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61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
贵州省优质油菜产业化发展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优质油菜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贵州省是我国油菜主产区之一,全省常年播种面积约40万hm2,居大田作物播种面积第4位;近年来随着农村种植结构的调整,特别是烤烟计划的调整和优质杂交油菜不断普及,油菜种植面积呈上升趋势,1999年秋播面积已突破46.67万hm2.油菜在贵州农业生产中,无论对整个国民收入,还是对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都具举足轻重之作用.因此,贵州省委、省政府早已把大力发展油菜生产列为贵州省冬季农业开发的重要内容,近年又决定把"优质油菜产业化建设”列为贵州农业产业化建设的重点."六五”科技攻关以来,油菜品质育种一直列为国家和省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贵州省先后育成黔油低芥1号和黔油双低1号、2号(分别为国内首批育成的低芥酸品种和双低品种),油研1号、2号、6号,贵油3号、5号,育种水平居国内领先.我国在世界上首先实现了杂交油菜的三系和两系配套,并大规模应用于生产,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将油菜优质育种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较好地解决了油菜优质与丰产、抗性的矛盾,实现了优质油菜的杂交化,不仅使油菜籽品质得以改善,而且产量和抗性水平也得到明显提高.以贵州省育成的油研7号、8号、黔油11号、12号、贵杂2号等双低杂交油菜品种已居全国同类研究应用的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3.
李大雄  陈华璋  饶勇  毛小锋 《种子》2007,26(6):114-116
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是我国油菜最主推的品种,但其不育系在南方秋播制种会出现微量花粉,给种子纯度带来极大风险。利用青海气候资源进行春播制种,能克服不育系的微粉问题,且制种产量高,种子商品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烟草赤星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方法]比较不同品种、不同施肥量、不同移栽期、不同药剂对赤星病的抗病、发病关系以及防治效果.[结果]中烟103抗性最强,中烟100、K326次之,云烟87、CF205最差.N、P、K比例以1.0∶1.2∶3.0或1.0∶1.5∶3.0为宜,氮肥用量一般施纯氮67.5~90.0 kg/hm2为宜.5月5~20日移栽是最适宜的种植时期.防治赤星病效果最好为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防效为53.44%.[结论]为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油菜冻害发生气象因素类型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贵阳市开阳县、遵义地区绥阳县、湄潭县、毕节地区金沙县、铜仁地区思南县、德江县开展了冻灾后减灾技术培训和示范项目的实施,分析了贵州油菜冻害发生气象因素类型、发生时期、危害特点,提出了防治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饶勇  陈静  肖华贵 《种子》2006,25(11):93-95
应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测定了隐性核不育两型系SAB-3的配合力,结果表明:SAB-3的单株产量、单株有效荚果、荚实粒数和千粒重的一般配合力强,易配强优势组合;已育成黔油12号、黔油18号和通过省级区域试验的组合黔杂RX003。  相似文献   
7.
肖华贵  饶勇  陈静  李超 《种子》2004,23(9):14-17
为制定黔油12号大面积制种技术方案,明确黔油12号制种时父母本的适宜行比,试验父母本行比共设1:2、1:4、1:6、1:8、1:10、1:126个处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因行比不同,单位面积上母本不育株数差异较大,行比1:6和1:8的不育株数较行比1:4的分别多124株和342株,行比1:10和1:12的不育株数比行比1:4的分别多461株和551株;(2)考察距父本行不同距离的母本行的经济性状,以距父本行第一行和第二行的全株有效角较多,距父本三行以上的千粒重高,但每角实粒数减少,单株产量随与父本距离加大而降低;不同行比母本群体经济性状以行比1:2~1:6的全株有效角较多,随行比加大,群体的平均每角实粒数减少,千粒重增加,单株产量逐渐降低.(3)在相同面积条件下,制种产量以行比1:6至1:10为佳,其中1:8的产量居第一位,为51.50kg/667m2;1:10的产量居第二位,为51.23kg/667m2;1:6的产量居第三位,为50.03kg/667m2.  相似文献   
8.
肖华贵  陈静  饶勇  李超 《种子》2006,25(7):91-93
根据双低杂交油菜品种黔油12号亲本繁育实践,按其父本恢复系双168的特点,总结其高产保优扩繁技术规程,确保父本恢复系的种子质量和品种使用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搜集了贵州10个主要推广的油菜品种,通过大区互比、统一栽培管理,利用红外光谱仪对10个油菜品种的脂肪酸组成及农艺经济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各品种产量在2 274.3~3 157.2 kg/hm2之间,平均达到了2 756.1 kg/hm2,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在5.89%~6.55%之间,油酸含量在55.77%~72.77%之间,亚油酸含量在11.86%~20.06%之间,亚麻酸含量在10.07%~11.62%之间,芥酸含量在0.1%~2.31%之间.  相似文献   
10.
黔油18号生态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1999~2001年贵州省油菜区域试验资料。对黔油18号进行产量联合方差、回归系数及生态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综合性状好,丰产稳产性较强,在有利环境条件下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属于高产稳产类型品种,具有广泛适应性,适宜于省内各油菜产区和与贵州生态相类似的长江流域油菜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