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6篇
农学   3篇
  3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对郑玉668玉米新品种进行了播期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最适播种期为5月26日至6月5日,玉米产量随播期的推迟而下降,产量(Y)与播期(X)回归方程为:Y=675.02-7.081X,即每晚播1d,亩产量下降7.081 kg,所以夏播种植郑玉668玉米品种在适宜范围内宜早不宜迟.  相似文献   
32.
核麦间作系统小气候效应及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KS4000手持气象站和SUNSCAN冠层分析系统,测定了核桃一小麦间作系统的田间小气候,并以单作田小麦为对照,对间作小麦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单作田,核麦间作系统明显降低了小麦冠层的风速和温度,增大了小麦冠层的相对湿度,但核麦间作系统也明显降低了小麦冠层顶部入射的光合有效辐射量和冠层截获的光合有效辐射量;核麦间作系统小麦的生物量、穗粒数、穗粒重、收获指数、公顷穗数、千粒重和产量均显著低于单作系统(P〈0.05)。可见,虽然核麦间作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田间小气候,但由于核桃树对小麦遮荫作用较大,光合有效辐射透过率较低,导致了间作小麦产量的显著降低(P〈0.05)。因此,通过对核麦间作复合群体中主要气象因素变化特点的探讨,找出影响小麦生长的主要原因,有利于采取相应的栽培调控措施,优化间作群体结构。  相似文献   
33.
[目的]一管6行布局是新疆滴灌冬小麦主要模式之一,研究其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制定滴灌小麦优化灌溉制度.[方法]通过大田和小区试验结合,在冬前滴灌450 m3/hm2的基础上,设春后3 750、3 150和2 475 m3/hm2三个滴水量处理;采用烘干法测定毛管管下、毛管管间(离毛管45 cm)位置0~ 14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结果]1管6行模式下,管下和管间位置土壤水分分布有一定差距,春后滴水量为3 150和2 475m3/hm2处理管间位置在水分胁迫情况下,土壤水分含量有一定的波动变化,消耗利用了更深层土壤水分;3 750 m3/hm2处理管下及管间位置不同土层土壤水分变化较稳定.[结论]在同等条件下,北疆地区滴灌冬小麦大田灌水定额应确定在750 m3/(hm2·次)范围为宜.  相似文献   
34.
NaCl胁迫下不同铵硝配比对棉花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氮素营养调控克服盐分胁迫,促进棉花苗期生长发育.[方法]在控制条件下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了NaCl胁迫下不同铵硝配比对棉花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在0、100、200 mM 3个NaCl浓度条件下,棉苗叶片、茎秆和根系的干物质生物量均表现为铵硝混合营养处理(NH_4~+/NO_3~为50/50和75/25)显著高于纯铵或纯硝营养(P<0.05),0和100 mM NaCl浓度下,NH_4~+/NO_3~-为75/25处理棉花干物质量分别较NH_4~+/NO_3~为0/100处理高47.4;和44.0;;在同一盐分水平条件下,铵硝混合营养棉株吸氮量明显高于纯铵或纯硝营养处理,并可显著提高棉花叶片叶绿素含量;棉花吸氮量随着盐分浓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P<0.05),铵硝混合营养可明显减轻盐分胁迫对棉苗氮素吸收的抑制作用;在同一盐分浓度下,铵硝混合营养处理的棉苗叶片展出速率和茎秆伸长速率均高于纯铵或纯硝营养处理,棉苗叶片的展出速率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降低,通过铵硝混合营养可减轻盐分对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结论]铵硝混合营养(NH_4~+/NO_3~为75/25和75/25)可以显著提高棉花苗期的氮素营养,改善盐分胁迫对棉花的抑制作用,促进棉花早期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不同盐分胁迫下四翅滨藜耐盐营养生理,旨在探明盐碱地四翅滨藜的生物脱盐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梯度的NaCl盐溶液作为渗透剂对四翅滨藜进行盐胁迫,测定四翅滨藜叶片的相关营养生理指标.[结果]四翅滨藜在盐胁迫下呈现出的抗盐营养生理机制主要有:随着盐浓度的升高,Na+/K+ 升高,膜透性增加,Na+ 的吸收促进K+ 离子的吸收;随着盐浓度的升高,四翅滨藜叶片全氮含量在缓慢地下降,继续维持盐胁迫下氮的代谢;四翅滨藜植株开始受到盐胁迫时,其叶片钙含量略有下降,但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升高,其叶片钙含量有所回升并维持一定水平,下降幅度十分小,直至2.7;的盐胁迫下全氮和全钙含量迅速下降.[结论]四翅滨藜是一种耐盐程度较高的植物.  相似文献   
36.
四翅滨藜耐盐生理指标的测定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盐分胁迫下四翅滨藜耐盐生理指标,探明四翅滨藜的耐盐生理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进行盐胁迫,测定不同浓度盐胁迫下四翅滨藜叶片五项生理指标.[结果]四翅滨藜的致死盐胁迫浓度为2.3;~2.7;.随着NaCl盐溶液胁迫浓度升高,四翅滨藜叶片可溶性糖含量逐步增加,但在NaCl盐溶液浓度为2.7;时,可溶性糖含量保持平稳;四翅滨藜在较大浓度盐分胁迫下,四翅滨藜叶片游离脯氨酸保持较高的含量,整体趋势缓慢下降;四翅滨藜叶片过氧化氢酶含量不断增加,尤其在起始受到胁迫时含量明显增加,直至极限2.3;胁迫浓度时下降;丙二醛含量增加幅度较小;水势在逐步减小,且低于盐溶液渗透势.[结论]四翅滨藜耐盐生理机制研究表明,四翅滨藜是一种耐高盐的植物.  相似文献   
37.
花椒红胫潜跳甲是在甘肃陇南花椒树上首先发现的重要虫害。其成虫主要取食于花椒树的叶芽、花芽、花序,幼虫孵化后即蛀入花椒果实中蛀食花椒幼果内的种子,导致花椒树大量落果。该虫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花椒树冠下周围土壤的表土层7cm内越冬。越冬成虫在花椒树开花前开始出土活动,4月下旬为其产卵盛期,5月上旬至5月中旬为其孵化盛期,这一时期是药剂防治的最关键时期。采用花椒树冠下覆膜方法防治花椒红胫潜跳甲,不但防治效果显著,而且能抗旱保水,对环境又无污染,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38.
油橄榄嫩枝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陇南地区 1 975年开始发展油橄榄 ,1 994年开始大面积推广 ,当地果农用硬枝扦插繁殖苗木 ,扦插生根株率约为 2 0 %~ 30 %。我们扦插硬枝 1 3.9万枝 ,成活 9.1 7万株 ,成活率6 5 .97% ,繁殖生根率低和成苗率低制约了油橄榄的发展。为提高成苗率 ,我们于 1 999年对佛澳、皮削利等品种进行嫩枝扦插试验示范 ,扦插嫩枝 1 0 .5万条 ,成活 9.98万株 ,成活率95 .0 5 % ,现将嫩枝扦插技术简介如下。1 苗圃地的选择和苗床设置  圃地选在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排水良好、便于管理的地方 ,搭建 1 5 0 m2 日光温室 ,温室内建温床 ,温床底层铺卵…  相似文献   
39.
通过试验研究不同氮肥追施量和不同追肥方式对郑农7278玉米产量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每亩拔节期追施尿素12 kg和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8 kg的两次追肥方式最好,在获得较高产量的同时能使经济效益最大化。追施氮肥对产量影响最为明显的是增加穗长和行粒数,其次影响粒重。  相似文献   
40.
<正>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小麦玉米两早配套一体化生产的灌溉条件、土壤条件、合理配茬、品种选择、整地、播种、施肥、灌水、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等配套技术规范。本标准适用于南疆地区,主要包括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苏地区等县(市)小麦玉米两早配套一体化生产。二、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