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7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一、育苗地选择选土壤疏松、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土质肥沃的沙壤土作圃地。如有条件,最好选择前茬是松,柞的育苗地,因为这种圃地含有大量对松苗生长有益的菌类,能促进幼苗发育和增强抗性。但不宜在一块地连续多年播种,否则因播种地浇水次数较多,土壤板结,对苗本生长不良,一般宜与2年生松苗相互轮作。如果在沙性较大的土地上育苗最好多施一些有机肥,以改良土壤,增强土壤吸水保肥能力,促进苗木根系发育和地上部分生长。二、施足底肥  相似文献   
2.
3.
母猪产后瘫痪是母猪产后因气血耗损、感受风寒而引发的一种疾病. 一、病因母猪产后瘫痪主要是缺乏钙和磷,或钙、磷比例失调,也有的因骨盆神经和产道神经挫伤所致.母猪产后没有得到很好护理,畜舍内寒冷、潮湿,常引起此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正> 本病是母猪产后气血耗损、感受风寒的一种疾病。 一 病因。母猪产后瘫痪主要是缺乏钙和磷,或钙、磷比例失调。也有的因骨盆神经和产道神经挫伤所致。母猪产后没有得到很好护理,畜舍内寒冷、潮湿,常引起此病的发生。 2 症状。一般在分娩后2~5天发病,病猪不吃或少吃,精神不好,奶少。初期瞳孔巨大,肌肉颤抖,起立、步行困难,前肢爬行,后肢摇摆,渐渐卧地不起,后肢全部瘫痪。  相似文献   
5.
<正> 根据玉米的生长特殊性,除了尽可能采用早熟品种以外,在这一地区可用中、晚熟品种,大力推广种植地膜玉米,对于确保玉米作物的早熟,稳产和高产以及轮作倒茬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巨晓青  贺永祥 《畜禽业》2012,(10):20-22
<正>在养牛生产中,做好乳用犊牛的哺育和育成管理,可最大限度地提高乳牛的产乳量和繁殖能力,降低育成成本。现介绍一种新的乳用犊牛的育成技术,供同仁参考。1早期断乳乳用犊牛产后6~8周龄,用代乳品(奶粉、麦乳精)按表1~3的方式进行渐进性饲喂,就会实现顺利断乳。早期断  相似文献   
7.
罗增海  贺永祥  杜艳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354-18356
[目的]研究小麦-杂粕型氨基酸平衡日粮对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以验证氨基酸平衡技术在以小麦为主的饲粮中的使用效果,提高小麦-杂粕饲粮中的蛋白质在猪生产中的利用效率。[方法]采用小麦-杂粕为基础饲粮,利用氨基酸平衡技术,以40头生长猪为试验对象进行40 d饲喂对比试验。[结果]随着3种主要必要氨基酸即Lys、Thr和Met+Cys平衡性的增强,生长猪的生产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尤其当Lys、Thr和Met+Cys、Try均衡含量达到0.950%、0.640%、0.610%和0.183%(比例为100:67:63:18)时,生长猪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15.64%(P〈0.05),饲料转化率比对照组降低16.18%(P〈0.05),收益比对照组高出36.00%。[结论]小麦-杂粕型氨基酸平衡日粮对于提高生长猪生产性能具有明显的效果,这对于蛋白质饲料资源相对匮乏的小麦-杂粕养猪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颈静脉注射脂多糖(LPS)对绵羊血常规、血清生化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及潜在机制,试验选择出生时间相近、生长发育正常的健康杜泊羊8只,分别按体重0.8μg/kg颈静脉注射LPS,并在注射LPS前及注射LPS后0.5,2,4,6小时采血,检测血常规指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血清生化指标[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总蛋白(TP)、葡萄糖(GLU)、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及氧化应激指标[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结果表明:在血常规指标中,注射LPS后0.5小时时,血液白细胞数量从注射前的(11.529±0.928)×109/L下降到(3.446±0.397)×109/L,差异显著(P<0.05),在注射LPS后2,4,6小时时白细胞数量均显著低于注射前(P<0.05)。注射LPS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  相似文献   
9.
贺永祥 《新农村》2000,(11):18-18
1.科学饲养管理,增强抗病力鸭鹅疾病发生都有一定的外因。如果鸭体鹅体健壮,抵抗力强,外因就不容易起作用,疾病就会少发生。除了选择优良、健壮种鸭、种鹅外,平时还要精心喂养,加强管理(如不喂发霉变质饲料,做好防寒、防暑工作等),以增强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10.
鸭鹅常见病的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使疾病少发生或不发生。鸭鹅发病后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尽量减少损失。 1、科学饲养管理,增强抗病力。这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鸭鹅疾病发生都有一定的外因。如果鸭体鹅体健壮,抵抗力强,外因就不容易起作用,疾病就会少发生。除了选择优良、健壮和种鸭和鹅作种外,平时还要精心喂养,加强管理(如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做好防寒、防暑工作等),以增强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