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1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概述 在国家863计划中,有一重中之重的项目就是CAD应用示范工程的启动。黑龙江省率先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试点省。随着我省CAD示范工程的开展,一些企业已率先跨进了“CAD应用工程技术开发与应用示范推广”的行列,而我们林业企业(特别是基层单位)都没有参与到这一行列之中。 为了使林业企业技术装备、技术手段有明显改善,使CAD技术在全林区主导企业中得到基本普及,以提高企业参与市场的竞争能力,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申报并经省森工总局科技处…  相似文献   
2.
粳稻品质与穗部性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聚类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辽宁省近年来32个水稻品种(品系,以后简称品种)品质性状和穗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弯穗型品种品质指标优于半直立穗型品种,半直立穗型品种品质指标优于直立穗型品种。依品质性状参试材料可聚类为6类,第1类辽盐40组品质特点是垩白率、垩白度较高;第2类是辽粳294组,品质指标普遍很好;第3类辽粳5号组,垩白率、垩白度偏高;第4类沈农654组,直链淀粉含量较高,垩白率、垩白度较高,胶稠度较小。黎明、辽粳326各成一类.垩白率、垩白度很高。直立穗型品种成粒率、谷粒长对品质影响很大;半直立穗型品种一次枝梗、成粒率、谷粒长宽比对品质影响很大:弯穗型品种穗长、二次枝梗/一次枝梗、成粒率、一次枝梗对品质影响很大。以提高成粒率为重点,可使穗部性状各指标实现优化组合,实现优质。  相似文献   
3.
不同株型水稻品种子粒形成期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不同株型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其子粒形成期剑叶与倒二叶的光合能力及其对CO2和光强的适应能力。结果表明:品种之间叶片的光合能力有差异:沈农8718、沈农8714、辽粳454与辽粳294的叶片光合速率均高于其他品种;高气孔导度或高同化能力均可能使品种具有高光合能力。光合速率随外界CO2浓度的增加先增后减,随光强度的增强而上升,且光合能力强的品种(辽粳454)在光强2 000 μmoL/(m2·s)以下未发现有光饱和现象。高光合速率品种具有较低的CO2补偿点(沈农8718为50.54 μmol/mol)和较低的光补偿点(辽粳454为31.40μmol/mol,不同光强及CO2浓度下,气孔导度并不是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水稻不同育苗移栽方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试验结果表明,摆秧的产量高于插秧,二的产量均显地高于抛秧,品种间及品种与栽培方式互作间的差异均不显。摆秧的增产机理是秧苗素质好,移栽植伤很轻,分蘖早生快发,最高茎蘖数和成穗率均较高;叶面积指数高,且变化加速度小;在抽穗前比叶重增加快,此后增加慢;在生育后期,叶层面积大且占据层次多,群体基部绿叶面积大,穗层面积大且分布集中,位置偏中上,SOD含量高,丙二醛含量低。  相似文献   
5.
不同叶龄、秧盘及穴距对水稻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沈稻47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叶龄、秧盘及穴距对水稻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龄和穴距相同条件下,最高分蘖数和有效穗数均为钵盘高于软盘,相同叶龄和秧盘条件下单位面积茎蘖数随穴距的增大而减少。4.1叶龄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5.7叶龄和2.5叶龄处理的产量。穴距20cm处理的产量最高,平均产量为11.84t/hm~2,显著高于穴距27cm处理,但与13cm穴距处理的产量差异不显著。钵盘育苗有效穗数较高,软盘育苗穗粒数、成粒率和千粒重均较高,从而更易获得高产。软盘育秧及钵盘育秧与4.1叶龄及穴距20cm的组合产量最高,分别为12.90和12.58t/hm~2。  相似文献   
6.
缓控释肥是一种能够减缓或控制养分释放的新型肥料,具有提高肥料利用率和作物产量、减少环境污染等优点.本文介绍了缓控释肥料的概念、类型,综述了缓控释肥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了缓控释肥料在水稻上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不同叶位叶片对水稻籽粒充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8个水稻品种,抽穗期进行剪叶处理,研究不同叶位叶片对籽粒充实的影响.结果表明:剪叶降低水稻的成粒率、粒重,尤其对后开花的籽粒影响较大,从而降低籽粒产量.各部位叶片对弯曲穗型品种的籽粒充实作用大小依次为剑叶>倒二叶>其他叶片,而半直立穗型品种剑叶影响最大.剪叶处理会显著增加空秕粒率.半直立穗型品种各叶片对产量影响差异较小;弯曲穗型品种剑叶对产量的影响远大于其他各叶片,且剑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弯曲穗型品种远大于半直立穗型品种.  相似文献   
8.
水稻穗部性状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水稻穗部性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方法]以36个水稻品种为材料,田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测定抽穗期叶面积指数,成熟期穗茎角,穗长、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每穗成粒数、空秕粒数、千粒重等穗部性状,研究水稻穗部性状之间的关系及其与产量、产量构成因素、源库等之间的关系。[结果]每穗颖花数、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着粒密度之间呈极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二次枝梗数对增加每穗颖花数和着粒密度的作用较大。着粒密度与穗茎角、穗长呈二次曲线关系。穗茎角、穗长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着粒密度、粒叶比与产量呈抛物线关系,当着粒密度为9—12粒/cm、粒叶比在1.1—1.2粒/cm^2时水稻产量较高。[结论]该研究为水稻理想株型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选用8个水稻品种,于抽穗期标记每个分蘖的具体抽穗时间,在成熟期取样考查垩白性状,包括垩白率、垩白面积、垩白度.将垩白性状与不同抽穗期作X,Y散点图,得出r2值,通过rα值检测,确定回归方程的真实性.结果表明,水稻不同的抽穗期对试验所选8个试材垩白性状的影响以垩白面积最大,垩白率和垩白度受到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穗型水稻群体的根系分布特征。[方法]以沈稻3号(半直立穗型)和沈稻7号(弯曲穗型)为供试水稻品种,分别在其拔节期、齐穗期、成熟期,以稻株为中心。挖取长30cm、宽13.3cm、深30cm的土块,将土块至土表向下每10cm划为1层,测定不同土层中的根系体积、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结果]沈稻3号在成熟期仍保持较高的根系活性,且成熟期上层(0~10cm)根系对水稻生长影响较大;沈稻7号齐穗期根系生长旺盛,中层(10~20cm)和下层(20—30cm)根系对水稻生长影响较大;2水稻品种根系在各层中的分布总体表现为越接近稻株中心,所占比例越大。[结论]不同水稻品种根系体积、干系干重及其在不同土层中的分布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