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0篇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滴灌灌水量对复播油葵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0年通过大田滴灌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对复播油葵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在灌水次数相同的情况下,设置了4个灌水处理,灌水定额分别为30、37.5、45、60mm。试验结果表明,复播油葵全生育期耗水量,开花期>现蕾期>苗期>灌浆期>成熟期;回归分析初步得出,滴灌油葵适宜的灌溉定额范围为285.19~287.67mm。  相似文献   
2.
通过小区试验,开展不同灌溉定额对新疆地下滴灌无膜移栽棉花生长和产量影响的研究,以期为滴灌棉花水分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试验结果表明,地下滴灌条件下,无膜移栽棉花的生长发育情况和产量均随灌溉定额的增加而增大,但并非呈直线增加趋势,以小定额处理棉花生长和产量较低,而中等定额处理的棉花生长和产量较高,其产量和大定额处理棉花差别不明显,且水分利用率较高.综合考虑水分利用率的情况下,采用390~450 mm的中等定额灌溉水平更利于地下滴灌无膜移栽棉花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3.
地下滴灌技术是一种比较复杂节水灌溉方式,灌水量和灌水次数均是地下滴灌控制农作物生长的关键因素。本文主要通过小区试验分析了不同灌水次数对小、中和大定额灌溉处理的地下滴灌无膜移栽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结果表明:多次灌溉普遍有利于小、中、大定额灌溉处理地下滴灌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增加,尤其对3 900~4 500 m3/hm2的中等定额灌溉处理影响较大,在该灌溉定额下采用多次灌溉更利于促进棉花增产增收,期望对棉花开展高产高效节水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微咸水滴灌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滴灌是合理开发利用微咸水资源的先进灌溉方式,国内外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相关研究。在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微咸水滴灌的研究进展,滴灌灌溉盐分在土壤中的分布特征,微咸水滴灌水盐运移模型研究,滴灌对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影响以及微咸水利用的安全性问题。指出了微咸水滴灌在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新疆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条件及面对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疆目前田间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状况以及输水工程存在的问题,结合新疆的地形、气候以及田间微喷灌技术对水质的要求,指出了新疆发展管道输配水灌溉系统的有利应用条件和必要性,介绍了国内外管道输配水灌溉系统的发展状况和取得的效益,提出了新疆发展管道输配水灌溉系统应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由此而获得的效益。  相似文献   
6.
新疆地下滴灌无膜移栽棉花水分生产函数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设置不同灌水处理,开展地下滴灌方式下,不同灌溉定额处理无膜移栽棉花水分生产函数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滴灌条件下,灌水量和耗水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籽棉产量与棉花灌水量、耗水量呈二次抛物线关系,当灌水量为444.26mm,耗水量为540.73mm,此时棉花产量和灌水生产效率均较高。综合考虑籽棉产量和灌...  相似文献   
7.
地下滴灌可能是最复杂、节水效率最高的技术,将地下滴灌和无膜移栽技术结合起来会发挥更大的综合效益,以6个测坑为试验基础,在灌溉定额相同的情况下,研究了不同移栽时间对地下滴灌棉花生理形状及产量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的移栽时机,即移栽期内适宜的日平均气温为18.4~20℃,日最高气温为26.2~27.2℃,地下10cm日平均地温为20.92~22.22℃,日最高地温为27.5~28.1℃;15 cm日平均地温为20.26~21.41℃,日最高地温为24.6~25.1℃;移栽后10天日气温最低有效积温为66.46~70.65℃,日气温最高有效积温为78.08~83.28℃,地下10 cm日地温有效积温为104.72~106.71℃,为推动地下滴灌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准噶尔盆地南缘咸水资源丰富,尝试用高矿化度咸水补充灌溉耐盐性荒漠植物柽柳,对区域非常规水高效利用和荒漠植被恢复意义重大.通过5个矿化度梯度(13.2、19.2、23.2、27.2、31.2 g/L)咸水灌溉试验,结果表明:高矿化度咸水对于柽柳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抑制程度与矿化度成正相关,但对于冠福却又有促进作用;叶盐含...  相似文献   
9.
为寻求地下滴灌棉花高效高产适宜的灌溉指标,通过大田田间试验,研究了蕾、铃期不同水分亏缺对棉花生理形状以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全生育期内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均呈"慢-快-慢"变化规律,蕾期水分过多(SDI-8)或过少(SDI-1)均不利于棉花生理指标发育,铃期随水分胁迫加剧(SDI-5)而明显降低,同样水分胁迫条件不同生育阶段,棉花生理性状指标在营养生长阶段产生的负面影响比生殖生长阶段要小(SDI-1均大于SDI-5);SDI-7的籽棉产量和水分利用率均最高,比SDI-8(全生育期充足供水)分别提高了11.6%和12.6%。蕾期(适度水分亏缺)和铃期(充足供水)灌水控制下限分别为田间持水率60%和75%,更利于地下滴灌棉花籽棉产量和水分利用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设置不同灌水处理,开展地下滴灌方式下无膜移栽棉花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和需水量关系的研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从棉花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和需水量拟合结果来看,其R2值均大于0.9,F检验值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干物质积累量和需水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和需水量变化趋势符合"S"变化规律,干物质积累、需水量的峰值均出现在花铃期,日增干物质质量在3.79~4.99g之间,日均需水量在4.88~7.41mm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