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4篇
林业   5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整地施肥胡萝卜根系入土较深,要求疏松肥沃的土壤。春季解冻后,耕深25~30厘米,亩施腐熟有机肥4000公斤、硫酸二铵30公斤、硫酸钾25~30公斤或三元素复合肥50公斤。精细整地,起20厘米高的垄,采用大小行种植,大行距40厘米、小行距25厘米,播后按垄覆地膜加扣小拱棚。2品种选择品种选择应以抽薹晚、生长期较短、苗期耐低温、肉质根膨大期耐热为首要条件。主要品种有日本无五寸、黑田五寸、烟台三寸、烟台五寸、北京黄胡萝卜等。3种子处理及播种由于春播时土温低,出苗慢,为使种子吸水快,应搓去刺毛后播种。也可采用浸种催芽与低温处理的方法。将…  相似文献   
2.
连作冬瓜枯萎病较重,利用南瓜、西葫芦等做砧木进行嫁接育苗,可大大提高冬瓜抗枯萎病的能力,一般可使发病率降到17%以下。嫁接后的植株生长势强,可增产2倍左右,并且瓜肉厚、味鲜。这项技术在温室、大棚内和轮作倒茬有困难的地区应用,具有重大意义。1选择砧木一般选用亲和性强的  相似文献   
3.
4.
早期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脂肪和乳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粗蛋白水平为18%的日粮中添加0%和3%的豆油,并对中的豆油进行三种处理:(1)添加10%的大豆磷脂,(2)添加1.5%单甘酯,(3)豆油对照组,形成四种试验日粮。52头早期断奶仔猪随机分成四组,经4周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豆油以及大豆磷与否,平均日增重差异均不显著;添加单甘酯增重效果显著低于同对照组(P〈0.05);而二种乳化剂之间也无明显差异。这说明:用上述二种乳化剂地豆油乳化后再加入日粮并  相似文献   
5.
为系统地评价、保护凤头白鸭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一步对其开发利用,本研究利用12个微卫星位点(STR分型技术)对凤头白鸭与连城白鸭(各60只)2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参数进行检测和计算。结果表明:除位点AJ272578以外,凤头白鸭群体在APL2、AJ272577、AJ272579、AJ515884、APH01、AY493256、AY4932898、CMO11等8个STR位点上的等位基因多于连城白鸭,在AJ515887、AJ515893、AY493313等3个位点上与连城白鸭相等;凤头白鸭群体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期望杂合度(He)、观察杂合度(Ho)、多态信息含量(PIC)均大于连城白鸭;2个群体的群体内近交系数(Fis)分别为-0.02、0.09,凤头白鸭群体表现为杂合子过剩。综上,凤头白鸭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连城白鸭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6.
对云南、四川、湖北、贵州、重庆等省市油橄榄(Olea europaea)园的昆虫进行了调查,已定名的有23种,以云斑天牛(Batocera horsfieldi)和一种鳞翅目(Lepidoptera)蛀干害虫发生严重,其次是大粒横沟象(Dyscerus cribripennis)。并在文内借鉴其它害虫的防治方法提出了利用生物农药B.t(苏云金杆菌)、白僵菌、阿维菌素,天敌昆虫白蛾啮小蜂(Chouioia cunea)、昆虫致病线虫(Steinernema bibionis)等,灭幼脲,高效低毒的烟碱类(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呋虫胺)农药防治害虫。  相似文献   
7.
蔬菜病毒病俗称“植物癌症”,在防治上非常困难,并产生扭曲畸形、果荚瘦小、黄化斑驳、皱缩等症状,严重时甚至造成寄主死亡。为有效地控制植物病毒病,农民采用了各种有效措施,如轮作、种子脱毒、抗病品种的选用、传毒介体的控制、病毒间的弱毒株系的交叉保护及化学农药的使用  相似文献   
8.
用自制叶蛋白粉等量替鱼粉添加到断奶仔猪日粮中,进行4周饲喂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叶蛋白粉替代鱼粉对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1病原与症状大蒜菌核病是大蒜核盘菌侵染所致,该病原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蒜株发病部位在大蒜假茎基部。初期发病病部水渍状,以后病斑变暗色或灰白色。湿度大时,病部变软,溃病腐烂,表面长出白色绵毛状的菌丝,腐烂部位发生强烈的蒜臭味。叶鞘腐烂后,上部叶片逐渐黄化枯死,蒜根须、根盘腐烂,蒜头散瓣,一般在5月上旬以后可见到散出的鼠状或三角形黑色菌核。2发生规律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或混在病残体、蒜种中越夏或越冬。混杂在病残体、蒜种的菌核随着施肥播种落入土中。播种早的年份,少数菌核秋季就萌发,使幼苗发病。3月上旬平均气温在到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