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5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2篇
  20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0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冬虫夏草无性型的分离培养和菌丝显微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冬虫夏草[Cordycepssinensis(Berk.)Sacc]简称虫草,是我国的特产珍贵药材,具有止咳、化痰、润肺、抗心率不齐、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脂蛋白、调节和增强免疫力、抗肿瘤、降血糖以及补肾壮阳、改善性功能等多种药理作用。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市场对虫草需要量增加,价格猛涨,造成人为过度采挖,使虫草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市场供不应求。为探索全人工室内培养,进行相关研究,成功分离培养了虫草真菌,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待发表)鉴定为虫草的无性型,现将菌种分离培养和菌丝显微结构的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1原因 仔兔养殖中存在的问题是不按规程进行饲养管理,防护不周,导致仔兔死亡。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冬季保温防寒措施不完善。如果冬季忽视防寒保暖,兔舍温度过低,就容易导致仔兔冻伤。特别是出生7天以内的仔兔,几乎没有体温调节能力,如母兔产仔时无人值班,仔兔可能被产在窝外,母兔不拉毛覆盖仔兔,2小时左右就会把其冻死。  相似文献   
3.
稻田冬季保护性耕作对土壤酶活性以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研究稻田冬季保护性耕作对土壤酶活性以及对水稻品质的影响,本试验设计了5个不同种植模式,即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种植马铃薯(T1)、免耕直播黑麦草处理(T2)、免耕直播油菜处理(T3)、免耕直播燕麦草处理(T4)以及空闲(CK),以杂交组合国稻-6号为材料。研究结果表明:(1)比之对照(CK),T1、T2和T3处理均可显著提高其土壤蛋白酶、中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以及转化酶活性,尤其是T1处理,其土壤酶活性明显高于其他处理;(2)T1、T2和T3处理均能改善稻米品质,和对照(CK)相比,整精米率和蛋白质含量明显提高,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以及胶稠度明显降低;(3)在本试验条件下土壤酶活性对稻米品质影响的程度依次为中性磷酸酶蛋白酶过氧化氢酶转化酶。  相似文献   
4.
科学的耕地评价是耕地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的前提,耕地资源认知的深化引领耕地评价研究发展。为明晰耕地评价研究的发展历程、热点动态和未来前景,系统梳理1949—2023年引领耕地资源认知变化的理念、事件和政策,探讨耕地资源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借助文献调查、文献计量分析、理论分析等方法,对不同阶段耕地评价研究的主要内容、政策支撑、技术方法与代表成果等进行总结,并提出面向新时期社会发展需求的耕地评价研究展望与关键问题。研究表明:1)耕地资源认知按时间顺序可划分为资源本体、资源平衡体和资源综合体3个阶段,认知对象由耕地数量单一维度向耕地数量与质量、数量-质量-生态、实体耕地与虚拟耕地等多维度转变,研究范围也由宜耕地、耕地等实体资源向近远程耦合框架下的全球虚拟耕地拓展;2)各阶段耕地评价的研究重点围绕耕地数量、耕地质量和耕地综合利用展开。在资源本体阶段,侧重土地开发适宜性评价,关注本底要素宜耕性;在资源平衡体阶段,注重耕地质量提升,对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潜力进行评价。在资源综合体阶段,评价对象向全球粮食贸易中的虚拟耕地拓展,评价内容关注耕地多功能及功能间权衡与协同关系。因此,未来耕地评价的研究内容需适应新时代发展的现实需求,耕地本体评价需兼顾实体和价值量,耕地质量评价需匹配人类福祉需求,耕地综合评价需考虑多元对象和指标。在评价理论与方法层面应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充分利用新调查监测手段,丰富精细化耕地资源数据,为进一步拓展资源认知、丰富评价范式、优化耕地保护制度等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5.
刘羽婷  韩博  李雪 《现代农机》2023,(2):111-114
随着行业对BIM应用认可度的提高,土木工程相关专业的BIM基础课程体系建设也日趋完善,但水利相关专业的BIM教育体系建设则稍逊一筹。文章分析水利专业BIM基础课程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适合该课程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改革和考核方式的制定,并将该方案实施于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各课程目标达成度分别为0.78、0.8、0.79,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教学设计可为水利相关专业BIM基础课程建设提供依据,为行业输送更多人才。  相似文献   
6.
韩博 《现代农机》2023,(3):114-116
自2017年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高等院校为更好地为社会提供人才,就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适合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以顺应时代变化。以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为例,通过梳理新工科背景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新工科背景下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以实现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氟病黄牛自由基损伤及硒铜镁保护作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32头高氟黄牛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8头 ,其中 组为高氟对照 ; 组为高氟并每日添加 0 .2 5mg/kg硒 ; 组为高氟并每日添加 1 5mg/kg铜 ; 组为高氟并每日添加 0 .2 5mg/kg硒+1 5mg/kg铜 +1 mg/kg镁。另设正常对照组奶、黄牛各 8头 ,连续饲喂 83d,分别于试验的第0、30、83天采样 ,检测结果表明 :高氟黄牛 GSH- px、CAT和 SOD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奶、黄牛 ,MDA和自由基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奶、黄牛。高氟加硒和加硒铜镁黄牛第 30天和第 83天的 GSH- px、CAT和 SOD活性分别比同组第 0天和相同时间的高氟对照黄牛升高 ,MDA和自由基含量分别比同组第 0天和相同时间的高氟对照黄牛显著降低。添加硒铜镁使高氟黄牛抗氧化酶类活性第 30天时明显升高 ,脂质过氧化物和自由基含量下降。加硒使高氟黄牛抗氧化酶类活性到第 83天升高 ,其抗氧化作用不及硒铜镁联合添加组。表明适宜剂量的硒铜镁联合作用 ,使高氟低硒低铜黄牛体氟排泄增加 ,脂质过氧化产物和自由基生成减少 ,抗氧化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磷水平下柱花草磷效率的基因型差异及其与根构型的关系,利用盆栽试验,以磷低效、磷高效、磷敏感3种基因型柱花草品种为材料,研究0、0020、0035、0050、0075、0100、0200 g·kg-1共7个磷水平下,不同基因型柱花草的磷营养特性;并进一步比较两个代表性基因型(磷低效、磷高效)柱花草在对照(0 g·kg-1)、缺磷(0010 g·kg-1)、正常磷(0025 g·kg-1)处理下苗期根系生长状况,从而确定根构型与磷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植株的磷含量、吸磷量随磷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磷利用效率对磷浓度的反应趋势则相反。在不同磷处理下,磷高效基因型的磷利用效率均较高,且随着磷浓度的增加不同基因型品种磷利用效率的变化趋势度表现为:磷高效<磷低效<磷敏感。随着磷胁迫的加重,磷高效和磷低效基因型的侧根数、主根长、根体积、根表面积和根活跃吸收面积均增加,根直径减小。磷高效基因型柱花草根体积显著高于磷低效基因型,且在其他根构型指标上优于磷低效基因型。磷高效基因型品种较耐低磷,柱花草根系形态的改变是其适应低磷胁迫的重要机制。研究为柱花草的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根据山东省地理环境和生态资源现状,收集整理相关成果数据,通过ArcGIS平台融合分析,对组成全省生态安全框架的重要生态源地、主要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进行识别,评价生态安全格局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连通性等。结果表明:山东省生态源占全省陆域面积的32.25%,包含生态源地图斑59块,主要集中分布在鲁中南山地、胶东半岛、南四湖和黄河三角洲区域;生态廊道总长度1.02万km,主要依托流域面积1 000km~2及以上河流生态带;生态节点350个,主要分布在鲁北平原、胶东半岛东部沿海一线、鲁西南片区等区域,与生态障碍点分布高度重合。以小流域为评价单元,分析其优化提升区域布局,探讨分类分区生态保护修复对策,以期为山东省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开展全省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阿维菌素饮水剂对滩羊消化道线虫的驱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感染消化道线虫的滩羊60只,分为4组,Ⅰ组为空白对照组,Ⅱ组每只年千克体重口服15mg丙硫咪唑,Ⅲ组每只每千克体重 皮下注射0.2mg害获灭,Ⅳ组每只每千克灌饮0.2mg阿维菌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