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16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12篇
  16篇
综合类   104篇
农作物   40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61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利用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获取的9 632个耕地表层土壤(0~20 cm)数据,系统分析评价皖江经济带耕地土壤养分含量、丰缺状况及空间分布,探讨科学施肥方法。结果表明,皖江经济带耕地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分别为21.07、1.21、0.59、16.47 g/kg;不同耕地类型养分含量差异明显,有机质、全氮含量为水田>旱地>水浇地,全磷、全钾含量为水浇地>旱地>水田;耕地有机质处于中等—较缺乏水平,全氮以中等水平为主,全磷处于较缺乏水平,全钾处于中等—较缺乏水平;耕地土壤养分综合等级以中等等级(14 632 km2、占比51.52%)为主,较缺乏等级(11 430 km2、占比40.24%)次之,不同耕地类型土壤养分综合等级差异显著;建议根据养分评价结果结合农作物种植现状,在合肥、滁州西部、六安东部等养分缺乏区适当增加相应缺肥比例。该研究结果可为皖江经济带耕地科学管护及合理施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2.
滹滏平原地下水资源脆弱性时变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和BP神经网络法计算各指标权重,然后用综合指数法分别对滹滏平原1984年和2000年地下水资源脆弱性进行了评价。2000年相对于1984年,地下水资源脆弱性分布特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且脆弱性级别升高。地下水资源脆弱性具有时变性,制定地下水合理利用模式时应当结合现状实际地下水资源脆弱性。  相似文献   
293.
HSC法与稳定性参数在水稻区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高稳系数法 ,辅以稳定性系数和适应性参数 ,对 1999年重庆市水稻区试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 ,结果表明 :K优 88, 优缙恢 1号 , 优 R99, 优 5 0 32 9为高产稳产性品种 ;C优 2 2为高产不稳定品种 ; 优 95 - 2 ,6 5 0 0 2为低产稳定性品种 ,同时也表明 HSC法较之方差法更能客观反映水稻品种高产、稳产性 ,计算更为简单。  相似文献   
294.
为探究油-稻种植制度中甘蓝型油菜秸秆对水稻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浓度(0、25%、50%和75 %)的3种油菜(沣油737、湘杂油553和中双11)秸秆水浸液处理下,五优308和C两优343两个水稻品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秸秆水浸液总体增加了幼苗的苗高和鲜重,低浓度(25%)下会提高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幼苗的根长,高浓度(50%和75%)下则起抑制作用。随着浓度增加,湘杂油553的秸秆水浸液提高了五优308幼苗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同时降低了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力;但对C两优343幼苗表现相反的化感作用,显著降低了其可溶性蛋白含量,而提高了其T-SOD和POD活力,25%浓度下显著降低了其丙二醛(MDA)含量。75%浓度的中双11水浸液显著提高了五优308幼苗的MDA含量,并降低了POD活力。25%浓度的沣油737显著降低了C两优343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而提高了T-SOD和POD活力。综合结果表明,油菜秸秆水浸液浓度越高,对水稻的化感作用越强,且不同油菜品种水浸液对不同水稻品种的化感作用存在差异,本研究中沣油737和五优308是比较适合油-稻轮作的组合。  相似文献   
295.
西北内陆高台盐池孢粉组合与古气候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甘肃盐池盐矿地层剖面早更新世~全新世孢粉分析,将更新世以来的孢粉划分为4个组合带。根据孢粉组合特征,探讨了盐池矿区近1.6万年由荒漠草原-疏林草原-灌丛荒漠草原的古植被演替与冷干-暖湿-冷干的古气候演变特征,揭示了该地区湖泊趋于干涸,浅层地下水成化,向干旱化发展的气候因素,这对西北内陆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96.
黄籽油菜具有种皮薄、出油率高等优点, 研究油菜黄籽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前期研究表明, TTG1 (TRANSPARENT TESTA GLABRA 1)基因参与了油菜种皮颜色的形成。本研究利用发根农杆菌A4菌株诱导了芥菜型油菜四川黄籽的毛状根, 并研究了菌液浓度和外植体部位对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菌液浓度OD值为0.8时, 诱导效率最高, 平均为71.5%; 外植体中下胚轴的发根率最高, 平均为87.3%。在四川黄籽毛状根中过表达TTG1基因, 发现原花色素合成途径中的DFR (dihydroflavonol4-reductase)、ANS (anthocyanidin synthase)和BAN (anthocyanidin reductase)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本研究优化了油菜毛状根的诱导体系, 为利用毛状根体系进行基因功能验证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97.
以油菜品种秦优10号、湖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宜施壮”牌油菜配方缓释肥(N、P、K为25-7-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秋播育苗移栽油菜株行距在32 cm×70 cm及不同施氮水平下植株长势和产量等指标的变化,分析了稀植移栽对油菜群体生殖生长、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移栽株行距在稀植32 cm×70 cm密度4.5万株/hm2及不同追肥量水平下,追施尿素81 kg/hm2(折纯N 37.5 kg/hm2)、162 kg/hm2(折纯N 75 kg/hm2)、243 kg/hm2(折纯N112.5 kg/hm2),在薹高13.4 cm左右时用刀片摘取薹尖3~4 cm,试验与未打薹株高降低10 cm左右,花期推迟10 d左右,一次分枝数增多,角果数增加,成熟期推迟6~8 d;各小区抽薹期、初花期、终花期、成熟期一致。追施不同腊肥量做处理,追施纯氮112.5 kg/hm2产量最高,为3 027 kg/hm2...  相似文献   
298.
为探明水肥施用量对夏玉米生长的影响,在山东省灌溉试验中心站开展田间小区试验,对比研究不同水(70.5 mm、125.5 mm,记为I1、I2)、不同供氮(145、195、245kg/hm~2,记为N1、N2、N3)与供磷(60、95、120kg/hm~2,记为P1、P2、P3)条件下的夏玉米生物学特性和产量。结果表明:水肥管理对夏玉米株高、叶面积指数(LAI)、产量的影响较大,其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灌水较施肥对其影响更为显著;在灌水量一定的条件下,夏玉米株高、叶面积指数与产量都随着氮磷施用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I2N2P2处理更有利于夏玉米的生长。相同的灌溉量与相同施氮(磷)量下,干物质最大增长速度随着增施磷(氮)肥量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增长速度出现的时间随着增施磷(氮)肥量先提前后推迟;通过线性拟合得出在一定范围内株高、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对夏玉米产量的增加具有正相关性。I2N2P2处理下的氮磷肥偏生产力较其他处理较高。综上分析得在I2N2P2处理下夏玉米各生长要素和产量得到最优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