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3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20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2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苹果树夏季绿枝腹接效果好苹果树高接换头,除春季外,也可在夏季利用绿枝进行腹接。即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新梢变成木质化时,首先从新、优品种树上采取当年生接穗,剪去叶片,用湿布包好放至阴凉处备用。嫁接时,将接穗剪成2~3个饱满芽的枝段,下端削一刀口长3c...  相似文献   
2.
3.
试验以津川1号为材料,设5个不同的氮肥处理,研究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能够显著提高津川1号的产量,但施用过多氮肥会导致津川1号的碾磨品质、加工品质以及食味品质产生不同程度的降低.食味品质与蛋白质、直链淀粉含有率呈负相关关系.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有率随之增加,使津川1号食味品质明...  相似文献   
4.
不同栽培处理对稻米品质及食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华北地区优质食味粳稻品种津川1号、津原E28和津原45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稻米品质及食味的影响,探索适宜华北单季稻作区提高水稻品质及食味的最佳栽培方式。结果表明:移栽和收获时间的改变,出穗至收获积温变化明显,水稻品质及食味亦发生变化;水稻外观品质也随之变化,整糙米粒率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营养品质中水分含有率和蛋白质含有率达到显著差异;积温和水分含有率及蛋白质含有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整糙米粒率和水分含有率及蛋白质含有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01),综合评价(食味)在品种间的差异显著,津川1号食味特性整体较好。结合品种的生育特异性,最终可确定在华北地区粳稻于5月上旬播种、6月上旬移栽和出穗后60 d收获有利于提升水稻品质及食味。  相似文献   
5.
影响籼粳稻杂交F1花药培养效果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津稻291/IRBB60籼粳杂交F1、反交F1及其亲本的花药为外植体,对诱导和分化培养基、激素配比及有机附加物和高温预培养时间等影响花药培养效果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SK3基本培养基中添加2 mg/L 2,4-D,1 mg/L NAA和1 mg/L KT比只添加2 mg/L 2,4-D的愈伤诱导率高0.67~2.78个百分点;在诱导培养基中添加水解酪蛋白能明显提高正交F1的愈伤诱导率;MS 1 mg/L NAA 2 mg/L 6-BA 0.5 mg/L KT分化培养基得到了较高的绿苗分化率;正交F1的愈伤诱导率、绿苗分化率和花培力显著高于反交F1;30℃高温预培养36 h,正交F1花培力达到最高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36个栽培稻、普遍野生稻骨干系进行了RFLP聚类,并对分子标记法、程氏指数法和杂交亲和力法进行了比较分类。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分类方法对水稻材料的分类是基本一致的.采用不同方法对水稻材料进行整理分类有利于对水稻材料的深刻理解与认识,通过RFLP聚类树状图、籼粳性倾向图及基因型的综合分析,明确了中国普通野生稻可分偏粳型与原始普野型,国外普通野生稻包括编籼型与原始普野型。而且中国原始普野型相对倾粳,国外原始普野型相对倾籼,中国普通野生稻与国外普通野生稻是遗传分化显著不同的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7.
不同产量潜力水稻品种的剑叶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7  
以粳稻品种武育粳3号以及具有高产潜力的9516为材料,研究了不同产量潜力的两个水稻品种剑叶的光合特性差异。结果表明,在剑叶一生中,两者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RuBPCase总活性和初始活性、光合全链(z链)电子传递活性的变化趋势一致。9516的衰退速度慢于武育粳3号,且具有较长的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叶绿素含量相对稳定期和较高的叶源量,其绝对值分别较武育粳3号高2.5d,4.5d和12.36%。  相似文献   
8.
施肥对中日水稻品系土壤养分及食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施肥方法对5种水稻品系土壤养分与稻米食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日本优质水稻栽培的施肥方法(日本施肥)比常规施肥产量低,5个品系以ZR13产量最低,ZR63最高。与日本施肥相比,常规施肥显著提高了5个水稻品系土壤NH4+-N含量,降低了土壤速效磷含量;从食味品质指标的变化看,日本施肥比常规施肥蛋白质和淀粉含量低,具有较高的食味值。从不同品系看,ZR63的产量和蛋白质、直链淀粉含量均最高,但食味值最低。日本施肥下,ZR13的食味值比ZR63高17.2%;常规施肥下,ZR51的食味值比ZR63高56.1%。综合产量和食味品质,ZR32、ZR51是比较理想的品系,ZR6、ZR13食味值高,但产量低,ZR63产量高,食味品质差。  相似文献   
9.
细菌阿特拉津氯水解酶基因的功能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能降解除草剂阿特拉津的细菌的种类和它们的生物降解途径、阿特拉津氯水解酶的功能和定向进化的研究进展,以及阿特拉津氯水解酶基因atzA在污染土壤生物修复和转基因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优质米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从国内市场看,自1994年以后,由于市场中优质米受欢迎,劣质稻米出现了压库现象;从国际市场看,虽然我国稻米产量居世界第一,但由于米质较差,出口数量甚少。由此可见,稻米品质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由稻米生产优势转变为商品优势的严重障碍。因此,优质米生产已成为我国稻米生产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稻米品质的研究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