12项影响观赏桃综合观赏性评价的指标总排序权重排在前3位的是花色(17.8681)、花瓣数量(17.8242)和花期(12.2098),这3个指标对观赏桃的综合观赏价值影响最大。根据综合指数分值,红碧桃、五宝桃、二色桃、京舞子桃、撒金碧桃、红叶碧桃、菊花桃、碧桃(中国古老品种)、绯桃、照手红桃的园林观赏价值最佳,达80%以上;照手桃、照手白桃、寿红桃、白花山碧桃、绛桃、人面桃、红雨垂枝桃、鸳鸯垂枝桃次之,综合指数达70%~80%,分值较低的多为白花品种。运用层次分析法可有效地对观赏桃品种观赏性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4.
青檀为我国二级保护植物。因其种皮坚硬,种胚存有生理后熟和种子内含有发芽抑制物,难以播种成活,造成现青檀分布区逐渐减小[1]。该文以0.5%高锰酸钾浸泡、50℃温水浸泡、种子去翅+0.5%高锰酸钾浸泡、种子去翅+50℃温水浸泡4种方法对青檀种子进行处理,研究出最适宜打破青檀种子休眠的方法,并探讨青檀繁育技术,提高青檀播种的成活率。结果显示:0.5%高锰酸钾溶液和50℃温水浸泡处理对种子出苗率差异不显著,去翅处理对出苗率影响较小,但不易成活。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常用的观赏桃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利用扫描电镜对22个品种的花粉进行了微观观察。结果表明:观赏桃的花粉均为大型花粉,均具有三孔沟。外观形状有超长球形和长球形2种,仅二色桃花粉粒椭圆形接近圆形。品种间的外观形态、条纹宽度变化差异均较小,而纹孔密度变化较大,外壁纹饰差别也较大。经聚类分析,帚型、寿星型品种分别聚在一组内,直枝型和垂枝型品种较分散。品种间的花粉粒外壁纹饰可分为条纹状穿孔纹饰、穿孔条纹状纹饰、条纹状纹饰3种类型。每个品种群内都有进化程度不同的品种存在,垂枝类型进化程度最高,其次为寿星型类型,直枝型类型品种进化程度有高有低。因此,不同观赏桃品种的花粉形态反映了一些新的亲缘关系,对观赏桃的杂交育种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冀榆1号(Ulmus pumila‘Jiyu1’)是白榆的变异新品种,叶片较白榆大,树干特征明显,具有较高的景观价值。该文以白榆作对比品种,通过调查冀榆1号新品种特征、物候期,确定其新品种的优良特性以及生物学方面与普通白榆的区别;通过调查胸径、树高、材积,掌握其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冀榆1号主干通直,叶片大,具有竹节式主干且光滑少纵裂,观赏价值高;冀榆1号2a的材积生长量与白榆相近,第2年至第6年的材积生长略有差异,白榆生长较冀榆1号快,第6年后,冀榆1号材积生长超过白榆。  相似文献   
7.
以普通丝棉木作为砧木,对市场新品种观果型西南卫矛"金丝吊蝴蝶"进行了嫁接试验,对比不同嫁接方法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以及嫁接后生长情况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金丝吊蝴蝶芽接成活率较高,当年生长量比枝接嫁接小,接穗生长相对较慢,但嫁接后适宜石家庄地区生长环境,可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给鉴别北美海棠品种以及果色育种提供参考,以18个北美海棠品种幼果果实为试材,测定了不同北美海棠品种幼果果皮的颜色值、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含量,并对以上果皮颜色指标进行聚类分类,并分析了幼果果皮颜色与叶色参数的相关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可将供试的18个品种幼果果皮颜色分为绿色、暗红色或紫红色、红色、粉红色或玫红色、白粉色五类。结果表明:幼果期果实呈色受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不大,绿色果呈色主要受叶绿素含量较高的影响,果皮颜色随着花青苷含量的不断增加而逐渐变红,呈规律性变化,当花青苷达到一定量的时候,果皮呈现红色,如果同时受到其它色素的影响时,则呈现出不同色调的红色。花色素苷和叶绿素a的含量与果皮颜色密切相关,花色素苷的含量是影响果皮呈色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观赏海棠种质资源丰富,表型鉴定与分类难度大。本试验以74个观赏海棠品种为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以及表型性状测定,分析观赏海棠的遗传多样性并构建指纹图谱。利用20对谱带清晰、多态性好的引物对74个种(品种)进行PCR扩增及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到766个等位基因,扩增出的多态位点百分率达100%,每个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38.3个。遗传多样性信息含量变化幅度为0.86~0.97,基因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0.94,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从分子水平上探讨其亲缘关系,基于SSR的聚类结果可将74个观赏海棠品种分为四大类。最终利用3对SSR引物成功地构建了74个观赏海棠的指纹图谱,为海棠种质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及创新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白桦幼苗生长情况的影响,该研究以1a生白桦幼苗为材料,采用生物遮阴方式设置CK(全光照)、L1(25%遮阴程度)、L2(50%遮阴程度)、L3(75%遮阴程度)4种处理,测定不同处理下白桦幼苗的移栽成活率、生长情况和树冠结构。结果表明:(1)移栽当年苗木成活率为:遮阴50%>75%>25%>全光照,移栽后1a苗木保存率为:遮阴25%>50%>全光照>75%。(2)苗高和地径生长为:全光照>遮阴25%>50%>75%,说明光照对白桦的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3)遮阴对白桦幼苗的树冠结构有显著影响。其中,在全光照下,树冠冠幅、一级侧枝长度和一级侧枝直径最大,一级侧枝分枝角度随光照的减弱呈现先增长后减弱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