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33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6篇
  17篇
综合类   98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68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水稻本田期不同生育阶段受旱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在人为控制水分的盆栽条件下,对不同生育时期的水稻进行水分胁迫,研究其对稻谷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孕穗Ⅲ期-齐穗期是水稻的第一敏感时期,缺水受旱会导致绝收;齐穗期-蜡熟期是第二敏感时期,受旱将导致严重减产;但在营养生长阶段(有效分蘖终止期前)适度受旱,虽然会减少有效穗数,但通过着粒数和千粒重的弥补,从而导致稻谷产量增加。因此在水稻节水栽培的水分调配上,水稻孕穗一齐穗灌浆阶段,必须保证水分供应,但在稻株移栽成活后即可减少灌水,特别在分蘖盛期后还可晒田。  相似文献   
82.
基于植被恢复潜力的强度石漠化地区立地因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漠化地区立地分类及其植被恢复潜力评价是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的重要基础,立地因子研究是立地分类与评价的前提。通过对典型强度石漠化地区毕节石桥小流域和花江峡谷立地条件调查,利用成因分析与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强度石漠化地区影响植被恢复潜力的主要立地因子。结果表明:岩性和坡性是强度石漠化地区基于植被恢复潜力的主导立地因子。研究结果可为强度石漠化地区立地分类的建立与植被恢复潜力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3.
杂交水稻组合玉香88在湖南省资兴市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22 d,比金优207长3 d,单产6.18 t/hm^2,比金优207增产10.16%,米质较优,米饭适口性好,抗性好。介绍了玉香88在资兴作双季晚稻种植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4.
杨树是菏泽市营造农田林网、速生丰产林和四旁植树的主要速生用材树种,约占全市树木总株数的70%左右。近十多年来,全市推广的杨树品种主要是1-69杨、中林46,栽培品系太少,不利于维持生态平衡,不能满足加工对杨木的多种需求。1989年,引进中国林科院林研所新培育的七个未测定的黑杨派杂种进行苗期和造林试验,  相似文献   
85.
沼液及羊粪对牧草生产力和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别利用沼液、发酵羊粪、尿素进行杂交狼尾草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沼液、羊粪的处理与对照尿素处理相比,在牧草产量方面差异不显著,各处理的牧草生长势相当,施用沼液的处理与对照相比,提高了牧草的品质.施用沼液年可节约成本1650元·hm-2,并改善了土壤结构,经济、生态效益得到明显提高,促进了种草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6.
为探究雅鲁藏布江(下称"雅江")河谷阶地2种类型防沙治沙生态工程(砂生槐灌木林、杨树人工林)实施对沙地持水性能的影响,测定了该区6,12,30年生态工程样地0—30 cm土层沙地持水性能和土壤理化性质,采用模糊数学法计算了土壤质量指数,分析了沙地持水性能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确定了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区0—10 cm土层砂生槐和杨树人工林土壤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指标从6~30年增幅分别为5.81%~9.19%和51.47%~71.48%,杨树人工林上述持水量指标是砂生槐的1.02~1.60倍。(2)杨树人工林促进沙地0—10 cm土层机械组成、容重、孔隙度等结构变化和有机质、全氮等养分含量提高均优于砂生槐。随实施年限变化,砂生槐上述土壤指标变化整体为12年最好,杨树人工林则依次为30年10年6年。(3)2种生态工程0—30 cm土层土壤综合质量指数平均值随年限的增加呈增加趋势。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沙地持水性能与沙地机械组成、容重、孔隙度、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均呈极显著相关,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毛管孔隙度、全氮和极细砂。综合可知,杨树人工林作为当地引进乔木种,其对沙地持水性能提升效果及持续作用均优于乡土种灌木砂生槐,能够很好地促进沙地恢复。研究结果可为认识区域沙地生态水文功能变化和生态工程建设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87.
水溶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是生态系统最为活跃的有机物组分,参与众多物理、化学及生物过程.DOM具有电子转移能力,主要原因在于结构中包含的醌基官能团,通过醌、半醌和氢醌之间的可逆转化完成电子转移过程.DOM作为电子穿梭体,循环参与电子转移的能力是其发挥生态效应的重要体现.研究表明,DOM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介导环境中Cr(Ⅵ)、Hg(Ⅱ)等重金属及卤代烃、硝基芳香化合物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降解转化.综述了DOM电子转移能力机理、途径及可循环性,电子转移能力测定方法,以及DOM电子转移能力的生态效应并展望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8.
闽引红象草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引红象草是福建省新引进的狼尾草新品种,具有抗病、抗虫、抗逆等特点,总结其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9.
[目的]优化黄棕壤重金属植物可利用性的表征方法。[方法]选取15种化学提取荆,结合水稻籽粒中重金属含量,探索其对黄棕壤中铜、铅、镉的植物可利用性的表征方式。综合分析提取剂对重金属提取能力的影响,利用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水稻籽粒中重金属含量与化学提取剂提取的重金属含量、土壤pH值和土壤有机质的相关关系。[结果]在所用的15种提取剂中,硝酸钠、醋酸铵-EDTA、氯化钙、草酸等提取出的化学有效态含量不能有效地反应土壤中重金属铜的植物可利用性,而0.10mol/L柠檬酸、0.05mol/L EDTA、0.05mol/L HCl和5%HOAc提取的重金属含量均能较好地反应黄棕壤中重金属植物可利用态含量。[结论]该研究为科学利用和管理重金属污染土壤,保障污染土壤上作物生产的安全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0.
专家+协会+农户——针对农民需求的农技推广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随着全球粮食危机、环境问题的凸显,农技推广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然而,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农技推广体系已出现诸多问题,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特别是无法对大多数相对贫困的种粮农民进行有效的技术服务,由此出现的马太效应,将进一步拉大农村内部的贫富差距,严重影响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村的健康发展。在以简阳市东溪镇为核心区示范推广“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等稻田高产高效技术的过程中,我们大胆创新农技推广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