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5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2篇
  19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52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不容忽视的沙门氏菌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相似文献   
32.
彻底防治菜豆病毒病及无损伤果实的防虫网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蔓枯病大发生的起因你有过田里种的菜豆茎头呈茶色急速枯死的经历吗 ?这是由于蚜虫传播的病毒病所引起的蔓枯病。 1978年 ,日本福岛县会津坂下农业改良普及中心所进行的调查表明 ,采用防虫网覆盖材料 ,可以完全有效地防止飞迁来的蚜虫引发的病毒病。但是 ,由于覆盖资材的价格高 ,这种病因年度不同而发生不一 ,未能十分普及。 1994年 ,由于蔓枯病大发生 ,当地菜豆生产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与此同时 ,用防虫网覆盖的菜豆田里全然见不到病害 ,生育极为良好。 1995年以来 ,在产地积极推进这种栽培方法。2 防止高温障害、磨损果、伤果 ,在炎夏…  相似文献   
33.
番红花(Crocus sativus L.)是一种贵重药材。为了发展番红花商品生产,上海从1979、1980两年从日本进口番红花球茎,分别栽种于上海市郊。番红花球茎进口后第一年栽培中,发现在球茎田间放叶阶段,即可见花叶症状;患病植株也比较多。球茎收获后,于第二年栽培,花叶病更加蔓延。  相似文献   
34.
自从Nagao和Takahashi在1963年建立水稻12个连锁群以来,曾用不同的细胞学技术测定连锁群与单个染色体之间的关系。本文作者选用Taichung65多次回交或X射线处理得到四个标记基因gh1(金黄色谷壳和节间),d_1(披叶矮杆)在第六连锁群中;nl_1(颈叶)属第九连锁群;gl_1(无茸毛)属12连锁群。西村命名的第二染色体上六个交换断裂点为RT_(2-3)。RT_(2-6a),RT_(2-7a),RT_(2-3b),RT_(2-10a),RT_(2-3b)。另一个断裂点是IWATA等人提供的。上述具有标记基因和七个交换断裂点的材料种植在琉球大学实验田中。观察F_2代育性,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制太阳能集热器型干燥系统,研究山药下脚料干燥的工艺.[方法]研制利用太阳能为热能源的干燥装置,将山药下脚料进行清洗、切条处理并置于干燥箱内,利用白天太阳能热能、夜间停止供热的间歇干燥方法进行干燥,试验过程分量通过调节板调节.[结果]不同进风量对干燥速度影响显著;当环境温度约为-3 9C,千燥室内的热空气流量为1.05 m3/min时,历时31h可将山药下脚料千燥至安全水分.[结论I研制的太阳能集热器型干燥系统具有较好的集热性能,干燥室内空气流量大、空气流速快并且利用间歇干燥时,可以显著缩短山药下脚料的干燥时间.利用太阳能能够满足山药下脚料干燥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36.
鲭鱼鱼肉中组胺菌的分离及其理化性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组氨酸肉汤培养液,对鲭鱼鱼肉中的组胺生成菌进行筛选,然后通过生物化学和形态学实验,进而对组胺生成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得到2株组胺菌,菌种I在5~25℃的培养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组胺生成量逐渐增加,在25℃组胺生成量最高,约2700mg/kg。菌种Ⅱ在20℃组胺生成量最高,约为2000mg/kg。依据2种组胺菌的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分离菌可能分别属于摩尔摩根氏菌、嗜水性气单胞菌属。  相似文献   
37.
市售鱼类及其加工品中组胺含量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志华  佐藤实 《现代农业科技》2009,(19):334-334,336
2006年3月对市售鲭鱼20尾、秋刀鱼30尾、金枪鱼6块等进行组胺含量分析,结果表明,20尾鲭鱼中有1尾组胺含量为20mg/kg;30尾秋刀鱼肉中有1尾组胺含量为16mg/kg,另一尾为10mg/kg;6块金枪鱼样品及其他鱼类样品未能检测到组胺。鲭鱼20尾中1尾检出酪胺23mg/kg,尸胺为36mg/kg,腐胺及亚精胺未检出;秋刀鱼30尾中2尾检出10mg/kg和15mg/kg的酪胺,1尾栓出52mg/kg腐胺,2尾检出35mg/kg和55mg/kg尸胺。  相似文献   
38.
通过野外现场调查,研究东苕溪中下游内河航运对鱼类多样性的影响。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水体的浊度与船舶航运频率呈显著正相关;浊度与8种小型鱼类-彩鱊(Acheilognathus imberbis)、越南鱊(Acheilognathus tonkinensis)、方氏鳑鲏(Rhodeus fangi)、中华鳑鲏(Rhodeus sinensis)、高体鳑鲏(Rhodeus ocellatus)、餐(Hemiculter eucisculus)、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子陵吻虾虎鱼(Rhinogobius giurinus)个体数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浊度与6种个体略大的鱼类-翘嘴鲌(Culter alburnus)、红鳍鲌(Chanodichthys thropterus)、油餐Hemiculter lucidus)、鲫(Carassius auratus)、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和间下鱵(Hyporhamphus intermedius)个体数负相关,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广义线性模型显示,物种丰度和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与水体浊度及人工护岸呈显著负相关;物种个体数与水体浊度、人工护岸结构及水深呈显著负相关(P<0.05)。浊度与鱼类体重关系的回归模型显示,浊度与平均体重和最小体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浊度与最大体重无显著相关性(P>0.05)。研究表明,东苕溪中下游的内河航运可导致水体浊度增大,进而危害鱼类,其中对小型鱼类或幼鱼的危害更大。  相似文献   
39.
低蛋白日粮选育对鹌鹑氮代谢和血清尿酸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选用日本鹌鹑N(Normal)、B(Brown)品系和杂种群(BN),共进行8个世代(6~20周龄)的选育试验,在粗蛋白(CP)18%日粮条件下分选育组、非选育组以及对照组(CP24%),N、B基础群中选留15种家系,以采食量为主选性状,以产蛋率和排泄氮量为辅选性状作为选育指标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各世代间采食量无显著差异,同世代各品系间选育组采食量均高于非选育组,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世代间产蛋率有增高的倾向,选育组平均累积产蛋率与非选育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选育组各世代遗传改良极为显著(P0.01);选育组排泄氮量和血清中尿酸含量在改良2世代后明显低于非选育组和对照组(P0.05),排泄氮量分别降低9%~17%左右,BN与N、B比较其排泄氮量有明显降低,但各世代遗传改进量不明显。通过选育N、B新品系,能够显著降低排泄氮量,在BN杂种群中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40.
曲哲夫 《饲料广角》2010,(12):45-46
<正>苏卡斯(瑞士)调味技术有限公司为全球首家专业、专注于饲料甜味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紧紧围绕动物味觉生理研究进展,以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