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7篇
农学   9篇
  7篇
综合类   104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鳞毛蕨(Dryopteris filix-mas)天山云杉林种群结构分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以西天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1 hm2原始鳞毛蕨(Dryopteris filix-mas)天山云杉纯林临时标准地调查材料为基础,分析鳞毛蕨天山云杉林胸径、树高和年龄结构、种群存活曲线以及基本测树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①鳞毛蕨天山云杉纯林种群结构稳定,无论是胸径、树高抑或年龄,均呈现出明显的倒"J"型,属于典型的异龄林林分结构,林木更新良好,在其自维持过程中不断有大量小径木更新补充;②林木株数随胸径、树高和年龄的增大,呈负指数函数或负幂函数递减;③树木胸径和树高随年龄的增大,按理查兹生长曲线递增;④胸径与树高的关系为非线性关系.此外,种群存活曲线总体趋势呈现"凹"型,表明该种群是一个连续更新的种群,在林分生长发育过程主要受到小尺度林冠干扰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林冠干扰后,林窗内因小环境的改变使得植被作出相应的反应。1999年对天山云杉林林窗内和林内的植被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在本研究范围内的天山云杉林中,经过林冠干扰后,植被受一定的影响。林冠空隙内丰富度指数均大于林内;36.7%的林冠空隙内个体生态优势度小于林内;76.7%的林内的均匀度指数大于林冠空隙内;66.7%的林冠空隙Shannon个体多样性指数大于林内。林冠干扰前后,各环境因子和植物多样性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影响林冠空隙内各多样性指数的因子包括海拔、有效N、有机质、全K、全P和总盐,有效N、有机质、全K、全P和总盐对均匀度指数有显著性影响;而影响林内各多样性指数的因子包括坡向、坡位、坡度、光照强度、有效N、全K、全P和总盐,但仅有坡向、坡度、光照强度对生态优势度指数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3.
植物自毒作用及针叶林自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王强  阮晓  李兆慧  潘存德 《林业科学》2007,43(6):134-142
自毒作用是同种植物个体之间的一种化学作用,是植物经过长期适应环境和进化选择而获得的一种避免种内竞争的机制.针叶树是我国重要的用材树种,在对其长期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现:天然针叶林经常会出现生产力下降和天然更新障碍等问题.除轮伐期、采伐利用方式不当等原因外,针叶树凋落物和根分泌物长期向环境中释放大量次生代谢物质,而自然生态系统的排毒解毒机制受到人为干扰的影响,导致植物次生代谢物质的过量积累,进而产生了自毒作用,这也是许多作物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就自毒物质的种类、释放途径、作用特点、作用机理、检测方法、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针叶林自毒作用的研究现状等问题进行综述.认为对自毒作用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为解决困扰我们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尤其是在实现农林业可持续发展和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薄壳山核桃品种Pawnee幼苗为试材,探讨不同浓度NaCl(0、0.3%、0.6%和0.9%)处理对其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荧光参数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期内低浓度水平(0.3%NaCl)处理可能使植株叶绿素的含量有所增加,但长期盐胁迫均会导致所有处理组中叶绿素含量的降低;NaCl胁迫显著削弱其光合作用,而0.3%NaCl处理下的净光合速率、细胞间隙CO2浓度、气孔导度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气孔因素可能是抑制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此外,不同浓度的NaCl处理均对叶绿体和类囊体等结构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且随着NaCl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而越发明显。  相似文献   
5.
根施氮磷钾肥对“新温185号”核桃坚果粗脂肪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渊  潘存德  陈虹 《北方园艺》2015,(12):152-155
以"新温185号"核桃为试材,采用"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检验根施N、P、K肥对其坚果的粗脂肪含量效应,为"新温185号"核桃生产园的施肥与土壤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新温185号"核桃坚果粗脂肪含量百分数(E%)分子的反正弦(Arcsin E)同P肥施用量(纯P2O5量,P)、P肥施用量的自乘(P×P或P2)、K肥施用量(纯K2O量,K)、K肥施用量的自乘(K×K或K2)存在极显著(P0.001)的线性相关关系。在中等土壤养分条件下,当P肥施用量(纯P2O5量)小于0.4840kg/株和/或K肥施用量(纯K2O量)小于0.1975kg/株时,对"新温185号"核桃的坚果粗脂肪含量均存在正效应,反之则存在负效应。在新疆南疆盆地"新温185号"核桃生产园田间施肥与土壤养分管理中须根据土壤养分状况适度施用P、K肥。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中烈度火干扰后,不同火后时间喀纳斯泰加林群落在火成演替过程中的稳定性状态,加深对其火干扰后群落演替和恢复过程的科学认识。【方法】 运用采用数学模型改进的Gordon稳定性测度方法,计算并判定中烈度火干扰后不同火后时间喀纳斯泰加林通过火成演替其群落所达到的稳定性状态。【结果】 受到中烈度火干扰后,随着火后时间的增加和森林群落的持续恢复,喀纳斯泰加林火成演替群落的稳定性由低逐渐升高,并在火后60 a达到相对持续稳定。【结论】 喀纳斯泰加林群落的稳定性受火干扰的深刻影响,在中烈度火干扰后,大约需要60 a群落才能通过演替恢复到相对持续稳定的状态。中烈度火干扰后森林群落达到相对稳定状态的演替恢复时间为通过计划火干扰恢复退化泰加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揭示新疆核桃坚果表型性状所表征的种质遗传多样性水平,以期为新疆核桃种质资源的分类鉴定和挖掘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对新疆人工栽培的乡土核桃种质资源的全面综合考察,对165份核桃种质其坚果表型数量性状指标和质量性状多态性指标进行数据采集,采用Simpson指数(D)、Shannon-Weaver指数(H′)对13个表型质量性状多态性指标进行多样性分析,并基于18个坚果表型性状指标应用系统聚类方法对供试核桃种质进行分类。[结果]坚果5个表型数量性状指标K-S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纵径、横径、侧径三径均值变异范围为19.14-46.59 mm;坚果表型质量性状多态性指标中沿缝合线纵切面形状、垂直于缝合线纵切面形状、果基形状和果肩形状等的D、H′较高;供试核桃种质可分为9类,分类结果与坚果大小、形状、核壳特征等表型性状相关,不完全与其地理分布相关。[结论]坚果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可为新疆核桃种质资源多样性评价提供基础,并显示出新疆乡土核桃种质资源坚果表型性状多样性水平高,蕴藏着丰富的遗传资源,具有较大的挖掘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8.
草地植物多样性对人类干扰的多尺度响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人类干扰是草地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变化的主要导因之一。植物多样性的形成依赖于一定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的生态系统结构与过程,只有在特定的时空尺度上才能充分表达其主导作用与效应。植物多样性的尺度特征和人类干扰的大尺度效应决定了草地植物多样性保护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论述了不同尺度的草地植物多样性对放牧、旅游、刈割、施肥及开垦等各种人类干扰响应的方式、过程与生态后果,明确了尺度问题在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草地植物多样性在人类干扰下的变化导因与响应机制,以期为草地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合理利用及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变化,旨在揭示自然火干扰作用下新疆喀纳斯旅游区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动态特征,为其森林景观的维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典型样带调查法,运用重要值和多样性测度指数,对自然火干扰作用下喀纳斯旅游区3种典型森林群落类型--阔叶针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混交林的物种多样性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阔叶针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乔木层物种多样性在森林群落恢复的前期(25~60 a)和后期(90~110 a以上)相对较稳定,中期(60~90 a)出现较大的波动,其草本层物种多样性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最后达到稳定的趋势;针叶混交林乔木层物种多样性在森林群落恢复的前期(50 a以前)有较大的变化,之后维持相对稳定的水平,其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则呈现出前期增加,中、后期逐渐降低的趋势.[结论]喀纳斯旅游区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发展变化与其受到的自然火干扰历史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0.
轮台白杏树体营养盈亏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通过对新疆轮台县9个乡镇轮台白杏叶样的采集与分析,旨在了解轮台白杏树体营养盈亏状况,以期为轮台白杏的优质丰产提供施肥需求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轮台白杳叶样常量元素N、P、K、Ca、Mg和微量元素Fe、Mn、Cu、Zn浓度,并运用诊断与施肥建议综合法(DRIS)分析轮台白杏树体营养盈亏状况.[结果]轮台白杏DRIS诊断指标为叶片Zn、Ca浓度和N/P、N/Fe、N/Mn、N/Cu、N/Ca、N/Mg、P/Fe、P/Mn、P/Cu、P/Ca、P/Mg、K/N、K/P,K/Zn、Fe/K、Fe/Mn、Mn/K、Mn/Cu、Mn/Ca、Mn/Mg、Cu/K、Cu/Fe、Cu/Ca、Cu/Mg、Zn/N、Zn/P、Zn/Fe、Zn/Mn、Zn/Cu、Zn/Ca、Zn/Mg、Ca/Fe、MS/K、Mg/Fe、MS/Ca浓度比值;轮台白杏树体养分浓度平衡值为N:1.68 g/kg、P:0.54 g/kg、K:2.36 g/kg、Ca:7.43 g/kg、Mg:0.23 g/kg、Fe:246.23 mg/kg、Mn:25.03 mg/kg、Cu:0.95 mg/kg、Zn:26.43 mg/kg.[结论]新疆轮台县轮台白杏树体K、P、Cu、Ca、Fe以缺乏为主,Mn、Zn、Mg、N以供应充足为主,科学、合理施肥是轮台白杏优质丰产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