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1篇
农学   8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利用AFLP分子标记和DNA条形码技术,对采自贵州省兴仁县和贵州省安顺市的刺梨、无籽刺梨和光枝无籽刺梨共19份样本材料进行鉴定。结果表明:AFLP标记分析19个样本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719 0 0.997 2之间,平均相似系数为0.936 5。采用UPGMA 法进行聚类分析,将19个样本聚类为2组,刺梨为单独1组,其他18份样本为1组。DNA条形码分析结果显示ITS无变异位点,将4种叶绿体序列片段(psbA-trnH、atpF-atpH、psbI-psbK、trnL-F)合并后以联合序列作为数据分析的基础,19份样本的平均误差为0.000 6,除刺梨外,其他18份样本之间的遗传距离均为0,而刺梨与无籽刺梨、光枝无籽刺梨之间的遗传距离均为0.005 8。两种方法的鉴定结果一致,无籽刺梨与刺梨是独立的2个种,兴仁县无籽刺梨与安顺市的光枝无籽刺梨为同一个种。本研究结果明确了无籽刺梨的系统地位,从分子水平和基因水平上解决无籽刺梨的分类分歧,为今后开展无籽刺梨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开发和应用等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2.
不同浸种方式对马缨杜鹃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采自4个居群的马缨杜鹃种子进行了不同浸种方式处理的发芽试验.结果表明:0.5%硼酸溶液、室温蒸馏水、30℃蒸馏水浸种24 h均能提高马缨杜鹃种子发芽率,但以0.5%硼酸溶液浸种的效果最好,且与对照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而3种浸种方式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同时,在相同浸种处理下,4个马缨杜鹃居群间种子的发芽率及发芽势存在差异,其中以马雄山居群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  相似文献   
103.
膏桐叶浸提液对其种子发芽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膏桐枯叶和鲜叶水浸提液处理膏桐种子,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不同叶浸提液对膏桐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鲜叶水浸提液在浓度为1:10、1:50、1:100时和枯叶水浸提液在浓度为1:10时,对膏桐种子萌发表现为抑制效应,其余浓度下的鲜叶和枯叶水浸提液均表现为促进效应,其中鲜叶浸提液在浓度为1:150时种子发芽率最高.然而,膏桐叶浸提液在高浓度时的抑制效应更显著于低浓度时的促进效应.说明膏桐叶浸提液中的内含物具有自毒作用,且表现出低促高抑的作用规律.由此可知,连作条件下叶片淋溶液内含物产生的自毒作用可能会造成膏桐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降低,建议对膏桐苗圃地实行轮作.  相似文献   
104.
容器苗根系发育良好,起苗时不伤根,能促进初期生长,缩短缓苗期,提高造林成活率和加速苗木生长;可以随时起苗造林,不受时间季节限制,延长造林时间;性能较好的容器能够培育出高质量的苗木.  相似文献   
105.
以澳洲坚果品种'H2'的幼嫩茎段和种子为材料,获取腋芽、子叶和上胚轴等外植体,开展愈伤组织诱导及不定芽增殖研究,再通过石蜡切片法对不同愈伤组织的细胞结构进行观察,分析比较不同外植体诱导的愈伤组织性质与不定芽分化效果.结果表明:适合腋芽愈伤诱导和分化的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5 mg/L KT,腋芽...  相似文献   
106.
人工低温胁迫下腰果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选育腰果抗寒优良品种提供依据,以腰果FL30叶片为材料,进行人工低温胁迫处理,测定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可溶性糖、脯氨酸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5个抗寒生理生化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时间延长,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先逐渐升高后趋于稳定,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和SOD活性呈现持续上升的变化规律;胁迫温度越低,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和SOD活性越高;温度低于16℃,即对腰果产生较严重伤害,且温度越低伤害程度越严重;经4℃低温胁迫4 d,可大大提高腰果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107.
林业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是我国近年来快速培养林业行业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作为一种新型人才快速培养模式,跟踪调查西南林业大学林业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及就业状况,发现林业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培养、就业全过程发现,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导致了培养目标的偏离。依据西南林业大学林业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为我国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8.
滇杨优树无性系苗期叶片性状变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5个产地收集滇杨优树52株,采用扦插繁殖法无性系化,对其1年生苗木的叶片性状变异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叶片长、叶宽、叶片长/叶宽、宽基距/叶片长、叶柄长/叶片长等性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根据单性状可将52个无性系分为不同的表型类型;基于欧氏距离聚类可将52个无性系在10聚类水平上聚为4类,无性系叶片性状表型变异与其优树地理来源无关;3个叶片导出性状相互组合构成了滇杨丰富的叶片类型.  相似文献   
109.
我国非洲菊遗传改良现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非洲菊的遗传育种改良工作提供参考,从非洲菊常规遗传育种、新技术育种以及基因工程应用等方面概述了国内的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遗传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改良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0.
滇杨多倍体苗期叶片形态及光合生理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以前期研究诱导获得的滇杨种质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其苗期叶片形态及光合生理与基因剂量的关系,为滇杨多倍体育种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利用前期研究所获得的滇杨多倍体当年生苗为材料,测定其叶片大小、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气孔特性及叶绿素含量,并以滇杨二倍体为对照,分析滇杨不同程度多倍化后的叶片形态及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嵌合体及四倍体滇杨的叶片长、宽均大于二倍体植株;滇杨嵌合体及四倍体叶片厚度分别为二倍体的1.16、1.41倍,栅栏组织厚度分别为二倍体的1.10、1.23倍,叶片单位视野内气孔数明显少于二倍体,气孔体积则大于二倍体,叶绿素总含量分别为二倍体的127%和141%;滇杨嵌合体及四倍体植株的净光合速率在日变化过程中均高于二倍体;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则与二倍体差别较小;嵌合体、四倍体及二倍体的胞间CO2浓度在日变化过程中变化不明显。 [结论]滇杨多倍化后,由于其基因数量的增加,在叶片形态及光合生理特性等方面,表现出了明显区别于其二倍体的剂量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