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17篇
  12篇
综合类   24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甜(辣)椒病毒病、疫病和炭疽病是甜(辣)椒三种主要病害.病毒病以TMV、CMV为主(TMV占30%、CMV占60%),在全国普遍发生,造成减产30%~70%,严重时绝产.  相似文献   
2.
与黄瓜抗枯萎病基因连锁的RAPD标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黄瓜抗枯萎病亲本WIS2757和感枯萎病亲本津研2号及其F2分离群体为试材,采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SA)进行了与黄瓜抗枯萎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研究。运用RAPD技术,利用780条RAPD引物对抗、感亲本进行筛选,其中有113条引物在两亲本之间表现多态性,但仅有引物S49在两组间多态性标记与亲本的多态性标记相同。经F2单株分析,引物S49扩增出的特异DNA片段与WIS2757抗黄瓜枯萎病基因连锁,遗传距离为14 cM。DNA标记条带大约为300 bp,定名为S49-300。  相似文献   
3.
采用刚果红法从碱性土壤中筛选到木聚糖酶高产菌株BP51,通过培养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经产酶发酵条件的优化,即4%麸皮,1%麸皮半纤维素,0.5%(NH4)2SO4,pH8.0,37℃培养72h,产酶活力达到553.4IU/mL;该酶作用最适温度为55℃,最适pH6.5,在pH9.0的条件下仍具有60%的酶活力,pH11.0的保温30min仍具有40%的酶活力;将粗酶液用于麦草浆的漂白中,结果表明氯的用量明显降低,白度却提高了20%以上。  相似文献   
4.
京研109 为华北密刺类型黄瓜一代杂种,适合我国北方地区春温室和春、秋大棚栽培。其母本、父本分别为自交系 BC244856-3 和N62-5。植株生长势较强,早熟,全雌。商品瓜棒状,顺直,腰瓜长约30 cm,单瓜质量160~230 g,瓜条深 绿色,瘤小,刺密,心室小,瓜把短,瓜肉浅绿色,脆甜,风味好。连续坐瓜能力强,丰产潜力大。一般每667 m2 产量可 达6 000~7 000 kg,长季节栽培产量可达10 000 kg 以上。抗霜霉病、白粉病和CMV,耐低温、弱光,也耐高温、长日照。  相似文献   
5.
【目的】黄瓜枯萎病和黑星病是危害中国黄瓜生产的两种主要病害,明确黄瓜品系WIS2757对黄瓜枯萎病生理小种4和黑星病的抗性基因遗传与连锁关系,为黄瓜抗病育种提供重要依据。【方法】以抗枯萎病生理小种4和黑星病的黄瓜材料WIS2757和感病材料津研2号为亲本,获得98个F3代株系,分别对双亲、F1和F3代株系进行苗期抗枯萎病和黑星病接种鉴定,并根据鉴定结果对枯萎病与黑星病的抗性遗传及两个抗病基因的连锁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亲本WIS2757抗枯萎病生理小种4和黑星病,津研2号高感两种病害。F1群体抗两种病害。根据F3株系对两种病害的抗病表现推断F2对应株的抗病基因型并进行卡方测验,结果表明,F2群体对枯萎病和黑星病的抗性分离均符合1﹕2﹕1的理论比例,而两对等位抗病基因的遗传不符合9﹕3﹕3﹕1的理论分离比例。连锁分析表明,黄瓜抗枯萎病生理小种4和黑星病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连锁群,两者的遗传距离为17.5 cM。【结论】WIS2757对枯萎病和黑星病的抗性均由单显性基因控制,将抗枯萎病生理小种4的基因暂定名为Foc-4。Foc-4和抗黑星病基因Ccu间存在遗传连锁关系。  相似文献   
6.
京研迷你5 号为保护地水果黄瓜一代杂种。其母本为从欧洲水果黄瓜品种中经8 代自交选择
获得的高配合力自交系M118。父本为(日本黄瓜自交系J5× 欧洲迷你黄瓜自交系EU11)×EU11 经8 代
自交选择获得的高配合力自交系EUJ4。该品种生长势强,为全雌系。瓜长15~19 cm,单瓜质量90~110 g,
果面光滑,无刺瘤,品质好,产量高。耐低温弱光,耐热。抗霜霉病、白粉病等主要病害。长季节栽培每
667 m 2 产量可达9 600 kg。适于全国各地保护地种植。  相似文献   
7.
利用取自北京、黑龙江丹东市的疫霉菌进行了胡萝卜、碧丰豆种、三尺绿豆种、青豇80号豆种、鲜架豆荚配制的7种培养基繁殖辣椒疫病菌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北京疫病菌在碧丰豆种和CAA培养基上产生的初生、次生孢子囊量最大;丹东疫霉菌在CAB培养基上产生的初生孢子囊量最大。不同培养基上菌丝体生长速度及菌落厚度与产孢量之间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西瓜抗枯萎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根据已克隆的抗枯萎病基因的NBS保守结构域设计了22条上游简并引物和17条下游简并引物,以西瓜抗枯萎病种质PI296341-FR和感枯萎病品种97103为材料,获得了7条来自基因组DNA的RGA序列(GenBank登录号:DQ156558-DQ156564),均含有NBS保守区的P-环、kinase-2或kinase-3等抗病基因的特征序列结构,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已知抗枯萎病基因Fom-2、I2C-1、I2C-2和I2等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表现出11%~72%的同源性,其中来自PI296341-FR的RGA序列175R1与甜瓜抗枯萎病基因Fom-2的同源性最高,为72%。来自PI296341-FR与97103的RGA序列之间同源性较高(73%~97%),证明了抗病基因在进化上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我区的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近几年我区农业局技术人员摸索出了春脱毒土豆一夏甜瓜一秋菜花高产栽培模式,并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0.
三种主要黄瓜病毒抗性基因的定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黄瓜(Cucumis sativus L.)欧洲八号×秋棚为亲本构建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材料,以病情指数为指标,对群体和亲本进行了小西葫芦(Cucurbitapepo L.)黄化花叶病毒(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ZYMV)、番木瓜环斑病毒西瓜株系(Papaya ringspot virus watermelon strain,PRSV-W)和西瓜花叶病毒(Watermelon mosaic virus,WMV)的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3种病毒的病情指数在黄瓜RIL群体呈双峰分布,表明对ZYMV、PRSV-W和WMV的抗性是受主基因控制的性状.利用Joinmap软件进行连锁分析,发现ZYMV和PRSV-W与WMV连锁,3个抗病基因的排列顺序和遗传距离是WMV-6cM-ZYMV-7cM-PRSV-W.根据AFLP、SSR和RAPD标记结果构建了一个黄瓜遗传图谱,3个抗病毒病基因被定位于第二连锁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