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5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2篇
  28篇
综合类   98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2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对贵州南繁工作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管理工作不到位、基地尚不能满足需要和安全形势严峻等贵州南繁工作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南繁管理机构要切实履行管理职责,进一步完善南繁基地建设,促进依法开展南繁工作.  相似文献   
52.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气象服务基本上覆盖我国的各个省区领域。我国初步形成种类齐全、布局合理的现代化区域气象观测站。气象观测是气象的基础性工作,地面气象观测是气象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有效地提高地面自动站测报质量,主要提出了相应的思考和探索,从而提高了气象预报的精确性,保证区域站正常运行高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53.
太行山区不同人工林林冠截留降水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冠截留降水是林地水分循环中重要的水文过程。通过穿透降雨和树干径流自动采集系统对太行山区油松和侧柏两种典型人工林在天然降雨条件下林冠截留降水的生态水文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林分林冠截留和树干径流的过程都与林外降雨呈正相关关系。油松林冠截留降水的能力明显强于侧柏,而截留降水转化为树干径流流量则小于侧柏。油松林冠次降雨截留降水率约为18.9%,其中大约3.5%的截留降水转化为树干径流,大约81.7%的降水到达地面;侧柏林冠次降雨截留降水率约为13.3%,其中大约8.9%的截留降水转化为树干径流,大约88.9%的降水达地面。从林冠截留功能的角度分析,在太行山区进行人工造林时,坡度较缓山丘地区适宜种植侧柏,坡度较陡的山岭地区适宜种植油松。  相似文献   
54.
利用线粒体DNA标记方法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牦牛的遗传多样性。根据牦牛线粒体DNA(mtDNA)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出长度为1 000 bp左右的片段,序列对比分析。结果表明:mtDNA D-Loop区长度为945 bp,共发现变异位点127个,单倍型71个,单倍型多样度(Hd)为0.909±0.016,核苷酸多样性(pi)为0.082;其中玉树牦牛发现变异位点74个,单倍型27个,单倍型多样度(Hd)为0.885±0.034,核苷酸多样性(pi)为0.0134;申扎牦牛单倍型多样度、核苷酸多样性和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均最高;5个牦牛群体D-Loop区序列具有一定的A/T碱基偏好性。玉树牦牛不遵循中性进化(P0.05),其余4个牦牛群体符合中性进化(P0.05);玉树牦牛与类乌齐牦牛和帕里牦牛的遗传距离较近(0.023、0.018),申扎牦牛与斯布牦牛的遗传距离最远(0.533)。发现玉树牦牛与其余4个群体的牦牛在同一个分支。斯布牦牛和申扎牦牛群体出现两个分支,说明玉树牦牛在进化的过程中可能不存在相互交流的情况。  相似文献   
55.
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边坡生态恢复技术在生态脆弱区并不完全适用.在总结沙蔚铁路边坡生态恢复经验的基础上,归纳了一套适用于生态脆弱区的边坡生态恢复技术,其核心是对边坡类型进行了量化分类,并提出了边坡生态恢复措施和植物搭配的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56.
十年来,我县在应用“两低”睹粮技术上进行了四次较大的改革,特别是投药采用“埋雷”技术后,一次杀虫彻底,减少了重复熏蒸,节药了费用开支,防止了粮食污染。所谓“埋雷”投药,就是将磷化铝片密封在玻璃瓶内,预埋于粮堆,外留一根绳牵至塑料薄膜外,待粮堆内的气体成份稳定后拉掉封口,使药剂自然分解于粮堆内,利用富碳对磷化氢的增效作用熏杀虫害。一、问题的提出过去,我们在应用“两低”储粮技术中,采用施药密闭同时进行,这种作法只有三分之一的仓一次施药可保持一年不生虫,另外  相似文献   
57.
旨在探讨在钙磷比固定的条件下,饲粮维生素D和钙水平对雄性水貂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脏器指数的影响。选取(135±5)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短毛黑水貂公貂117只,随机分成9组,每组13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试验采用3×3双因素随机试验设计,饲粮钙磷比固定为1.7,基础饲粮中维生素D水平为2 300IU·kg~(-1),钙水平为2.0%。设3个维生素D添加水平,分别为0、2 000、4 000IU·kg~(-1);3个钙添加水平,分别为0%、0.4%、0.8%,共配制9种试验饲粮。9种饲粮的钙与维生素D水平分别为2.0%与2 300IU·kg~(-1)、2.0%与4 300IU·kg~(-1)、2.0%与6 300IU·kg~(-1)、2.4%与2 300IU·kg~(-1)、2.4%与4 300IU·kg~(-1)、2.4%与6 300IU·kg~(-1)、2.8%与2 300IU·kg~(-1)、2.8%与4 300IU·kg~(-1)、2.8%与6 300IU·kg~(-1)。试验期为60d。分别测定水貂生产性能、血清中氮代谢指标和脂肪代谢指标,并计算脏器指数。结果表明:1)饲粮钙添加水平为0%时,水貂皮长显著增加(P0.05)。维生素D和钙水平对水貂末重、体长和毛皮品质均无显著影响(P0.05)。2)维生素D添加水平为2 000IU·kg~(-1)时显著提高血清TP浓度(P0.05),显著降低水貂血清TG浓度(P0.05)。钙添加水平为0.8%时,水貂血清HDL浓度显著提高(P0.05)、LDL浓度极显著降低(P0.01)。3)0.8%钙添加水平显著提高水貂心脏指数、肝脏指数、脾脏指数(P0.05),0~2 000IU·kg~(-1)维生素D添加水平极显著提高水貂肾脏指数(P0.01)。综合以上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得出当水貂饲粮中添加0~2 000IU·kg~(-1)维生素D,总维生素D含量为2 300~4 300IU·kg~(-1)时,能够促进水貂蛋白质代谢,提高水貂肾脏指数;当水貂饲粮中添加0.8%钙、饲粮中总钙含量为2.8%时,能够提高水貂心、肝、脾脏指数。  相似文献   
58.
分析世行项目以农民为中心的项目运管模式,以期对国内项目的选项、运管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
旱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在五台县经历了连续3年的推广示范,已初具规模,特别是经受住了近2年严重干旱的考验,充分显示了威力。  1998年,旱作技术示范田的粮食平均单产为7152kg/hm2,比传统耕作田增产10.6%,土壤含水量提高1.1%;1999年在降雨量仅为275mm(比1998年减少40%)的情况下,示范田粮食单产为2250kg/hm2,比传统耕作田增产15%,土壤含水量也提高2.05%。2000年,五台县旱情更为严重,4月下旬播期已至,一般耕地的10cm和20cm土层平均含水量分别为9%和13%,而实施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示范田,平均含水量分别提高了2…  相似文献   
60.
亚麻牵切中纤维断裂过程和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亚麻纤维在牵切区中断裂的过程,并通过实验研究了其断裂的规律,给出了粗略估计牵切后纤维平均长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