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裙带菜凝集素对鲫的免疫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从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中提取的凝集素作为免疫诱导制剂,注射到鲫Carassius auratusw体内,在连续注射7 d和9 d时,分别对鲫血清中的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注射凝集素7 d和9 d时,鲫血清中溶菌酶的酶活性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8.83%、12.69%,SOD的酶活性比对照组分别提高66.67%、139.99%,CAT酶活性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6.60%、63.63%。说明凝集素可以明显提高鲫血清中这3种酶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离授粉早期玉米花丝的总蛋白质,为从蛋白质组角度揭示玉米花粉与花丝早期的相互作用奠定基础。【方法】以玉米(Zea mays L.)自交系Ga25为试材,采用三氯乙酸-丙酮法提取总蛋白质,运用双向电泳、质谱分析与检索技术,比较自交授粉后1 h和2 h的花丝蛋白质组的差异。【结果】与授粉1 h的蛋白质组相比,在授粉2 h后的蛋白质组中出现28个差异蛋白点,其中,6个蛋白质点特异表达,19个蛋白质点上调表达,3个蛋白质点下调表达;通过MALDI-TOF-MS质谱测序和MASCOT序列分析,注释了23个蛋白质点,其余5个为未知蛋白;功能分类表明,差异蛋白质分别参与细胞壁合成(21.4%)、防御/抗胁迫(17.9%)、细胞组织、蛋白命运、蛋白合成、转录等细胞过程。【结论】在玉米花粉与花丝早期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蛋白质组有显著的变化,与授粉后1 h相比,授粉后2 h的蛋白质组中大部分差异蛋白呈上调趋势,并有特异蛋白质出现;分泌型过氧化物酶、膨胀素、果胶甲基化酶抑制蛋白、谷胱甘肽转移酶与未知蛋白4可能与玉米花粉和花丝的早期互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发刊词     
《上海农学院学报》今天正式和大家见面了。它是反映我院教学、科研成果,交流学术活动和工作经验的园地。是我院综合性的学术理论刊物。我们所以要创办这个刊物,首先是由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方针政策指引下,祖国大地生机盎然,万物争荣,各条战线发生了可喜的、巨大的变化。上海农学院这所年轻的高等农业院校也每天改变着她的面貌,各项工作正在克服困难中前进。几年来,我院广大师生对教学、科研和推广工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见解和建议。很好地反映  相似文献   
4.
姜川  陈化榜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784-12786
[目的]构建玉米胚芽鞘负向重力生长时期的酵母双杂交文库,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以玉米骨干自交系B73为材料,利用Trizol试剂提取玉米胚芽鞘在负向生长时期所表达的总RNA,再利用SMART技术构建酵母双杂交文库,并转化进酵母Y187中。[结果]试验得到的原始文库库容量高达1×106个单克隆;文库中插入的片段集中在0.5~1.5 kb,平均插入长度为800 bp。[结论]试验构建得到了高质量的米胚芽鞘酵母双杂交文库,为研究胚芽鞘的负向重力反应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玉米秸及早微贮的优越性□沈义平姜川秸秆自然含水量,是指收割后在秸秆中自然保留的、植物生长时吸收的水分含量。随着秸秆收割后由鲜变干,秸秆的养分也随着自然含水量的蒸发而大量流失,尤其是维生素物质流失更为严重。为最大限度地使秸秆多保持养分,提高饲喂价值,我...  相似文献   
6.
在水温为(25.3±2.4)℃条件下,采用静水试验法,进行了四种稻田常用农药(虱螨脲、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氰氟草酯和五氟磺草胺)对体质量为(16.2±0.6)g的台湾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 spp.)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四种试验药物对台湾泥鳅幼鱼的96 h半致死浓度和安全质量...  相似文献   
7.
糯玉米waxy基因序列特征分析及分子标记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淀粉是人类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也是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玉米淀粉包含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其合成是一个复杂的生化过程。开展高直链淀粉及糯玉米育种研究无论从应用前景还是经济效益方面都具有很高的研究意义。本研究对3份糯玉米材料进行了waxy基因启动子和编码区的克隆与序列比对分析,以及糯玉米GBSSⅠ的纯化与分析,结果发现3个糯玉米自交系waxy基因的启动子均发生变异,但只有一处为共同的变异且位于预测的调控因子结合位点。通过纯化糯玉米胚乳淀粉体中的结合蛋白发现waxy基因的编码蛋白GBSSⅠ第155个氨基酸由Asp突变为Gly之后减弱了与淀粉的结合力度。一般鉴别糯玉米的方法的鉴别时期在收获后,而根据基因测序结果开发的分子标记能有效鉴别糯玉米与普通玉米,应用连锁分子标记可以在苗期对糯玉米进行鉴别,用于回交转育过程中大大缩短了育种年限,将自交-回交交替进行变为连续回交,加速糯玉米品种选育进程。研究结果可为阐明玉米糯质表型的形成提供理论参考,同时可根据基因序列开发的分子标记能有效且快速的鉴别糯玉米与普通玉米,为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玉米异交不亲和的蛋白表达机制,以玉米(Zea mays L.)异交不亲和基因Gal-S的一对近等基因系W22(GG)与w22(gg)为材料,组配自交(GG×GG)、正交(gg×GG)与反交(GG×gg) 3个组合。首先采用荧光显微技术, 观察比较了3个组合中花粉管在花丝中的生长过程;其次采用IEF/SDS-PAGE双向凝胶电泳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比较研究了授粉后10 h自交与反交母本W22(GG)花丝蛋白质组的特异表达差异。结果表明,授粉后10 h,自交与正交花粉管伸长可达花丝基部,而反交花丝基部未观察到花粉管;自交与反交母本W22(GG)花丝蛋白质组共检测到25个差异蛋白质点,其中15个在自交中特异表达,10个在反交中特异表达;通过MALDI-TOF-MS质谱测序和MASCOT序列分析,注释了12个蛋白质点;其中自交中特异表达的蛋白质点11、12、14和异交中特异表达的蛋白质点18、22、24可能与玉米异交不亲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高直链淀粉玉米amylose-extender基因功能标记的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链淀粉的含量是玉米淀粉品质的重要指标,受隐性核基因amylose-extender(ae)控制.生产中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费时、费力,因此高直链淀粉玉米的改良需要寻找快速、简便、准确的基因检测方法.本实验对高直链淀粉玉米材料和普通玉米材料ae基因的cDNA进行了测序,结果显示高直链淀粉材料cDNA 序列第9外显子(84...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国际贸易中,我国食用菌产品的安全及质量水平未能达到进口国的要求,退货、扣留乃至索赔等事件频发。因此如何加强对食用菌安全生产的综合治理,应对国外各类技术性贸易措施,是关系到我国食用菌产品能否顺利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