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9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2篇
  11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7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蜂蜜中的双甲脒残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配合紫外检测器测定蜂蜜中双甲脒残留.前处理包括正己烷、异丙醇、氨水液萃取,经过C18色谱柱分离富集,在波长289nm处进行检测.试验证明,该方法样品处理简单、快速,分离效果好,检测下限为0.0015mg/kg,定量下限为0.005mg/kg,,回收率达到93.3~98.0%.可适用于蜂蜜中双甲脒残留量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92.
段宝法  丁涛 《江苏农业科学》1994,(4):64-64,F003
四川白鹅在江苏繁殖性能观察段宝法,温广宝,丁涛,邵科明,张成朝,四龙(扬州市畜牧兽医站225001)(扬州市多种经营管理局)(邗江县畜牧兽医站)产蛋量是衡量种鹅利用率的标志之一。为探明四川白鹅引入江苏后的繁殖性能,特在祁江种猪场进行本项研究。材料与方...  相似文献   
93.
家畜黄体的退化取决于子宫释放的PGF2α。尽管PGF2α在溶黄体中起主要作用,但人们对PG诱导黄体细胞水平退化的实际机制还知之甚少。迄今许多研究都把焦点集中到PGF2α活动的细胞位置上,而且这种化合物看来似乎对黄体细胞能产生多种效应。大黄体细胞可能最初对溶黄体信号起反应,但退化过程也许需要大小黄体细胞以及黄体细胞和非黄体细胞之间的交流传达。免疫系统似乎有效地包含在溶黄体过程中,因此黄体细胞向某种类型的免疫细胞传递有效的信号是可能的。目前已知黄体细胞可与多种免疫细胞分泌物起反应,这种见解可能会导致涉及黄体退化的其它机制的发现。  相似文献   
94.
周口市不同绿地大型土壤动物多样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淑梅  马克世  丁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6876-16877,16910
[目的]为了解城市不同绿地大型土壤动物的分布规律。[方法]2009年4~5月份对周口市常见的4种不同绿地为研究对象,进行大型土壤动物多样性的调查研究。对调查样地采用随机定点、分层取样,手拣法野外采集大型土壤动物,在实验室内分析鉴定。[结果]共采获到大型土壤动物927只,隶属3门7纲14目。从总体讲,其中优势类群为柄眼目、正蚓目和膜翅目,分别占总捕获量的12.08%、21.25%和22.87%。常见类群为同翅目、蜘蛛目和鞘翅目幼虫等,分别占总捕获量的8.85%、7.12%和6.80%等。其余类群为稀有类群。多样性指数表现为苗圃绿地〉防护绿地〉公园绿地〉道路绿地,但各调查样地的优势种类和常见种类有所不同。垂直分不显示大型土壤动物有明显的表聚现象。[结论]人为干扰较小的环境大型土壤动物的数量和种类较多。  相似文献   
95.
在土壤肥力中等条件下,研究不同施氮量与每穴本数对优质中籼杂交新组合丰优香占产量、品质及吸氮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栽插1.5万穴/667m。的情况下,施氮量10kg/667m^2本/穴栽插处理产量与施氮量15kg/667m^2、1本/穴栽插(CK)处理持平,且达高产水平;增加栽插本数能够显著地提高稻米胶稠度,栽插2本/穴时垩白度也有所改善;氮肥当季利用率及氮表观生产力,施氮10kg/667m^2本/穴栽插处理比CK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可见施氮量10kg/667m^2本/穴插栽处理,既保证了一定的产量,同时也改善了稻米食味品质,提高了氮肥利用率,减少了环境污染,是较理想的处理组合。  相似文献   
96.
集流器是轴流风机的主要部件之一,对轴流风机运行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为此,针对农用轴流风机集流器普遍存在结构设计不合理、能耗高、风量损失多的问题,以典型的24英寸负压玻璃钢风机为研究对象,采用风室试验、逆向建模和CFD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依托单因素分析和响应面分析的方法,研究集流器的进口段长度L、圆角半径R、出口直径D对风机性能和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对集流器参数进行无量纲处理后,集流器各参数适宜的取值区间为:1.00≤EL≤1.46、2.95≤ER≤3.22、0.9898≤ED≤0.9971;经过响应面模型得出各影响因素对风机性能的影响,当L=149.27mm、R=321.68mm、D=678.00mm时风机性能较优。经数值模拟验证,相比原型风机,优化后通风量Q提高5.86%,能效比N提高6.79%,此时通风量Q为9900.54m3/h,能效比N为20.03m3/(h·W)。本研究为此类农用轴流风机集流器提高通风量及能效比提供了参数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97.
不同土壤类型下,丰优香占获得高产需氮量不同,砂土类型,施氮量为20kg/667m2时可获得最高产为594·75kg/667m2;粘土类型,施氮量为15kg/667m2时可获得最高产为625·69kg/667m2。相同氮肥水平下,粘土产量均高于砂土。土壤类型对稻米品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砂土类型中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比粘土低,蛋白质含量比粘土高。施氮量对两种土壤类型中的稻米品质影响一致,随氮肥用量的增加,碾米品质得到改善,垩白率、垩白度减少,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下降,蛋白质含量上升。各氮肥水平下,氮肥当季利用率粘土均比砂土高。砂土在施氮量20kg/667m2时氮肥当季利用率最高,粘土为施氮量15kg/667m2时最高。  相似文献   
98.
以花旗松为试材,采用平板加热工艺在温度为180、220℃条件下进行热处理,使试材表层温度达到160℃而芯层温度控制在150℃内,制备一种具有非均匀结构的新型热改性材,并探讨热处理材表芯层吸湿性能及化学组分差异。结果表明:平板加热法可以在木材断面形成层次分明的非均匀结构,试材含水率水平是影响表芯层差异的主要因子,初含水率3.8%木材表芯层温差显著小于初含水率为15.0%试材;动态水蒸气吸附试验表明,处理材表层吸湿性低于芯层,且在高湿条件下两者差异更加显著,试材表面形成了一层低吸湿性外壳;红外光谱分析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热处理后表层半纤维素发生降解,木质素质量分数增加,是试材表层吸湿性降低及断面层次结构形成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99.
对澜沧江自然保护区分布于海拔高度2 300~2 540 m较原始的半湿性常绿阔叶林的群落学及植物区系特性进行了调查研究。其2 500 m2的样地调查统计资料表明,组成本区半湿性常绿阔叶林的种子植物有44科、93属、149种,蕨类植物有7科、9属、13种。其群落的5个层次组成显明。群落中,泛热带分布的属最多,有24属;其次为热带亚洲及其变型的属,有15属。热带性质的属(51属)多于温带性质的属(32属),无中国特有属,显示该保护区的半湿性常绿阔叶林在属的水平上具有较强的热带性质。群落中,中国特有种多达76种,包括保护区特有的2个种,与云南共有的28种,与中国其他地区共有的46种,其中与西南片共有27种,表明本保护区半湿性常绿阔叶林的构成种类主要起源于云南和我国西南地区。其群落中也有一定数量的中国—喜马拉雅成分(32种)和热带亚洲成分(30种),显示与喜马拉雅地区和热带亚洲地区的区系渊源。群落中温带性质的种(113种)比热带性质的种(35种)多,说明在本区山地条件下,在该群落中形成和迁入了大量温带的种类。以此认为,相对干燥的山地气候,是本区的半湿性常绿阔叶林能够分布到海拔高度2 540 m,明显高于高黎贡山和无量山的原因。此外,构成本区半湿性常绿阔叶林种子植物的种类明显少于无量山的相同林分(177种),这或许也与两地区降雨量的差异有关。同样的由硬斗石栎、木果石栎等优势物种组成的林分,在高黎贡山和无量山属于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而在本保护区则属于半湿性常绿阔叶林。说明具有类似优势成分的森林群落,可以划分到不同的高等级植被类型(如植被亚型)中,这主要取决于它们的生态特征,而不完全取决于它们的区系组成。  相似文献   
100.
气-气换热器对太阳能再生装置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再生装置是太阳能蒸发除湿降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普遍存在再生性能较低的问题。为了提高再生性能,将气-气换热器加装于再生装置中用于回收部分空气余热。讨论了两种再生装置的特点,测试了加装前后再生装置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再生装置的除湿增量、再生效率都随着太阳能热水温度的升高而提高;气-气换热器的加装能有效提高再生装置的再生性能,除湿量可以达到40~55 g/kg,较未加装时提高了35~45 g/kg;再生效率在热水温度90℃时可以达到60%,同等温度下高出未加装换热器50%。因此,余热的回收利用对于再生装置性能的提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