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6篇
农学   13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2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薄壳山核桃山地嫁接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薄壳山核桃作为一种新兴高档干果及木本油料作物,其产业在我国发展迅速,种植面积也在快速增加。而目前薄壳山核桃主要栽培于普通农田中,面对产业发展与土地资源短缺的矛盾,通过多年研究经验,系统总结了薄壳山核桃的山地嫁接与相应的栽培技术,旨在薄壳山核桃在山地的栽培和繁育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1997年在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林业发展史上是具有辉煌成就的一年,是一个县级区在林业建设方面开始得到自治区、全国、乃至世界瞩目的一年。这一年松山区的生态经济沟营建技术被选入《世界优秀专利、技术精选(中国卷)》,同时,松山区生态经济沟建设工程受到了党和国...  相似文献   
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美国山核桃缓苗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美国山核桃主流品种嫁接苗移栽后缓苗期影响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美国山核桃嫁接苗移栽生长及开花均有一定的影响,且这种影响与植物品种有很大的关系。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泼尼的影响效果最好,生根粉50mg·L-1或NAA200mg·L-1处理后效果最好,进一步验证后,可应用于泼尼的大生产。生根粉和NAA对威斯顿和马罕提早开花均有一定的效果,但对生长量的影响不明显,需进一步针对各自的品种探索适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品种及剂量。  相似文献   
4.
整形修剪对于提高猕猴桃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修剪的主要目的是协调生长与结实的关系,维持更新树体结构,延长经济结果年限,以达到高产、稳产、优质的目的。本文以江苏省江都市南山聚猕猴桃果园为试验基地,经过多年的生产实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4个猕猴桃优良品种"青皮红香""早鲜""翠香"和"晚红"在南京地区的引种栽培表现进行了观测。4个猕猴桃品种果实各具特点,且与其他地区的表现有所差异,青皮红香果皮无毛,红肉,但在南京果肉为绿色,其他果皮品质也不佳;早鲜成熟早,在南京8月中旬即可成熟,耐贮藏,果实质量达到91.03g,且维生素C含量较高,为82.13mg/100g,但口味偏酸;翠香果皮易剥落,果肉翠绿,可溶性糖含量(9.56%)和糖酸比(8.25)较高,口味佳;晚红果肉绿,果心周围具红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达19.11%,但果实较小,为62.92g。  相似文献   
6.
杜鹃花常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南京地区一些杜鹃的栽培品种和部分野生种的病虫害发生状况进行了观察,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观察中华和美味猕猴桃优良品种在南京地区开花物候期,为其花期管理和授粉提供理论依据。笔者田间观察记录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的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和坐果期,并统计不同猕猴桃品种的花期长度。结果表明,中华和美味猕猴桃的花期集中在4 月中旬—5 月上旬,‘红阳’的初花期最早,为4 月10 日,‘海沃德’初花期最晚,为5 月3 日,两者相差24 天。并且不同猕猴桃品种的花期长短不一,‘翠玉’的花期最长,为17 天,而‘金魁’的花期最短,仅5 天。中华猕猴桃的初花期比美味猕猴桃早,并且花期比美味猕猴桃长。  相似文献   
8.
猕猴桃果肉颜色相关色素代谢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猕猴桃含有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的亲睐。猕猴桃果肉颜色各异,系统叙述了猕猴桃果肉颜色的种类、果肉颜色在发育过程中的变化、显微结构的变化、色素类物质的种类和变化、以及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代谢途径及其分子调控机理。提出了猕猴桃果肉颜色研究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离开树体的果实内部持续进行着复杂的新陈代谢,果实品质会发生一系列不可逆的分子、生理及生物化学变化,如色泽改变、芳香物质合成、可食性增加等,并涉及到一系列基因的表达和调控,导致果实品质下降,造成其果实不耐贮藏,货架期短,严重影响了果实的商品价值。因此,果实的采后调控的首要任务是在维持果实正常生理生化过程的前提下阻止或延缓果实继续生长发育,使其品质处于最佳,维持其鲜活状态。本综述结合果实采后生理活动的变化,详细阐述了国内外果实采后调控技术中应用性较强、易于产业化的物理或生物化学调控方法,如变温贮藏、辐射处理、水杨酸处理和一氧化氮处理等,并对果实采后调控机理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借助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展望了未来果实贮藏保鲜调控分子、化学和物理技术相结合的构想,以期为不同果实的贮藏保鲜提供新的探究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不同品种猕猴桃果实有机酸组分及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有机酸是猕猴桃风味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测定猕猴桃有机酸组分及含量变化为研究其风味形成及有机酸代谢途径提供基础。以分属2 个栽培种的12 个猕猴桃品种资源为试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果实的有机酸组分和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2 个猕猴桃品种果实中的总酸含量差别较大,其范围是21.207~42.708 mg/(g· FW);其中中华猕猴桃总酸含量均值[33.030 mg/(g· FW)]要高于美味猕猴桃[27.665 mg/(g· FW)]。12 个猕猴桃果实中主要组分为奎宁酸、苹果酸和柠檬酸,含量变化范围分别是0.000~15.559、5.103~26.426、4.173~9.843 mg/(g· FW)。猕猴桃中的有机酸组分和含量既有共性特征又有特异性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