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B超声像技术(简称“B超”)在奶牛场的繁殖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介绍了B超的基本原理以及奶牛场直肠检查和B超在奶牛早期妊娠诊断上的基本应用方法。B超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出胚胎的不同妊娠天数,并且可以进行奶牛产后子宫疾病的检查,从而做出准确的诊断,B超还可以针对卵巢的不同回声状态来对卵巢静止、卵泡囊肿、黄体囊肿以及持久黄体等卵巢情况进行判断;可以配合直肠检查法,有效地提高奶牛早期妊娠诊断率和生殖系统疾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围产前期饲喂阴离子盐日粮对奶牛产后代谢疾病发病率的影响,试验将胎次、体况相近的400 头围产前期奶牛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0 头,对照组饲喂低钙日粮,试验组饲喂阴离子盐日粮,试验周期为60 天。结果表明,围产前期饲喂阴离子盐日粮降低了奶牛的采食量,降低了奶牛产后60 天内胎衣不下、产后瘫痪、真胃移位等的发生率,并提高了产后血钙浓度。  相似文献   
3.
选择健康荷斯坦牛36头,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海南霉素组,每组18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海南霉素组为基础日粮中添加2 mg·kg-1的海南霉素,预饲期10 d,正试期45 d。试验始末对试验牛称重,试验结束时采血,用于测定尿素氮、血糖、非酯化脂肪酸、β-羟丁酸、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海南霉素显著提高血浆胰岛素浓度25.50%(P=0.04),也增加了血浆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比例(P=0.0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海南霉素降低了17.25%的血浆尿素氮(P=0.03),提高肉牛血浆中葡萄糖含量16.39%(P=0.01)。而添加海南霉素对肉牛血浆非酯化脂肪酸和β-羟丁酸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中添加海南霉素显著提高肉牛日增重7.48%(P0.05),改善了饲料效率(6.96%,P0.05)。总之,饲喂海南霉素具有促进肉牛生长,提高氮及能量的利用,并提高了肉牛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玉米地养鹅模式对鹅肉品质的影响,选择大庆市大同区北方种鹅场的北方白鹅商品鹅为试验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鹅进行圈舍饲养,试验组鹅在20日龄时进入株高超过70 cm的玉米地饲养,12周龄时随机从两组选取体况均匀鹅各12只进行肉质测定。结果表明:与圈舍饲养鹅相比,玉米地饲养鹅胸肌的滴水损失均极显著高于腿肌(P0.01),且胸肌剪切力显著大于腿肌(P0.05);肌肉中的粗脂肪、粗蛋白质和灰分均较高,且腿肌的蛋白质含量显著大于胸肌(P0.01)。说明玉米地饲养鹅的鹅肉品质优于圈舍饲养鹅,该饲养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蛋氨酸对青春期小鼠乳腺发育的影响,将出生4周的雌鼠分为对照组和蛋氨酸试验组(饮用水中分别含有0.025%,0.05%,0.1%蛋氨酸),使用全组织染色方法观察蛋氨酸对乳腺导管分支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检测乳腺组织中增殖标志蛋白水平的变化。使用不同浓度的蛋氨酸(0,0.2,0.4,0.6,0.8,1.0 mmol/L)处理小鼠乳腺上皮细胞(mouse mammary epithelial cells, mMECs),分别使用CCK-8法和Western blot检测蛋氨酸对mMECs增殖活性及增殖标志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蛋氨酸显著促进小鼠乳腺导管分支,并显著提高乳腺组织中Cyclin D1和PCNA的蛋白水平。蛋氨酸呈浓度依赖方式促进mMECs的增殖活性,显著增强mTOR-4EBP1信号轴的活性,提高Cyclin D1和PCNA的蛋白水平及Rb的磷酸化水平。结果表明蛋氨酸可以通过激活mTOR-4EBP1信号轴上调Cyclin D1和PCNA的蛋白水平,促进Rb磷酸化,继而增强mMECs增殖活性,最终促进青春期小鼠乳腺发育。  相似文献   
6.
一 微观形势 从上年度和今年北方鸵鸟销售情况看,市场呈现出两种新趋势:一是中间收购商积极性不高,千呼万唤不出来:二是价格下挫,难以支撑高昂的养殖成本代价。  相似文献   
7.
犊牛是奶牛未来产奶量的关键点和突破点,奶牛养殖企业在选择适用且经济效益高的犊牛饲养模式时存在难点。本文通过对天津嘉立荷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犊牛代乳粉单栏饲养模式和酸化奶群饲饲养模式作为案例进行浅谈分析,为奶牛养殖企业犊牛饲养提供参考依据。本文中的案例表明:通过创新改造的“犊牛定量饲喂车”提高犊牛饲喂效率;单栏式犊牛代乳粉饲养模式犊牛断奶日增重为915.33 g,而酸化乳群饲式模式犊牛断奶日增重可达979.17 g。  相似文献   
8.
自2008年11月开始,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历史罕见的严重旱情。从干旱旱情及气象抗旱、电力部门抗旱保供电措施及干旱对电力供求的影响来探讨干旱灾害对电力行业的影响,并提出干旱条件下电力生产和用电对策。  相似文献   
9.
奶牛热应激,一直是影响现代化牧场效益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在夏季最热时候。热应激不但影响奶牛干物质采食量,而且影响奶牛后续生产。提高热应激期间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一直是困扰现代奶牛场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研究热应激期间调整奶牛饲喂方式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的影响。试验表明,夏季热应激期间,通过调整奶牛饲喂时间、增加饲喂次数,分别提高奶牛干物质采食量0.52 kg、0.80 kg,提高奶牛产量1.00 kg、1.31 kg。  相似文献   
10.
河岸植被过滤带可以有效地截留阻控农业非点源污染物向水体中迁移。选取辽河上游地区,构建杂草带T1(对照)、草木犀带(Melilotus suaveolens L.)T2和草木犀与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 C.DC.)混合带(T3林草带)3种类型人工河岸植被过滤带,通过野外试验区2年的实地观测,对寒冷地区不同类型及不同宽度植被过滤带截留地下渗流中氮磷的能力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各类型河岸植被过滤带对地下渗流中不同形态氮磷中的铵态氮(NH4+-N)截留效果最好,平均截留效率为18.03%~62.20%。13m宽的林草带对NH4+-N截留效率最高可达77.45%。13 m宽的林草带对总磷(TP)和可溶性磷(DP)的最高截留效率分别为62.15%和80.01%。总体上林草带对各形态氮磷截留效果最好,其次是草木犀带。植被过滤带各植物对氮磷的累积能力大小依次是枫杨草木犀杂草,对草木犀地上部分进行收割,单次可去除氮的含量范围为15.21~26.78g/m~2,磷的含量范围为0.72~1.27g/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