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3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6篇
  11篇
综合类   115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40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41.
光强对黄檗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遮阴,使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幼苗生长在相对光强分别为100%、75%、50%和25%的环境下处理100 d,探讨光照强度对黄檗幼苗生长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檗幼苗在75%的光强下生长最好。随着光强进一步减弱,幼苗的鲜质量减少、根冠比增大、叶绿素含量增加而叶绿素a/b减小。随着环境光强的增加,黄檗幼苗的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增强(相对光强75%的幼苗偶有例外)。强光虽然加剧了膜脂过氧化作用,但幼苗的抗氧化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强光不利于黄檗幼苗期的生长发育。对于人工栽培的黄檗,在幼苗期应适当遮阴(试验的相对光强为75%),则更有利于其生长。  相似文献   
142.
江苏省大中型水库水质的理化特性及其渔业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1998年5月至2000年12月对江苏省48座大中型水库水质进行了理化特性调查。综合平均值为:透明度109.8cm、溶解氧8.02mg/L、电导率244.8μs/cm、pH8.3、总氮1.06mg/L、总磷0.206mg/L、COD4.2mg/L、总碱度75.2mg/L、总硬度105.4mg/L。所测指标多在渔业用水标准的适宜范围内,营养元素总磷偏高,总氮相对偏低,表明水库水质总体良好,渔业开发的潜力较大;部分水库可采取施肥提高总氮水平,从而达到提高水库渔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3.
江苏省有水库1078座,可养鱼水面41.2万亩(不包括跨省的名梁河水库),水库渔业在水利渔业中占主导地位,是我省水利渔业的基础。“六五”期间水库养鱼面积连年扩大,期末已发展到34.38万亩,占可养水面的83.4%,成鱼总产258.5万公斤,是1980年的78.36万公斤的3.3倍.在制订“七五”水库渔业规划时,考虑到扩大养殖面积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4.
不同量秸秆还田对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鑫  隋世江  于涛  刘慧颖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9):4581-4583
研究同一施肥水平下,秸秆4种不同还田量对0~1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水分利用效率、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玉米生育期0~1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较CK提高了4.25%、7.25%和4.49%;株高较CK增加了6.88、14.12和8.21 cm;百粒重较CK增加了4.74%、11.05%和5.72%;玉米产量较CK提高了4.21%、7.50%和4.73%(P<0.05);水分利用效率较CK提高了4.46%、9.27%和5.84%。当秸秆还田量为9 000 kg/hm2时,能够显著提高该地区的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5.
为了探究杜泊羊超数排卵间隔对超数排卵效果的影响。该研究将60只杜泊母羊分为三组作为供体母羊,间隔60、90和120d,分别进行4次超数排卵试验,检测各组回收胚胎数、可用胚胎数以及排卵点数量。结果表明:间隔60d组供体羊平均每次出胚胎数6.10枚,平均每次排卵点为11.23个;间隔90d组供体羊平均每次出胚胎数6.70枚,平均每次排卵点为14.56个;间隔120d组供体羊平均每次出胚胎数6.76枚,平均每次排卵点为14.15个;间隔时间不同的三组供体母羊随着超排重复次数不断增加,回收胚胎数量和可用胚胎数量及排卵点呈逐渐下降趋势,且各组内数据差异显著(P<0.05);试验间隔60d组回收胚胎数量、可用胚胎数量及排卵点数量比间隔90d组和间隔120d组显著减少(P<0.05),间隔90d组和间隔120d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杜泊母羊随着超排重复次数的增加,超排效果下降;且超排时间间隔较长有利于超数排卵的数量与质量,结合实际生产需求,最少间隔90d最佳。  相似文献   
146.
甘薯为喜温短日照作物,起源于热带地区,对低温较敏感.低温冷害对甘薯的产量和品质都会产生显著影响,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开展甘薯的耐冷分子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总结了低温对甘薯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表观危害症状及对甘薯生理生化方面造成的影响;列举了近年来甘薯耐冷组学和耐冷microRNA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研究结果为甘薯耐冷基因的挖掘及从分子层面揭示甘薯耐冷机理奠定了基础;介绍了目前基因工程在甘薯耐冷研究中的应用,有效加快了耐冷分子化育种进程.同时,文章提出以加强甘薯抗冷性的QTL分子标记定位研究、推进甘薯冷信号分子传导研究、深入开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3个方面为未来甘薯耐冷研究的重点方向,以期为甘薯耐冷研究及抗性育种提供理论参考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47.
以裂壶藻为饵料强化剂,设置不同的裂壶藻强化剂使用量及强化时间,研究其对繁育期牙鲆苗种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轮虫强化密度为450个/mL,卤幼强化密度为150个/mL.当轮虫强化剂使用量为0.09 g/L,强化时间12 h,卤幼饵料强化剂使用量为0.10 g/L、强化时间20 h时,牙鲆苗种的发育、驯化情况最好,存活率最高,生长速度最快.通过对强化持续期的对比发现,强化饵料投喂20 d时牙鲆苗种变态存活率趋于稳定,无白化、病害发生,个体生长均匀、生长速度快.  相似文献   
148.
于涛  曾辉 《农业与技术》2015,(3):106-108
北方冷凉的自然条件能够满足草莓生长发育所需的低温积温,草莓能顺利地完成花芽分化和渡过休眠。保护地设施创造了适合草莓生长发育的良好及相对稳定小气候环境条件,草莓浆果成熟上市早,高产优质,采摘期从12月中旬到翌年6月下旬,长达6个月。采摘盛期恰逢元旦、春节2大节日,经济效益显著,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经济项目。  相似文献   
149.
农杆菌介导的β-1, 3-葡聚糖酶基因转化花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花育22号成熟胚萌发5-7 d的幼叶为外植体,以农杆菌为介导将含有β-1,3-葡聚糖酶基因的表达载体pATC940转入花生,获得转基因植株。结果表明,外植体经预培养1-2 d,于OD600为0.5-1.0之间的农杆菌菌液中浸泡10-15 min,再共培养3 d,有利于提高转化率。并对再生的抗性植株进行了PCR检测。  相似文献   
150.
于涛  叶鑫  张海楼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065-1066
[目的]为了修复受重金属污染的保护地土壤,提高蔬菜品质。[方法]以秸秆添加工程菌为试验材料,在沈阳附近的保护地进行试验。[结果]施用添加工程菌的秸秆不仅能提高蔬菜产量及品质,而且能抑制辣椒对铜、镉的吸收,有效降低土壤可溶态、交换态和表面结合态重金属含量。[结论]简便、实用的土壤重金属修复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