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2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38篇
  46篇
综合类   97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6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菜多过程受渍抑制天数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小区和测坑试验,对油菜相对产量与抑制天数指标的关系,油菜各生育阶段的受渍敏感因子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油菜相对产量与抑制天数指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油菜各生育阶段的受渍敏感因子也有显著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黔东南太子参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黔东南州太子参病虫害发生特点,指出了太子参病虫害加重的成因,提出了"合理轮作、选用健状种块、采用抗病耐病植侏留种或种子种植、建立无病毒采种田、加强田间管理、科学用药"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油菜田土壤水分与杂草发生特点及产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湖北省涝渍地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场示范区油菜田的土壤水分、杂草发生特点及油菜产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油菜田杂草的发生特点与耕作层土壤水分含量存在明显关系:对产量危害较大的禾木本科杂草在重渍害区为最优势种群,其相对多度随着土壤水分的增加而增高;稻槎菜在本地区所有油菜田均为优势种群,以轻渍害区发生最为严重;繁缕在本地油菜田为中等发生,以轻渍害区发生稍重;荠菜、泥胡菜等杂草在土壤水分含量较低的田块的相对多度较大。改良区杂种种类最多,但总重量最低;轻渍害区杂草总重量最高。油菜产量随渍害程度的减轻而增加。  相似文献   
4.
环境容纳量是体现生物生存环境限制的重要指标,是合理调节种群数量的重要依据.该文以"野生动物容纳量""种群生存力分析"和"wildlife carrying capacity"为检索关键词,从CNKI和WOS中筛选出了59篇相关文献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表明:野生动物容纳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营养容纳量和空间容纳量,其中以营养容纳量研究最为常见,在野生动物空间容纳量上还有探索空间;目前对鹿科动物容纳量的研究较多,对其余科属种的动物研究还不足;影响野生动物容纳量的主要因素有环境资源状况(数量、质量、波动)、动物个体在维持生存和生产过程中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生物对生境内资源的利用状况(数量、形式、效率和波动等)、生物种内及种间关系.考虑上述因素深入系统的研究还不够,动物栖息地容纳量具有动态性,一般选择冬季评估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容纳量,以有效判断环境容纳量的最低限值.为实施野生动物特别是珍稀物种栖息地精准管理,很有必要针对年际和年内水文差异开展野生动物动态容纳量研究.  相似文献   
5.
探究复合肥、缓/控施肥、有机无机互混肥和不施氮肥对传统中稻模式和稻虾共生模式下水稻生长动态及产量的影响,为不同稻作模式下优化氮肥管理和提高水稻产量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裂区设计,2种稻作模式为主区,4种氮肥施用类型为裂区,于水稻主要生育期内调查水稻叶面积指数(LAI)和光合势(LAD)、干物质积累量(DW)和生长速率、光合特征,成熟后测定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计算收获指数和氮肥偏生产力。结果表明:稻虾共生模式下水稻生育期延长,抽穗期LAI、抽穗期和成熟期DW、生长速率、抽穗期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产量显著降低,抽穗期至成熟期LAD显著增加。常规中稻模式下未施氮处理的生殖生长期和全生育期短于3个施氮处理,稻虾共生模式下未施氮处理的营养生长期和全生育期长于3个施氮处理。有机无机互混肥的各时期LAI、LAD、抽穗期光合能力和千粒重最高,复合肥的分蘖期光合能力和抽穗期至成熟期生长速率最高,缓/控释肥的各时期DW、分蘖期至抽穗期生长速率、有效穗数、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最高。缓/控释肥是两种稻作模式下水稻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最高的最佳氮肥类型。  相似文献   
6.
涝害和高温下棉花苗期的生长生理代谢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雨涝和高温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限制棉花生长的2种主要气象灾害,且夏季伴随发生概率大,目前尚不清楚高温胁迫下棉花苗期对涝害的响应特征。2013年利用桶栽试验,在棉花苗期设置不同涝害(受涝0、3、6、9 d)和高温(高温0、3 d)水平,分析棉株关键形态生长特征、倒4叶叶绿素荧光特性及膜脂保护性酶活性。结果表明,受涝天数不超过3 d进行连续高温处理对棉花形态生长特征无显著影响;受涝时间3 d遭遇高温胁迫,进一步限制了棉花株高和叶面积生长,干物质量减少,根/冠比降低,且这些参数在高温胁迫下低于不受涝处理的时间普遍比自然温度条件下提早3 d。受涝过程伴随高温加剧降低了根系活力,进一步减少了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及PS II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和潜在光化学转换效率,而对叶绿素a/叶绿素b影响普遍不明显。在自然温度条件下,叶片和根系超氧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随受涝天数的延长而降低,丙二醛含量则变化相反。涝害和高温复合胁迫下,叶片超氧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在受涝3 d最高,受涝9 d最低;叶片和根系丙二醛含量急剧增加,表明受涝过程中遭遇高温天气加剧了棉株细胞膜的受损程度。从对棉花生长的影响程度来看,涝害居首位,高温胁迫次之,且二者交互作用在叶绿素、PS II潜在光化学转换效率及叶片超氧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丙二醛上表现显著。研究可为长江中下游平原湖区棉苗抗逆栽培及棉田排水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7.
草产业是酒泉市近年来兴起的新型产业,种植苜蓿已成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新途径,目前全市种植面积1.6万hm2.为了使苜蓿生产进一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笔者根据多年栽培实践,总结出适合酒泉市推广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现将其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葡萄白粉病与霜霉病抗性机理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 8年来对葡萄白粉病与霜霉病抗性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 ,从组织结构抗病性与生物化学物质抗病性两方面对葡萄植物抗白粉病与霜霉病的机理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旨在为葡萄抗白粉病与霜霉病品种选育及病害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长江中下游平原湖区汛期稻田水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长江中下游平原湖区农业生产与防洪除涝相结合的角度,就保持必要的稻田种植面积和江河汛期稻田水管理进行了探讨,提出利用水稻不同时期的耐涝性,科学地调控稻田蓄水深度,以减轻提排压力和防洪压力,促进本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PVC单、双壁波纹塑料管用作农田排水暗管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材料力学试验和水力学试验,对PVC单、双壁波纹塑料管有关性质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PVC双壁波纹塑料管的力学性质和水力学性质均较单壁波纹塑料管优越,适于作农田地下排水暗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