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0篇
农学   2篇
  70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6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4篇
  1970年   1篇
  1969年   1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n a dose response study in foxes, the median protective dose of ERA BHK21 vaccine in a blister pack bait was 10(6.0) tissue culture infective doses (TCID)/mL, while artificially aged baits with titers of 10(6.3) TCID/mL induced seroconversion in 78% of foxe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antibodies in foxes receiving 1, 2 or 3 mL volumes of vaccine in the bait. When baits were exposed to the elements and fed to foxes over a 21 day period, 85% of the animals seroconverted. Age, sex and the way in which the vaccine container was contacted did not appear to be factors in the responses of these animals. Juvenile foxes, approximately six months of age, were marked more readily with the tetracycline bait marker than older animals. Approximately 25% of foxes did not appear to respond well to vaccination and the titer of the vaccine was a critical factor in producing seroconversion in these animals.  相似文献   
2.
1976—1977年河北晋县贺家寨大队小麦春季灰飞虱的传带病毒率为31—52%,不同地块同代灰飞虱的带毒率异差较大:而秋苗期则为12—35.4%,其中不同地块上同代(四代成虫)灰飞虱的带毒率的差异从33.3%至35.4%则不太大。灰飞虱的有效传毒指数(即虫口数×自然带毒率)同田间小麦发病率的相关性是非常显著的,其r=0.9769。1975—1976两年调查及计算分析结果,其直线回归公式如y=4.12x-2.577。在有效传毒指数0.7—20.9之间用于予测发病率有效。人工分期侵染试验证明小麦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侵愈早,病情愈重,其中死株率也愈大。秋季侵染的死株率达95.6%,病指为99.6;夏季侵染的死株率为0,病指为57.6。秋季小麦出苗前后的大量虫口形成小麦10月中下旬的一个发病高峰,第二年春季4月中旬的虫口高峰形成5月上旬的一个发病高峰。3月下旬的一个发病高峰是越冬前受侵的。病毒在小麦植株中的潜育期的长短随小麦的生长速度而异。温度不过其中因素之一,最短5—8天,最长30—40天。侵染后如小麦进入越冬期,即不表现症状,一直要到返青以后。介体灰飞虱在河北晋县以第五代3—4龄若虫在冬麦地及草荒中越冬。夏季在玉米上可以产卵并孵化,但不能长期存活,主要在地头沟边及夏作物荫蔽下的禾草上越夏。冬麦治虫防病的重点应在秋季麦苗出土前,春季则应在3月中旬左右。冬麦适当推迟播种有利于减少发病率。棉间作麦比平作的病情重六倍而粮麦间作的病情比平作的重九倍。  相似文献   
3.
The potential of Bacillus subtilis E20‐fermented soybean meal (FSBM) as a partial alternative component of fish meal (FM) in fed diets of orange‐spotted grouper (Epinephelus coioides) was evaluated in this study. An FM‐based diet and seven diets containing 10%, 20% and 30% and 10%, 20%, 30% and 40% of FM replaced by soybean meal (SBM) and FSBM, respectively, were fed to grouper for 84 days to evaluate possible substitution levels of FM by tracking growth performance, digestive enzyme activity and morphological changes in the liver and distal intestin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urvival and muscle composition of grouper were found between controls and treatments. Growth performance and feed efficiency of fish fed diets with FM replaced by FSBM up to 30%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controls, where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growth performance and feed efficiency occurred with diets containing >20% of SBM. Based on the feed efficiency, the maximum substituted levels of FM by SBM and FSBM in grouper diets were 18.36% and 29.32%, respectively, based on broken‐line analyses.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s in the liver and distal intestine, and significantly lower activity levels of digestive enzymes, including pepsin in the stomach and trypsin, chymotrypsin, amylase and lipase in the distal intestine, were found in fish fed a diet containing 30% of FM replaced by SBM. However, these parameters were improved by the substitution of FSBM. It is therefore believed that FSBM has great potential to be used as a protein source in grouper diets in partial replacement of FM.  相似文献   
4.
荔蝽中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与自然抗药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荔蝽头部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季节性变化与自然抗药性的关系,以及敌百虫对AChE的影响,同时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探讨了荔蝽酯酶同功酶的变动情况。结果表明:荔蝽正常成虫头部AChE活性在新羽化成虫中最高,比活力达3.5μmol min~(-1)mg~(-1)蛋白质,越冬期最低,仅1.17μmol min~(-1)mg~(-1)蛋白质,到生殖期又上升为2.67μmol min~(-1)mg~(-1)蛋白质。经敌百虫处理后,在新羽化成虫期和生殖期AChE活性有明显被抑制现象,其比活力分别为2.21μmol min~(-1)mg~(-1)蛋白质和2.04μmol min~(-1)mg~(-1)蛋白质,而在越冬期AChE活性几乎不受敌百虫影响,为1.24μmol min~(-1)mg~(-1)蛋白质,同功酶谱也显示AChE在不同季节中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5.
在室内以不同生测方法测定了噻嗪酮对褐飞虱若虫的毒力,结果表明:噻嗪酮对褐飞虱若虫的活性主要是触杀作用;噻嗪酮也具有一定的内吸作用,但难以由叶片渗透转移到叶鞘部位起杀虫作用。在田间试验中,噻嗪酮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于叶蝉散和甲胺磷,以每亩2.5~5克有效成份的剂量在褐飞虱大发生代前一代的若虫中期施用,既有效控制了当代飞虱,又压低了大发生代飞虱的数量。在田间试验中,噻嗪酮对稻田蜘蛛的数量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6.
雷公藤对菜青虫的毒理效应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试验研究了雷公藤属(Tripterygium)二种植物(雷公藤(T.wilfordii)及昆明山海棠,(T.hypoglaucum)的抽提物对青菜虫(Pieis rapae)的一些室内毒理效应及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二种植物的抽提物对菜青虫具有拒食、毒杀,抑制生长发育等作用;处理后的幼虫大多数在体表出现黑斑,黑斑部分的表皮结构受到破坏;从昆明山海棠中抽提的一种纯生物碱——雷公藤次碱对菜青虫的体重和呼吸作用有严重的影响;同时,处理幼虫的脂肪体少且不饱满,消化道干瘪,中肠肠壁细胞和围食膜受到破坏。雷公藤根皮乙醇抽提物用于田间防治菜青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对不同时期感染甜菜花叶病毒(BtMV)的叶片,进行病理变化系列观察。早期侵染(7天前)的细胞质、细胞器均无变化,随着症状发展,风轮状内含体、束状内含体、细胞核卫星体,细胞质泡囊化旁类似病毒的束状结构,20天达到了高峰,风轮状及束状内含体一直持续两个月还存在。田间样品也观察到了典型的风轮状及束状内含体。细胞核卫星体出现很少。侵染后期,细胞质减少,叶绿体比相应健株提前出现淀粉粒,噬锇颗粒等,基粒片层也提前消解,表现细胞提前衰老的特征。此外细胞内还有许多健株没有的泡状结构。一种为旁壁体,可能与细胞壁加厚有关;一种为多重泡体的叠加,可能是液泡的吞噬作用加强与外源物质(BtMV)侵入有关;另外还有一种可能是过氧化物酶体或线粒体在病毒诱导下泡囊化,其作用不清楚。  相似文献   
8.
光活化农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结合作者近期的研究工作,对光活化农药的研究现状、作用机理、应用前景及其与新农药创 制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两种化合物对菜粉蝶幼虫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室内测试了菜粉蝶 Pieris rapae 4 龄幼虫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并就 α -三噻吩( α -terthienyl)和化合物5[1-苯基-4-(3,4-亚甲基 二氧)苯基-丁二炔]两种化合物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近紫外光照 (300~400 nm)可增强对幼虫超氧化物歧化酶活体活力( in vivo )和离体活力( in vitro )。经光敏化合物处理后,在紫外光照下,超氧化物歧化酶活体活力基本不受化合物 5的影响,但能被 α -三噻吩抑制;离体情况下,无论光照与否,化 合物5均不影响其活力, α -三噻吩在低剂量下有抑制作用,而在高剂量下则可使其活力 增强,显示了不同的剂量反应关系。表明无论在离体还是活体的情况下,幼虫对 α -三噻吩的光敏性优于化合物5。对两种化合物光敏作用的可能机理进行 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苦豆子种子抽提物对两种蔬菜害虫的活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害虫防治中,面对化学防治出现的一些问题,本文采集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野生豆科植物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a(L.),采取有机溶剂制备提取物,测定了对两种蔬菜害虫的生物活性,结果简报如下。 1.1 苦豆子提取物制备及试验方法将苦豆子种子用植物粉碎机粉碎并过40目筛,在实验室以索氏抽提器进行抽提,然后将提取物在旋转蒸发器内蒸干,将此提取物稀释后进行毒力测定。供试虫为萝卜蚜L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