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篇
  2篇
综合类   71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水分胁迫对元宝枫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31  
采用盆栽控水法和PEG6000处理法研究了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元宝枫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变化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发现,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和胁迫程度的加深,MDA含量和质膜相对透性逐渐增大,但在轻度和中度水分胁迫条件下增幅不显著.SOD和CAT活性随胁迫程度加深缓慢降低,但在同一胁迫程度下随时间延长,两种酶活性呈增高趋势,并逐渐接近正常水平.这表明元宝枫对干旱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缺水条件下体内的保护酶仍能维持较高的活性水平,减轻了由膜脂过氧化引起的膜伤害.  相似文献   
2.
利用PD和改良Fries3号培养基培养杨树溃疡病菌(Dothiorelagregaria)所得的代谢产物处理不同抗病性的杨树枝条,结果发现二者均能使叶子出现黑斑和萎蔫,并使叶片细胞膜透性增大、脯氨酸含量增加,且前者的影响更为明显;同时,二者对感病品种北京杨(Populus×beijingensis)的影响大于抗病品种毛白杨(P.tomentosa)。这表明,溃疡病菌的代谢产物对寄主有毒害作用,并有可能用于抗病品种的早期筛选  相似文献   
3.
杨树溃疡病寄主诱导抗病性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杨树溃疡菌(Dothiorella gregaria)培养滤液和菌丝体提取物诱导处理不同抗病性的杨树愈伤组织,结果发现经诱导处理后愈伤组织的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在一定时期内均明显升高,且抗病品种毛白杨的3种酶活性升高的幅度大,维持的时间也较长。这表明溃疡菌的代谢产物和菌丝体提取物可作为诱导剂来诱导杨树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4.
云芝液体培养过程中胞外酶与胞外多糖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云芝在液体培养过程中胞外酶与胞外多糖等相关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28℃,150 r/min恒温振荡培养条件下,云芝茵丝体生物量在第12 d达到最大值(6.436 g/L);发酵液的pH值在整个液体培养过程中变化不大;胞外蛋白质浓度于第11 d达到峰值;愈创木酚氧化酶在第12 d达产酶高峰,酶活性为713.2 u;多酚氧化酶分别在第12 d与第18 d出现产酶高峰,其酶活峰值分别是660.1 u和1 001. 0 u;胞外多糖含量的最大值(23.70 mg/L)也出现在第12 d.  相似文献   
5.
外源多胺对油松幼苗生长及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采用盆栽PEG处理的方法摸拟干旱条件,研究了干旱条件下外源多胺对油松幼苗生长和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正常和干旱条件下,外源多胺均能促进油松幼苗的生长,且干旱条件下的促进效果更为显著.干旱条件下外源多胺能提高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促进有机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维持或提高SOD和CAT活性,降低膜相对透性和MDA含量,防止或降低了膜脂过氧化作用对膜的伤害.这些结果表明干旱条件下外源多胺能恢复或维持植物的正常代谢水平,提高植物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石蜡和超薄切片对华山松大小蠹消化道和蓝变真菌Leptographium qinlingensis过氧化物酶的组织化学定位。结果表明:华山松大小蠹消化道内没有过氧化物酶,但在华山松韧皮部和木质部营养物质诱导下,幼虫消化道中肠和后肠分泌过氧化物酶。在被蓝变真菌侵染的不同阶段,华山松韧皮部和木质部组织内有强烈的过氧化物酶反应,且随被害阶段的发展过氧化物酶的反应逐渐增强。华山松大小蠹消化道和蓝变真菌分泌的过氧化物酶参与抵御寄主华山松生理生化抗性,蓝变真菌在克服寄主华山松树木抗性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壳聚糖对油松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用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处理油松种子,其发芽率、发芽势、种子活力和幼苗生长量均增高,且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着浓度效应;在最适浓度(0.2)时其活力指数是对照的2.2倍;用壳聚糖处理正在生长的幼苗,其叶绿素、干物质、可溶性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均明显提高,分别比对照增高了54.4、46、47.7、37.8;而NO-3-N含量降低,同时硝酸还原酶(NR)和谷酰胺合成酶(GS)活性增强.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处理不仅能促进种子萌发,也能增强幼苗的光合能力和对无机氮素的同化利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最终的产量形成具有明显的调节作  相似文献   
8.
以杨树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 ,研究了杨树溃疡病菌细胞壁裂解物——低聚糖对杨树细胞有关抗病指标的诱导作用。结果表明 ,该低聚糖具有明显的激发子活性 ,能够诱导杨树细胞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几丁质酶、β- 1,3-葡聚糖酶活性显著增高 (分别为对照的 2 .80 ,1.99,2 .84倍 )和木质素、HRGP的积累 (分别为对照的2 .35 ,2 .6 1倍 )。因此可以认为 ,低聚糖激发子主要是通过快速启动和增强防卫基因表达的速度和强度 ,使植物体内同抗病性有关的物质代谢增强 ,导致抗病物质快速形成和积累 ,从而诱导或增强了植物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9.
在植物生理学教学中引入交叉思维渗透模式,通过案例探索与实践,探讨其实施意义、实施模式和效果评估,取得了初步成果。结果表明,交叉思维渗透模式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思维方式与习惯,学会合作和创造,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充分发挥其在培养农业院校创新性人才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植物生理生化及土壤学课程的特点,在总结多年实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实验室建设及管理、实验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