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4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3篇
  18篇
综合类   154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61.
免疫接种是养鸡场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其成败事关养鸡生产效益的高低。实践证明,在相同条件下选择有效的免疫方法,可获得较高的免疫效果。 1.滴鼻点眼法 将500只剂量的疫苗用25毫升生理盐水稀释摇匀,用标准滴管(眼药水塑料瓶也可)各在鸡的眼、鼻孔滴一滴(约  相似文献   
262.
星花凤梨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星花凤梨短缩茎作外植体培养,成功建立了几种星花凤梨类的快速繁殖程序,切取茎尖与嫩叶分别接种在MS培养基上诱导侧芽萌发;侧芽在MS 6-BA 3mg/L NAA0.1mg/L培养基上继代增殖效果较好;不定芽在MS NAA 0.5mg/L IBA 0.5mg/L培养基上容易生根。  相似文献   
263.
为了探究PAO基因在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基于荔枝全基因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与鉴定荔枝PAO基因(LcPAO)成员,并对其理化性质、系统发育、结构、染色体定位、顺式作用元件、蛋白结构、miRNA靶位点和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一共鉴定得到10个LcPAO基因,全部为亲水蛋白。系统发育分析发现LcPAO落在4个亚族中的Ⅰ、Ⅱ和Ⅲ亚族。LcPAO1~LcPAO3和LcPAO9~LcPAO10属于典型的PAO蛋白,LcPAO4~LcPAO8还含有一个特异的SWIRM结构域,属于非典型PAO蛋白。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其主要含光响应元件、逆境胁迫相关元件以及激素响应相关元件。miRNA靶位点分析发现LcPAO基因受到22个miRNAs的靶向调控。转录组表达模式分析发现,除了LcPAO1和LcPAO4,余下的LcPAO基因可能与荔枝果皮着色相关。所有的LcPAO基因均可能与荔枝的化学控花相关。除了LcPAO1所有的LcPAO基因均可能与荔枝果实脱落相关。本研究为深入研究LcPAO基因的功能和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4.
以龙眼成熟叶片为材料,通过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龙眼ZAT10基因全长序列,命名为DlZAT10(GenBank登陆号:MT117769),进一步设计特异引物对其开放阅读框(ORF)全长序列进行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DlZAT10基因属于C2H2锌指蛋白家族的C1-2i亚家族,ORF长度为738 bp,编码24...  相似文献   
265.
作物产量快速准确预估对规模化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在河北省涿州市开展田间试验,设置5个灌水处理及雨养对照区,使用无人机搭载多光谱相机在苜蓿的分枝期、现蕾期和初花期进行遥感监测,将光谱参数与苜蓿产量做相关性分析,分别挑选各生育时期相关性较好的5种植被指数,以去除土壤噪声后的5种植被指数和作物表面模型提取的苜蓿株高为输入变量,通过支持向量回归算法建立各生育时期的苜蓿产量预测模型,并结合实测产量进行模型评价。结果表明,苜蓿产量预测模型精度由高到低的生育时期依次为初花期、现蕾期、分枝期,使用植被指数和株高组合作为输入变量可以提高产量模型的预测精度。在初花期使用植被指数和株高组合输入变量所构建的估产模型最优,其决定系数、均方根误差和标准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0、500 kg/hm2和14.3%,可用于苜蓿产量的快速准确评估。研究结果可为苜蓿的规模化生产和精细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66.
基于无人机图像的小麦主要生育时期LAI估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LAI是表征作物生长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快速无损监测小麦LAI,设置了3个密度和4个氮肥水平以形成不同的小麦生长群体,利用无人机搭载的RGB相机获取田间图像,并同步取样测定LAI。在小麦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期、开花期和灌浆期选取R、G、B构建的9种颜色特征指数,与实测的LAI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小麦生长前期(越冬期、返青期),颜色指数与LAI的相关性均较弱,而到了生育后期(拔节期、开花期、灌浆期),所有颜色指数与LAI的相关性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选出常用的指数、线性、对数、多项式和幂函数等模型中R2最大的作为最终的估算模型,用以估算拔节期、开花期、灌浆期这三个时期的小麦LAI。通过实测的LAI对估算模型的验证,模型可靠且准确率较高。上述结果为作物田间LAI快速测量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267.
采用樱桃番茄—秋薹1号菜薹轮作换茬模式、春提早樱桃番茄和秋延后秋薹设施促成栽培技术,不仅可降低土壤连作障碍,有效提高产品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还能提升设施大棚的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68.
对新发现的特早熟龙眼实生变异单株“桂丰早”,采用主栽品种“石硖”“储良”作为对照品种进行SCoT分子标记鉴定,并在广西南宁、大新、龙州、钦州和广东茂名、湛江等不同产区布置开展区域引种试验。通过连续4年多点种植观察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桂丰早”龙眼与“石硖”“储良”对比,在植物学性状、生长结果习性、SCoT分子标记不同引物扩增带均具有明显的差异;“桂丰早”龙眼适应性强,在各地均表现特早熟性状稳定,不同年份不同产区均比同一果园的“石硖”早熟7~15 d,且早结性、丰产性强,果大质优,综合性状优良,认为“桂丰早”适合我国龙眼主产区推广种植,以期缓解目前我国龙眼品种结构不合理、熟期过于集中、效益不好等严重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桂丰早”于2021年12月30日获植物新品种授权命名。  相似文献   
269.
【目的】以空中压条繁育的‘怀枝’大树为砧木与不同荔枝品种接穗进行高接换种,筛选与‘怀枝’嫁接表现亲和性好、果实性状优良的荔枝接穗品种,为我国荔枝品种结构优化调整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选择25年生‘怀枝’大树作砧木,用‘新球蜜荔’‘琼荔1号’和‘桂味’等35个荔枝品种(优株)作接穗进行改良切接法高接换种,嫁接4年后根据嫁接成活率、嫁接口愈合状况、生长势及叶片颜色综合评价砧穗组合的亲和性,并测定分析单果重、果实纵横径、可食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果实品质指标,筛选适合‘怀枝’高接换种的荔枝品种。【结果】在‘怀枝’与不同荔枝品种(优株)砧穗组合的亲和性指标中,成活率、砧穗比和田间亲和力常数分别为19.44%~66.43%、1.02~1.24和1.88~2.22。其中,‘新球蜜荔’的嫁接成活率最高,且显著高于‘桂荔1号’‘北通红’和‘英山红’(P<0.05,下同);‘荷花大红荔’的砧穗比最大,且显著高于‘GLL-2’‘桂荔1号’和‘琼荔1号’;‘妃子笑’的田间亲和力常数最大,且显著大于‘新球蜜荔’‘琼荔1号’和‘糯米糍’。在生长量指标中,砧木直径、接穗直径、接穗长度和分枝级数在嫁接4年后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