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9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7篇
  14篇
综合类   75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86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几年,我国的许多养猪场和养猪户,对由Ⅱ型圆环病毒(PCV-2)引发的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及相关疾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深感痛心和无奈,据法新社报道,“全世界的兽医学界也对其惊呼束手无策”。PCV-2传播速度之快及传播途径之广令人吃惊和费解,恐怕已难以找到未受PCV-2感染的猪场和猪群。目前有些养猪场,由于对它缺乏了解或认识不足,以及采取措施不当,所以时刻被笼罩在PCV-2感染的阴影中,继续遭受精神和经济的双重压迫。如何正确认识和利用相关知识和经验采取适当的措施,以减少因PCV-2感染所招致的损失,现就此问题谈一些我们…  相似文献   
2.
国内许多养殖场,尤其是集约化养殖场,在进场人口及进生产区入口处,设置紫外线灯进行消毒。这种方法实际的消毒效果究竟有多大?有哪些影响因素?以及对人产生哪些危害等一些问题需要弄清。根据现有知识及多年观察,提出如下问题及建议。l紫外线与紫外线的消毒作用紫外线是一种人眼看不见的辐射线,其波长与杀菌力有关,只有波长240~280纳米的紫外线才具有杀菌力,尤以波长260~266纳米的紫外线杀菌力最强。人工紫外线杀菌灯能将17%的电能转化为265纳米的紫外线,所以它的杀菌效率较高。紫外线对酶类、毒素、抗体等都…  相似文献   
3.
对猪发生“附红细胞体病”的调查研究和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摘要:本文就近几年发生的“猪附红细胞体病”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广泛用于诊断附红细胞体病的血液压片检验法,看到刺状红细胞、狼牙棒状红细胞和血浆中游动物,经用超高倍显微分析仪放大2万倍后,进行活血分析,结果认定,所谓附着于红细胞上的附红细胞体及刺状红细胞等变化,是红细胞膜发生畸形或改变,它是因血液生化异常,机体代谢障碍或紊乱,造成了红细胞形态改变,而不是因附红细胞体附着所致。血浆中游动物,系血小板及乳糜微粒等颗粒。由于广泛使用了这种不适于做为诊断附红细胞体感染的血液压片检验方法,从而得出了猪和多种畜禽以及人,大量被附红细胞体严重感染的错误结论。如用血片染色认定附红细胞体,必须要制作出高质量的鲜血染片,并应由经验丰富的专家认定。根据调查研究分析,还认为近几年严重发生的“附红细胞体病”,不符合该病发生和流行病学等方面的规律。认为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必须慎重对待。应使用严谨可靠的诊断方法,查清当前人畜感染本病和危害状况。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各地在认真贯彻综合性防制措施的基础上,重点抓预防接种,猪瘟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显著下降。然而,在高密度免疫接种情况下,免疫猪发生猪瘟病时有发生。对此,我们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对引起猪瘟兔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概述如下。1 疫苗方面的问题1.1 疫苗本身质量差 生物药品厂生产的疫苗绝大多数质量都是合格的。但近年来,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发现厂家生产的猪瘟冻干苗有失真空现象,基层兽医人员由于对此缺乏认识,临用前对疫苗不进行的物理检查不管失真空与否,一律视为合格疫苗使用,必然会导致免疫失败。1.2 疫苗保存温…  相似文献   
5.
刘小燕 《湖南林业科技》1994,21(3):29-31,34
本文介绍了1QLS-50型种子精选机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并对该机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和设计计算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为种子精选机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1999年 1 1月 ,许昌市某猪场从郑州市购进一批 40~ 60日龄的仔猪 ,进场后不久即开始零星发病死亡 ,初诊为仔猪副伤寒 ,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后 ,得以控制 ,以后又复发。通过病理剖检、细菌学检查和猪接种试验 ,确诊为仔猪副伤寒继发非典型性猪瘟 ,通过采取紧急接种和药物治疗等措施 ,控制了疫情。病程历时 1个多月 ,相继发病 1 1 7头 ,前后死亡仔猪49头 ,死亡率为 41 .9%。1 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 该批仔猪共购进 1 5 6头 ,于 1 999年 1 1月 8日从郑州运到猪场后第 3天即开始零星发病死亡 ,发病第 5~ 7天出现死亡高峰 ,第2 0~ 2 5天又出现第 …  相似文献   
7.
林木种子的采集是一世界性难题 ,许多国家均对此进行了研究 ,涌现出了许多新技术、新设备。“林木种子采集新技术及关键设备研究”为我国林区特别是山地林区高大珍贵树木的采种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手段 ,同时也为我国林木种苗技术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肉种鸡葡萄球菌性关节炎,是国内肉鸡生产中广泛存在的问题,常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其发病及流行病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且防治效果不理想,成为肉鸡生产者所关注的问题之一。现将某父母代肉种鸡场,连年发生葡萄球菌性关节炎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为更好的防制此病提供参考和  相似文献   
9.
稻-鸭生态系统中二化螟消长动态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2003年4~10月,在稻鸭共栖田中,对二化螟发生规律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稻田养鸭能显著减轻二化螟的为害。与对照相比,中稻田养鸭区二化螟为害株率减少13.4%~47.1%;晚稻田减少62.2%。稻鸭共栖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0.
在阿古拉生态水文试验区的固定沙丘上选取了两组具有代表性的3、5和9年生小叶锦鸡儿灌丛,采用氧稳定同位素技术,在连续15d内比较了干旱、两次降水后(15.6、33.1mm)灌丛内距离基茎3等分点及边缘处土壤水、降水与植株木质部水的δ18 O值,研究了小叶锦鸡儿从干旱到雨后的用水模式变化,同时结合不同位置根系密度和灌丛内不同位置水分动态分析其变化原因。结果表明:小叶锦鸡儿在干旱条件下主要靠减少体内水量损失来维持生存而非利用深层土壤水,可能会将表层凝结水作为用水来源;雨后1d内3种小叶锦鸡儿植物水δ18 O值均趋向降水,3d内3、5年生小叶锦鸡儿植物水δ18 O值变化显著,9年生则基本不变;雨后5d内10~60cm为3种树龄小叶锦鸡儿的主要吸水层位,0~10cm土壤水不是稳定的用水来源,3、5年生小叶锦鸡儿灌丛1/3处和边缘处及9年生边缘处水会优先被利用;随树龄增加小叶锦鸡儿的浅根系密度显著增大使其能有效利用降水,但灌丛下深层土壤水补给愈发困难,不利于地区水文平衡。建议人为控制大树龄小叶锦鸡儿的分布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