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9篇
  2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生物活性水作为材料对油菜种子进行浸种处理.稀释倍数分别为10、100、200、400、800.以清水作为对照。探索生物活性水对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生物活性水处理过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幼苗株高、根长及叶绿素含量(SPAD)等均高于对照,其中稀释400倍的生物活性水最有利于油菜种子萌发.稀释200倍和400倍的生物活性水均有利于促进主根伸长,且生物活性水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42.
陕北榆林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陕甘宁蒙晋五省区接攘地带.全区辖市11县,总人口320万,其中农业人口280万;总面积43578km2,居全省之首.地貌大致以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滩区,属毛乌素沙漠的一部分,占42%;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占58%.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农业生产得到长足的发展,农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是干旱多灾,基础脆弱,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远未改变.针对当前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就种植业提出以下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3.
苜蓿无菌苗下胚轴在附加2mg/L 2,4-D和0.1~0.9mg/L KT的SH培养基中诱导出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再在附加1.0mg/L IAA和1.0-2mg/L 6BA的SH培养基中分化;其中诱导愈伤率为100%,阿尔刚金苜蓿分化率在35.4%~43.7%时,随着KT的浓度增加,愈伤组织的出愈率反而延迟;而在分化过程中发现分化时不宜采用浓度过高的激素组合.0.1%Hgcl2消毒时间对苜蓿种子萌发效果的影响较大,在考虑降低污染率和提高存活率时,阿尔刚金种子以消毒10min最佳,紫花苜蓿以20min最佳.  相似文献   
44.
为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沙地蛋白桑叶片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而探索适合沙地蛋白桑生长的最优肥料配比模式。以适应性较强的沙地蛋白桑‘榆引桑-1’3年生幼苗为材料,设置8个不同氮、磷、钾施肥处理(T0、T1、T2、T3、T4、T5、T6和T7),通过测定生理特性、产量和品质等,综合分析并筛选出陕北风沙草滩区沙地蛋白桑种植的最优施肥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氮、磷、钾施肥处理对沙地蛋白桑光合特性影响显著,随着施肥量的逐渐增加,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且在T5处理各生理特性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不同施肥处理对蛋白桑株高和单株茎杆重无显著影响(P>0.05),而对单株干叶重、单株生物学产量和总产量产生较大影响(P<0.05);粗蛋白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并且在T4和...  相似文献   
45.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氮磷水平对中科羊草生物学特征和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氮肥、磷肥各设置3个水平,共10个处理组,N1、N2、N3分别施120、180、240 kg/hm2氮肥;P1、P2、P3分别施60、90、120 kg/hm2磷肥,N1P1、N1P2、N1P3为氮磷配施处理,CK为不施肥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结果表明,N1P3羊草的株高显著高于除N2、N3、N1P2外的其他处理(P<0.05)。N1P2羊草的干草产量最高。N1P3羊草的叶长显著高于CK、P1、N1P1处理(P<0.05)。N3的叶宽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N1P3羊草的叶数显著高于除N1、N2外的其他处理(P<0.05)。N3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除N2外的其他处理(P<0.05)。N3羊草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除N1、N1P1、N1P2、N1P3外的其他处理(P<0.05)。施肥均能够降低中科羊草的粗灰分含量。CK处理羊草的粗纤维含量最高(P<0.05)。N1处理羊草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P<0.05),为34.28%。施肥均能够降低羊草的中性洗...  相似文献   
46.
47.
为了筛选适宜陕北风沙草滩区种植的饲料桑品种,试验初步选择6个国内饲料桑品种,通过观测同一生长阶段的成活率、茎粗、株高、冠幅、枝条数、产量、茎叶比及营养品质等指标性状,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与隶属函数分析,对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两大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从农艺指标综合评价指数D值的排名来看:丰驰2号>鲁杂1号>秦饲1号>冀桑3号>育71-1>浙杂1号,说明丰驰2号和鲁杂1号生长适应性强;从营养品质指标综合评价指数E值的排名来看:丰驰2号>秦饲1号>鲁杂1号>冀桑3号>浙杂1号>育71-1,说明丰驰2号和秦饲1号品质较好,鲁杂1号次之。运用灰色关联度对参试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指标与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得出丰驰2号和鲁杂1号在灰色关联度分析中加权关联度值均>0.6,且在隶属函数分析中综合评价(D、E)值均>0.5,说明丰驰2号和鲁杂1号与理想品种关联系数最大,在文中试验区综合性能表现较好,可作为陕北地区饲料桑引种栽培的优选品种,适宜在陕北风沙草滩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8.
阐述了植物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优化教学内容、积极开展双语教学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等教改措施,使学生充分掌握植物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9.
为改善蓝标型小麦核不育、保持系的农艺性状,使其能够应用于杂种小麦生产,利用轮回选择、标记及育性分离鉴定方法对原蓝标型小麦核不育、保持系进行了遗传改良,初步转育出了新型蓝标型不育、保持系。试验结果表明,改良后的不育、保持系育性稳定,农艺性状较好,生长发育正常。这说明利用轮回选择、标记及育性分离选择是蓝标型小麦核不育、保持系转育和遗传改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0.
以陕西省榆林地区种植2~3代的马铃薯叶片为材料,首先用Trizol法提取马铃薯叶片总RNA,以已公布的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d)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特异引物,反转录合成cDNA,通过RT-PCR扩增目的DNA片段,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产物;然后回收纯化扩增产物并进行克隆和测序,采用DNAstar软件分析序列一致性。电泳结果表明,在榆林地区的马铃薯叶片中均扩增到与预期大小一致的目的片段,说明这些马铃薯均感染了PSTVd;序列分析表明,10个不同采样点PSTVd的目的片段大小为250~251 bp,只是单个碱基之间的转换或缺失,PSTVd在榆林地区几乎没有发生变异,与国内外其他15个地区已报道的序列一致性在82.3%~99.5%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