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园艺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力伟 《种子世界》2014,(9):I0003-I0004
<正>PolCMS被认为是国际上"第一个有实用价值的油菜雄性不育类型"。在国际杂交油菜应用的第一个十年(1985~1994),加、澳、中、印及丹麦等国只审定(注册)了22个油菜三系杂交种,其中13个是利用波里马雄性不育材料育成的杂种。1991年7月11日,加拿大萨斯卡通,第八届国际油菜大会期间,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位油菜科学家出席国际油菜科学界最高荣誉奖——GCIRC(国际油菜研究咨询理事会)"杰出科学家奖"的颁奖仪式。当  相似文献   
2.
肖力伟  李文博 《种子世界》2014,(11):I0003-I0004
为了更好地观察材料,跪在田里也是常有的事,即使是到了冬天,必要观察材料,面对冰冻的大地、凛冽的寒风都要俯下身去,观察叶蘖生育规律。"麦子生长发育随时都有变化,你不及时观察就很容易错过。"程顺和说。  相似文献   
3.
许启凤小传许启凤,江苏省宜兴人,生于1929年11月。1952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农艺系。1956年考取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细胞遗传专业研究生,曾任北京农业大学教授、植物遗传教研组主任;并曾兼任北京市遗传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名誉教授等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获得者,200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许启凤长期从事玉米的遗传育种工作,特别是高蛋白品质的遗传与育种,先后培育出8个高赖氨酸玉米杂交种,其中“农大108”全国累计推广种植1.4亿亩。除培育硬质胚乳高蛋白品质玉米杂交种外,他还研究N素(蛋白质)代谢的遗传规律,探讨N素(蛋白质)代谢与杂种优势的关系,以加速杂交种的选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一项,新品种保护权二项。他参加编写了《植物遗传育种学》《遗传学》《植物育种的遗传基础知识》等著作;发表了《高赖氨酸玉米杂交种的选育和利用》《高赖氨酸玉米籽粒形成过程的生化分析》等论文。  相似文献   
4.
国内通胀预期加大,国际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2011年农产品价格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中国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现在国内通胀预期加大,2011年农产品价格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保持农产品市场价格稳定的难度加大。  相似文献   
5.
正本报讯(记者肖力伟胡明宝)近日,记者从陕西省科技扶贫暨科技特派员工作推进会上获悉,该省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精准扶贫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省科技厅以科技扶贫示范省建设和科技特派员贫困村全覆盖为契机,围绕全省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经过严格的选拔程序,在全省选拔255名省级科技特派员,按专业领域、全产业链需求,一二三产业融合方向组建了17个  相似文献   
6.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特色小镇就是其中的一个要点。在地方已有实践中,特色小镇的主要目的多是专注发展乡村旅游。然而,在陕西省泾阳县的茯茶镇,特色小镇真正的内涵却不止于此,其"乡村旅游+产能聚合"的组合式"建镇"方法,不仅吸引了外出打工村民回家创业就业,更为"茯茶"这张传统名片注入了新活力。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8月28日,河南秋乐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P型亲本制种郑单958营销推介暨融资产品介绍会在北京举行。作为我国玉米P型制种技术专利发明人,中国农业大学著名玉米专家、教授、中国工程院戴景瑞院士参加此次新品推介会,并为到场的秋乐种业近百位核心经销商介绍了P型亲本制种郑单958研发情况。戴景瑞院士表示,P型亲本制种郑单958较普通郑单958优势明显,每667平方米增产5%以上。  相似文献   
8.
9.
杨振玉小传杨振玉!籍贯江西丰城。1957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农学系。在辽宁省农科院从事粳稻栽培技术及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上世纪80年代晋升研究员。1987年至现在参加国家863生物技术领域两系法籼粳亚种优势利用研究,1992年筹建北方杂交粳稻研究中心。1997年编著《北方杂交粳稻育种研究》,首创“籼粳架桥”人工制恢技术。他两系三系并用,粳杂籼杂兼顾。上世纪90年代初,育成骨干亲本粳恢418,在南北配制的C418系列组合,促进北方杂交粳稻实现“水涨船高”新局面。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又育成籼型光温互作核不育系广占63S及其新组合丰两优1号,在全国广为推广。  相似文献   
10.
"这个月的工资我又多领了252元!"拿着工资条,身为农民工的王海华掩藏不住内心的骄傲与喜悦.作为制鞋车间的一名普通机修工人的他,还有一个身份--公司的编外工程师. 王海华出生在安徽省安庆市的一个偏远小县,1988年高中毕业后就随着同乡来到福建石狮的服装厂做学徒.上世纪80年代,高中生还是很稀少的高学历人才,王海华自然也不满足于做个小裁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