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8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36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雷竹-水泥混合物的水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用测定雷竹-水泥-水系统水化热的方法,研究了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与水泥的相适应性,并以阻凝系数与适合系数来评定其相适应性.结果表明:①雷竹对水泥的水化过程有很大的阻碍作用,对2种水泥的阻凝系数均为∞;适合系数均小于68%.②化学助剂能明显地改善雷竹与水泥的相适应性,从选择的4种化学助剂来看,其作用效果依次为CaCl2>BaCl2>NaCl>Na2SiO3.③预处理可明显改善雷竹与水泥的相适应性,雷竹用冷水、热水与10g·kg-1的NaOH溶液预处理后加入化学助剂CaCl2,对425号水泥的阻凝系数依次为13.0%,10.0%,9.5%;对525号水泥则为11.0%,9.0%,7.3%;而适合系数均大于68%.④不同水泥对雷竹和水泥混合物水化特性也有影响,高标号的525号水泥与雷竹的相适应性比低标号的425号水泥与雷竹的相适应强.图2表4参18  相似文献   
32.
竹子现代科技园区综合经营体系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竹子现代科技园区是现代竹业发展的新型模式,不仅在新技术的研究、示范和推广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以园区为载体,对发挥地方特色,实现专业化生产,延长产业链,提升竹业品牌效益有重要意义.该文总结了浙江省级竹子园区建设经验,提出了以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为先导,建设技术支持体系、技术服务体系、园区组织体系和完善基础设施体系等4大体系的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33.
2007年12月7日,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相关专家,对浙江林学院牵头组建的2个省级重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进展情况开展中期检查,以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推动平台建设和发展。校党委书记陈敬佑教授、副校长方伟教授、副校长鲍滨福教授及校科技处、设备处、计财处及相关学院领导出席了平台检查汇报会。  相似文献   
34.
小佛肚竹以特形秆作为观赏性状的重要观赏竹之一,但在自然选择条件下,数量少且变异不稳定.通过正交实验的设计方法,讨论了小佛肚竹在不同的密度、光照、外源激素的条件下,其秆型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通过人工调控可以改变秆型变异率,在30%遮阴条件下,小佛肚竹的秆形变异比例最高,达80.0%;密度模式为45 cm×45 cm时,小佛肚竹的秆形变异比例最高,达93.3%;外源激素GA3处理,小佛肚竹的秆形变异比例最高,达77.8%.  相似文献   
35.
余学军 《农业工程》2018,8(6):81-83
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对食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关注食品安全的程度在不断加深。但是,农产品安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管理体系不够健全等。主要阐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化内容,对提升农产品的安全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6.
具有杀菌活性的新型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31个新型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化学合成和抑菌生物活性测定结果。新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 ̄1HNMR,MS和IR确证。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大部分新化合物对试验病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化合物7,10~12等对棉花枯萎病病原菌等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化合物7和25对黄瓜灰霉病抗性病原菌(对苯并味唑类杀菌剂MBC)的防效达到90%和79%。同时,对新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新化合物结构与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7.
NO对渗透胁迫下梭梭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梭梭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对渗透胁迫的适应能力,采用聚乙二醇-6000(PEG-6000)和外源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对梭梭种子进行处理,观测其种子萌发率和幼苗生长。结果表明:PEG-6000胁迫条件下,外源SNP处理能够显著提高梭梭种子的萌发率,增加幼苗根系和茎伸长生长,提高根系和茎叶的干质量;其中...  相似文献   
38.
调查了杭州市余杭区中泰乡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 林生物量, 并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了苦竹各变量的相关性, 建立并选择出苦竹各器官生物量与胸径、秆高或枝下高等因子的最佳相关数学模型:m秆=13.439 5 D 2.0048 H0.442 5 ;m枝=2 956.359 8 D 1.992 9 H-0.641 0 ;m叶=43.746 7 -30.541 2 D +53.759 7 D2 ;m篼=270.956 0D 2.357 9 H -0.399 5 ;m鞭=512.436 1 -175.936 0D +2.907 8H0 ;m地上=432.446 8 -479.307 5D +422.828 5D2 ;m地下=396.622 3 -53.286 9 D +2.877 5H0 ;m总=191.038 0D 1.198 6 H0 0.296 2 。应用上述模型估算出苦竹单株各器官生物量和苦竹林分产量。表4 参12  相似文献   
39.
对浙江省临安市、开化县和庆元县3个产地速生杉木的纤维形态及基本密度的观测结果表明:胸高处由髓心向外,纤维长度随年轮数的增加而增加,由基部到梢部先增大后减小;纤维的平均长度( L ) 产地不同而不同,L临安 L开化 L庆元;纤维的长宽比随年轮数的增多而逐渐增大。速生杉木胸高部位基本密度开化临安庆元。同一杉木不同高度上基本密度的变化规律为:基部和梢部较大,中部较小;自髓心向外,髓心较大,后逐渐变小( 2~4年轮),此后(第6年轮后) 逐步平稳增大。基本密度的差异也存在于不同产地的杉木之间。  相似文献   
40.
  目的  研究外源草酸处理对低温下去壳绿竹笋Bambusa oldhami的保鲜效果及其机制。  方法  用5 mmol·L?1草酸浸泡去壳绿竹笋10 min,置于(6±1) ℃下,定期测定去壳绿竹笋的过氧化氢(H2O2)质量摩尔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硬度、木质素质量分数和木质素代谢关键酶(PAL、4-CL、CAD、POD)的活性及其基因表达水平。  结果  5 mmol·L?1草酸溶液浸泡去壳绿竹笋10 min,能够提高去壳绿竹笋组织内SOD和CAT的活性并延缓H2O2的累积,抑制去壳绿竹笋木质素代谢关键酶(PAL、4-CL、CAD、POD)的基因表达水平和活性的上升,并显著降低木质素质量分数和硬度的上升。  结论  外源草酸处理通过抑制木质素代谢和提高抗氧化酶系统阻止去壳绿竹笋采后木质化进程,从而延缓了其冷藏期内品质的下降。图4参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