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8篇
农学   5篇
  3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2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研究合理的秸秆覆盖耕种模式是实现半干旱区秸秆覆盖条件下玉米绿色高效生产的重要途径。开展2 a大田试验,设置传统耕作模式(CK)、秸秆覆盖模式(T1)、秸秆覆盖+深松模式(T2)、秸秆覆盖+碎混模式(T3)4个处理,研究不同秸秆覆盖耕种模式对玉米根系伤流特性、光合特性、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生长发育、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水分利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玉米根系伤流强度、伤流液中细胞分裂素(CTK)和生长素(IAA)含量均表现为T3>T2>CK>T1,脱落酸(ABA)含量表现为T1>CK>T2>T3;与CK和T1处理相比,T2与T3处理的CTK和IAA含量显著增加、ABA含量显著下降。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蒸腾速率(Tr)、表观叶肉导度(AMC)和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L)均表现为T3>T2>CK>T1,气孔限制百分率(Ls)表现为T3相似文献   
2.
作物产量潜力估计对于作物生产及超高产创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本文以玉米品种‘先玉335’为试验材料,于2005—2013年在吉林省3个不同生态类型区(乾安县、公主岭市和桦甸市)布置密度试验进行玉米超高产研究,利用获取的田间试验资料结合FAO-AEZ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模式的玉米产量潜力估计方法,解决了FAO-AEZ模型中收获指数常数的选择问题,并进一步建立玉米超高产生产中干物质积累途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玉米的产量与描述其干物质积累过程的Logistic方程参数密切相关,所建关系模型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并通过2012年和2013年实际产量统计检验;基于非线性优化理论,利用所建产量关系模型估算出乾安县和桦甸市的产量潜力,较FAO-AEZ模型潜力估计值年平均提高17.5%和16.1%;以实际生产数据作为约束条件,进一步求出乾安县、公主岭市和桦甸市产量达到15 000 kg·hm-2时的最低种植密度分别为7.7万株·hm-2、8.2万株·hm-2和7.9万株·hm-2,同时求出各生态区相应的干物质积累参数和各生育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指标,为玉米超高产栽培播前决策和生育期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分析结果可作为吉林省玉米产量潜力估计及高产与超高产创建的理论依据,所建模型及相关分析方法也可作为其他地区作物产量潜力估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2004年在吉林省桦甸市桦郊乡进行了等离子体种子4种不同剂量、6个处理区的试验。经过在拔节期、成熟期干物质的化验分析和测产,结果表明应用等离子体种子处理1.0A×2和1.5A×2的剂量能促进玉米吸收养分,(N P2O5 K2O)总量比CK1提高10%以上;比CK1提高化肥利用率即提高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为7.4%~8.2%、11.3%~19.7%和15.7%~23.5%。明确了等离子体种子处理1.0A×2的剂量,比CK1增产8.2%,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等离子体处理玉米对化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2004年在吉林省桦甸市桦郊乡进行了等离子体种子4种不同剂量、6个处理区的试验。经过在拔节期、成熟期干物质的化验分析和测产,结果表明应用等离子体种子处理1.0A×2和1.5A×2的剂量能促进玉米吸收养分,(N+P2O5+K2O)总量比CK1提高10%以上;比CK1提高化肥利用率即提高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为7.4%~8.2%、 11.3%~19.7%和 15.7%~23.5%。明确了等离子体种子处理1.0A×2的剂量,比CK1增产8.2%,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四密25是优质高产适应性较强的玉米品种,虽创造出吉林省东部半山区15000kg/hm2的高产记录,但产量波动(7500~15000kg/hm2)较大。为进一步研究其高产稳产的构成因素,1994-2004年,在吉林省东部半山区桦甸市5个乡镇,应用四密25分别进行了品种比较、高产攻关、覆膜种植与裸地种植、不同施肥量、施肥方法、播种方法、播种时期、不同密度及等离子体处理种子的剂量、次数、播种期、化肥利用率的试验。通过对上述各项试验的194份材料统计分析,明确了四密25构成产量模型的3个主导因素为千粒重、穗粒数、公顷穗数。根据回归分析理论,计算出产量与3个主导因素之间的模型,为今后吉林省东部半山区四密25高产稳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等离子体处理大豆对化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索等离子体处理大豆对化肥利用率的影响、最佳方法和增产机理,进行了等离子体处理大豆对化肥利用率的试验。试验采用5种剂量、7个处理三次重复随机排列。苗期调查处理根数比CK1多1.8~2.9条。处理间株高变化不明显。结荚期、成熟期干物质的化验分析和测产,结果表明处理1.0A×2和1.5A×2的剂量能促进大豆吸收养分,(N+P2O5+K2O)总量比CK1提高10%以上;比CK1提高化肥利用率,提高氮、磷、钾肥利用率为25.2%~32.9%、3.0%~6.7%和 7.5%~13.5%。明确处理1.0A×2的剂量,比CK1增产11.0%,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等离子体处理茄子种子对产量及产值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等离子体处理茄子种子的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的茄子种子,明显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出苗率、出苗期干重、开花率、坐果率;促进坐果期和成熟期提前1~2 d;增产、增收效果显著。为该项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等离子体处理黄瓜种子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的黄瓜种子,明显提早出苗期、开花期、成熟期;使株高、根系数、根系长、根系重以及坐果率均有增加;分别比CK增产16500kg/hm2,增幅达18.0%;比CK增值21100元/hm2,增产、增收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等离子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共设7组处理,3次重复,利用等离子技术对香瓜种子进行处理,研究等离子不同处理次数对香瓜的生物学性状、产量及产值的影响。[结果]处理②(1.5AX2次)的友芽势、出苗率、出苗期干重、开花率、坐果率均比CK高;坐果期和成熟期均比CK提前1~2d;比CK增产792.0kg/hm^2,增幅达13.7%;增值1668.0元/hm。,含糖量提高墩0.5%。[结论]处理②的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可应用于香瓜的实际种植生产中。  相似文献   
10.
氮肥运筹对雨养条件下春玉米农艺性状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氮肥运筹对雨养条件下春玉米农艺性状的变化研究表明,适当加大氮肥吐丝期施用比例有利于增加生育后期单株叶面积和穗位以下叶片数,提高敏感节位的茎秆压碎强度,从而增加了光合面积,延缓了叶片衰老,延长了光合时间,提高了蜡熟期抗倒伏能力,有利于同化物的积累;氮肥运筹对株高影响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