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5篇
农学   22篇
  7篇
综合类   69篇
农作物   40篇
园艺   8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同源四倍体水稻与狼尾草杂交结实的胚胎学证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以6份同源四倍体水稻为杂交母本与狼尾草进行属间杂交中发现,其结实率达到0.84%~2.06%,而在以二倍体水稻为母本的属间杂交中却没有获得结实种子.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对属间杂交结籽的特殊生殖现象进行了观察研究,试图寻找其杂交结实的胚胎学证据.结果表明,狼尾草的花粉粒不能在二倍体水稻的柱头上萌发,说明二倍体水稻与狼尾草的生殖隔离很严格,两者很难杂交.然而,狼尾草的花粉粒在同源四倍体水稻的柱头上能萌发,花粉管能在花柱中伸长并能将雄配子送入胚囊内与雌配子融合成受精卵.同源四倍体水稻与狼尾草的受精作用比较特殊,包括精细胞与卵细胞的单受精作用、精细胞与次生极核的单受精作用和正常的双受精作用,总受精率和总成胚率分别为6.36%~11.68%和4.11%~9.44%.试验结果为解释同源四倍体水稻与狼尾草杂交结籽的特殊生殖现象提供了有力的胚胎学证据.  相似文献   
3.
同源四倍体水稻IR36(4)的雌配子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4.
同源四倍体水稻紫血稻(4)在受精前后的特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子房整体染色法和石蜡切片技术对同源四倍体水稻紫血稻(4)在受精前后的特异性进行了研究。观察结果表明,与相应的二倍体水稻紫血稻(4)相比,紫血稻(4)的花粉粒在其柱头上萌发比较慢,花粉管在花柱内伸长比较迟缓,花粉管进入胚囊、精卵结合、精子与极核融合、合子和初生胚乳核发生第一次分裂的时间都比较迟。在紫血稻(4)中存在着比较多的退化型胚囊(55.0%),反足细胞团的形态结构异常,存在着低频率(2.0  相似文献   
5.
禾本科植物中无融合生殖的种质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低能氮离子注入对同源四倍体水稻双胚苗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低能离子注入技术对同源四倍体水稻进行注入处理,在其后代群体内筛选到具有双胚苗特征的突变单株。在突变单株的纯化过程中对其多胚苗性状的表现进行了观察鉴定。随后,在突变体后代的主要农艺性状趋于稳定时对两个株系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多胚苗频率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利用离子注入技术可以对同源四倍体水稻进行有效地改良,由此可以获得具有遗传变异特点的新种质,其双胚苗特性随着自交世代的推进而得到保持。同源四倍体双胚苗材料在其性状表达特征、性状表达频率和性状表达条件等方面均显现出一定的特异性。在试验材料的群体内多胚苗发生频率因材料种类不同或发芽温度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种子经过去颖壳处理后可以使其双苗频率提高32.4%~36.0%。在同源四倍体双胚苗材料中,其苗位特征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油杉花粉个体发育与传粉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国平  黄群策 《林业科学》2006,42(5):42-47,F0003
应用常规压片法和整体染色透明法对油杉小孢子的发生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进行观察,研究其传粉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油杉小孢子母细胞在1月26日-2月5日进行减数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排列方式多为左右对称型;小孢子经过连续4次有丝分裂后,于2月底形成5-细胞型的成熟花粉粒,成熟花粉由两个原叶细胞、一个不育细胞、一个精原细胞和一个管细胞组成,其中两个原叶细胞在花粉成熟时已退化;经TCC法检验,花粉生活力为92.6%;3月1日-8日为油杉传粉期,3日-5日为传粉高峰;在传粉期间,胚珠珠孔端无传粉滴产生,珠孔端耳状结构边缘粘附有花粉.虽然花粉母细胞发育表现出不同步现象,产生少数具3个或4个气囊的异形花粉,但从小孢子的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的整个过程看,未见败育或其他异常现象,能形成大量正常的成熟花粉,因此,花粉个体发育不是影响油杉结籽率低的主要因素,而造成油杉球果结籽率低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其传粉过程.  相似文献   
8.
种芽诱导获得同源四倍体水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用0.04%的秋水仙素溶液对3份二倍体水稻材料的种芽进行同源四倍体诱导处理,结果表明,在35±1℃条件下处理72h比较适宜;在种子露白进行诱导处理只能使胚芽鞘明显膨大而不能从其后代中筛选到四倍体材料;先行预处理,使胚芽鞘伸长到2.0cm左右时再用秋水仙素对种芽进行诱导处理则能从其后代中筛选到四倍体材料。  相似文献   
9.
马齿苋是一种珍贵的野生蔬菜资源。它不但营养价值高 ,而且还具有多种药用功效 ,被营养专家誉为 2 1世纪最具有前途的绿色食品之一。马齿苋在中国民间的利用历史悠久 ,近年来也有许多学者开展了对其生物学特性、营养成分、药用价值、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 ,但在分类学、引种栽培、遗传改良等方面的研究较少 ,甚至还存在空白。当务之急是必须尽快加强对马齿苋的科学研究 ,并借助于现代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遗传改良。笔者提出了对马齿苋进行遗传改良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0.
利用马齿苋的叶片诱导出愈伤组织,再以愈伤组织为受体建立了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利用该转化体系得到抗性愈伤组织后,对其进行GUS组织化学染色和PCR扩增鉴定,证实为转化子,表明根癌农杆菌介导外源基因转化马齿苋的愈伤组织是完全可行的,为今后通过基因工程手段进行马齿苋的改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