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玉米||大豆间作对AMF时空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农田生态系统中不同种植模式下丛枝菌根真菌(AMF)生长发育及产生孢子和球囊霉素状况,本试验设置两种结构的间作模式(6M6S:6行玉米与6行大豆间作; 3M3S:3行玉米与3行大豆间作)以及单作玉米(CKM)和单作大豆(CKS)4个处理,分析不同种植模式对AMF生长时空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根侵染率、侵染密度和菌丝密度随着AMF与作物共生期延长逐渐增加,丛枝丰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两年试验中,玉米乳熟期(大豆鼓粒期), 3M3S处理的菌根侵染率、侵染密度和丛枝丰度,土壤孢子密度、易提取球囊霉素含量和总球囊霉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单作。在作物生育期内, AMF的孢子密度从269.40个·(100g)~(-1)增加至1 484.20个·(100g)~(-1),易提取球囊霉素含量从430.88μg·g~(-1)增加至600.78μg·g~(-1),总球囊霉素含量从942.59μg·g~(-1)增加至1 304.03μg·g~(-1)。玉米乳熟期,间作边行玉米的菌丝密度、孢子密度、易提取球囊霉素和总球囊霉素含量最高;大豆鼓粒期,间作边行大豆的菌丝密度和易提取球囊霉素含量最高,孢子密度最低。相关性分析表明,总球囊霉素和易提取球囊霉素与菌丝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达0.71和0.73;孢子密度和菌丝密度与侵染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达0.72和0.75。因此,农田生境中AMF能与根系建立良好的共生关系,并随着季节变化和作物生长呈现周期性变化。间作促进了AMF的侵染,增加了球囊霉素和孢子的产量,间作处理中AMF与各行作物共生表现出边际效应。3M3S处理是最有利于AMF生长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2.
肝脏是代谢的中枢性器官,在糖脂代谢中扮演重要角色。FGF-21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治疗糖尿病新型药物,研究其对肝脏糖代谢影响及机制将为FGF-21成药性提供理论依据。以Hep G2细胞为肝细胞模型,探究FGF-21对Hep G2细胞葡萄糖吸收影响及作用机制。FGF-21处理Hep G2细胞,采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GOD-POD)法检测细胞对葡萄糖摄取情况,并检查胰岛素与FGF-21协同作用,蒽酮法检测细胞内糖原含量,半定量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FGF-21对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s)m RNA表达影响。结果表明,FGF-21可促进Hep G2细胞摄取葡萄糖,与胰岛素具有一定协同作用,增加糖原合成。半定量PCR结果显示在FGF-21作用下,仅GLUT1m RNA表达有所增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FGF-21作用时间对GLUT1 m RNA表达量影响,发现FGF-21作用6 h时GLUT1 m RNA表达量倍数增加最大。说明FGF-21可通过增加GLUT1 m RNA表达促进Hep G2细胞消耗葡萄糖,参与糖原合成。  相似文献   
13.
基于图像的木材机械加工表面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木材机械加工表面质量自动评价对保证木制品质量和提升其价值有重要意义。根据ASTMD1666-87R04标准中规定的测试方法,对樟子松、白桦、水曲柳板材进行压刨和砂光加工试验,得到有Raised grain、Fuzzy grain、Chip marks缺陷和无缺陷的木材试样。扫描木材试样以获取其表面图像,计算图像的直方图纹理特征和小波纹理特征。对每种特征分别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分类器并进行训练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小波纹理特征分类器的正确率达到91.3%,其评价效果优于直方图纹理特征分类器。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关中平原地区不同作物茬口对冬油菜养分积累和产量的影响,通过两年田间试验,研究分析不同 茬口,包括休闲茬口(FW)、大豆茬口(SW)、毛苕子茬口(HW)和玉米茬口(MW)对冬油菜土壤养分含量、地上部干 物质积累、分配和氮磷养分吸收积累、产量构成因素以及产量的影响,筛选冬油菜生产适宜的前茬作物,为加强冬 油菜生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休闲茬相比,大豆茬、毛苕子在冬油菜关键生育时期土 壤碱解氮、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含量均显著提高,其中以大豆茬提升土壤养分效果最为明显,而玉米茬各土壤养 分含量均有所下降;大豆茬、毛苕子茬冬油菜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较休闲茬分别提高26.05%、13.12%,玉米茬下降 2.74%;氮素积累量较休闲茬分别提高30.86%、14.86%;磷素积累量较休闲茬分别提高37.03%、20.35%,玉米茬氮、 磷素积累量较休闲茬降低12.76%、3.48%;与休闲茬相比,大豆茬、毛苕子茬冬油菜籽粒产量显著提高29.48%、 17.77%,玉米茬与休闲茬冬油菜产量差异不显著。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大豆茬、毛苕子茬增产归因于土壤养分、 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氮磷养分积累量以及单株角果数的增加。因此,在关中平原地区,大豆、毛苕子是冬油菜生 产适宜前茬作物,而大豆是提高冬油菜籽粒产量、氮磷养分积累的理想前茬作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