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对中间业务进行概述,分析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一些阻碍其发展的问题,如中间业务的收入比较低,中间业务的结构不够完善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发展对策及建议,例如加大创新力度,培养高素质人才等。  相似文献   
2.
油菜抗(耐)菌核病两种鉴定方法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草酸浸根法和菌丝接种法。对15个油菜品种组合进行抗菌核病的鉴定,结果表明:①苗期草酸浸根法与终花期植株菌丝接种法的鉴定结果存在一定的正相关,说明在苗期用草酸浸根法鉴定品种的抗病性有一定可靠性;②参试品种组合间抗性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中恢复系5609R、5546R和不育系8078A、5862A的抗性接近对照(中油821)水平,可作育种抗源材料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3.
甘蓝型杂黄籽优质杂交油菜品种嘉油占是以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两系不育系8187A与双低恢复系8274R配制的双低杂交组合,表现杂种优势强,丰产性突出,产量高,含油量较高,中早熟,抗倒,病毒病和菌核病抗病能力与对照德油6号相当。在2009—2011年四川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17个试点平均产量181.43kg/667m2,比对照德油6号显著增产(4.85%);在2010-2011年度6点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171kg/667m2,比对照增产3.32%;种子含油量(干基)40.75%,种子芥酸含量0.45%,硫甙含量31.62μmol/g饼。于2011年11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川审油2011007),适宜在四川省平坝及丘陵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侯燕  侯剑  侯国佐  李风华 《种子》2019,(10):110-115,F0004
杂交油菜品种油研998是以隐性全不育系Q02A为母本,J24为父本配制的杂交油菜品种,其中Q02A又是以纯合不育系C02A为母本,临保系L01B为父本配制的隐性全不育材料。品种在贵州省2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和产油量分别达170.9kg·(667m^2)^-1和72.74kg·(667m^2)^-1,2年产量均列全组第一位,比同组参试品种平均产量和产油量分别增产6.8%和7.37%,比油研50分别增产0.94%和5.31%;生产试验比同组参试品种平均产量和产油量分别增产5.01%和10.46%,比油研50产油量增加8.31%。含油率为43.92%,比对照油研50平均含油量高2.76%,比同组参试品种平均含油量高2.8%,芥酸含量0.5%,硫甙含量27.25μmol·g^-1,种子蛋白含量26.25%,油分蛋白总量70.17%。生育期203d,比油研50早熟1.3d。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体外技术和RFLP、RAPD等分子标记技术在种质资源收集和遗传多样性鉴定中的应用,为对种质资源的全面评价,应综合运用形态学鉴定、农艺性状评价和分子水平基因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选育出优质甘蓝型黄籽油菜用于生产,利用2004年贵州省油菜研究所从浙江引进的常规黑籽双低材料04R中的优良选系8148R,与贵州省油菜研究所选育的双低黄籽恢复系8296R进行有性杂交,经4年6代选育,结合室内品质分析及田间观察记载进行定向选择育种,最后育成了丰产性好、品质优良、配合力强、抗倒耐病的双低黄褐籽恢复系8149R,与不育系8187A配制的组合SH0901表现很强的超亲优势,产量达199.16kg/hm2,增产率为19.07%。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靖宇西洋参药业公司针对世界人口老龄化趋势,积极会同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联合攻关,充分利用西洋参的原料优势,发挥长白山地区栽培成功的西洋参具有抗衰老和益智的特点,结合历代医学专家、名医抗衰老、养心安神益智的经验,开发出“本”“标”兼治的防衰老、健脑和益智的复方新药——洋参利脑神胶囊.,  相似文献   
8.
油研11号保优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顺国  李风华 《农技服务》2010,27(4):434-435
油研11号是贵州省油菜研究所选育的低芥、低硫、高油分杂交油菜品种。为加速该品种在贵州省及全国适宜区域推广应用,充分发挥其优质、高产、稳产的优良特性,笔者从品种特征特性、育苗技术、移栽技术、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方面介绍了油研11号的保优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玉米粗缩病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危害情况、流行特点、发病因素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1998年春在有性杂交组合940×中双821Y的F2群体中发现缺瓣植株,之后通过兄妹交、自交连续进行了4代的定向选择,育成了无瓣性状稳定的双低甘蓝型油菜常规优质品系NF001。其群体无瓣基因外显率达100%,全无瓣花率达98.6%~100%,无瓣度达99.6%~100%,芥酸含量1%左右,硫代葡萄糖甙含量25.3~28.6μmol/g饼,含油量40%左右,蛋白质35.8%~37.1%,是一个具有特异性状的优异种质资源,具有较高的潜在育种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