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3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99篇
林业   144篇
农学   85篇
基础科学   84篇
  139篇
综合类   618篇
农作物   80篇
水产渔业   49篇
畜牧兽医   312篇
园艺   98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61.
水稻单粒种子DNA的快速制备及PC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稻单粒种子为材料,用NaOH溶液抽提DNA,用于PCR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的DNA可以扩增出水稻中的目的基因,并适用于SSR分析。该方法提取DNA速度快,成本低,适合大批量种子DNA的提取。  相似文献   
62.
 【目的】系统分析不同小麦种的细胞质基因组遗传差异,用以发掘和利用新的小麦种质资源。【方法】采用24个叶绿体基因组微卫星分子标记,对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斯卑尔脱小麦(Triticum spelta L.)、密穗小麦(Triticum compactum Host.)和中国特有小麦(新疆稻麦T. petropavlavskyi、西藏半野生小麦T. tibetanum和云南铁壳麦T. yunnanense)等不同类型六倍体小麦(AABBDD)叶绿体基因组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普通小麦相比,斯卑尔脱小麦和西藏半野生小麦等群体内的叶绿体遗传变异更丰富,可以作为普通小麦新的细胞质遗传变异来源;与粗山羊草相比,野生二粒小麦与六倍体小麦间存在更近的亲缘关系,这与前人关于二粒小麦是六倍体细胞质供体的研究结果相印证;研究还发现,新疆稻麦与普通小麦在叶绿体基因组上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为新疆稻麦是由波兰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再由普通小麦回交后产生的假说提供了分子水平上的证据。【结论】斯卑尔脱小麦和西藏半野生小麦等群体内的叶绿体遗传变异比普通小麦更丰富;野生二粒小麦与六倍体小麦以及新疆稻麦与普通小麦之间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为不同小麦种的遗传差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3.
高秆野生稻叶片可诱导出胚性和非胚性2种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在合适的分化培养基上可不断形成胚状体,进而大量获得再生植株,再生植株以绿苗为主,未见绿白嵌合苗。源于不同脱分化培养基的胚性愈伤组织具有相似的胚状体形成和植株再生能力。诱导胚性愈伤组织以N6培养基添加NAA1 mg/L、2,4-D2 mg/L和ZT0.5 mg/L效果最好,形成胚状体并分化植株以MS培养基添加NAA2 mg/L和IAA0.5 mg/L为佳。  相似文献   
64.
甘蓝型油菜一个代表性核心种质的遴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分析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多样性,遴选核心种质。【方法】将来自欧洲、亚洲、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中国几个不同地区的甘蓝型油菜500余份,按照其品质特点、地理位置、生长习性分组并按比例取样,建立由87个品种组成的预选核心种质。采用EST-STS标记和SSR标记对其进行分析,剔除遗传冗余,选出代表该500余份资源的核心种质并进行分子标记多样性评价和表型特征分析。【结果】在相同的选择背景下,EST-STS和SSR 标记的多态性检出率相仿(39%~40%),每对EST引物与SSR引物产生的多态性条带相近。聚类分析在遗传相似系数0.65处把87个品种分成中国和国外油菜两个类群,进一步在约0.70处类群Ⅰ和类群Ⅱ又分别产生中国“双低”、中国“双高”以及欧洲冬油菜和欧洲春油菜各两个亚组。根据遗传多样性分析,剔除遗传相似系数大于或等于0.85的遗传冗余,获得78个品种的核心种质。【结论】EST-STS是一种经济、有效具有功能信息的分子标记,功效与普通SSR标记相仿;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结果为甘蓝型油菜4个组的划分提供了依据;78个品种组成的核心种质保留了预选核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结构,可作为本研究中500余份品种资源的核心种质加以利用和保存。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土壤原油污染对农作物及土壤的影响。[方法]每盆装土样1 kg,按土壤中原油浓度为0、100、500、1000、5000、15000、30000mg/kg处理土壤,测量2种蔬菜的发芽率、幼苗高度、根系长度、幼苗总鲜重。[结果]萝卜幼苗对原油的敏感度明显高于黄瓜。当处理剂量为1000~30000 mg/kg时,2种蔬菜幼苗总鲜重与对照间都呈极显著差异。处理剂量对2种蔬菜幼苗总鲜重均具有显著线性负相关;处理剂量为500~30000 mg/kg时,2种蔬菜根系长度与对照间呈现极显著差异。原油处理剂量与黄瓜和萝卜根系长度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系数分别为-0.8441和-0.7945。[结论]土壤原油污染对2种蔬菜幼苗的相对抑制率表现为根系长度大于幼苗总鲜重。  相似文献   
66.
选用狮头鹅、四川白鹅和乌鬃鹅进行饲养对比试验,分别在1、7、14、21、28、42、56、70日龄屠宰,采集样品并测定生产性能、肠道生长指标,以及消化道酶活性,探讨狮头鹅、四川白鹅和乌鬃鹅生产性能和消化生理的差异。结果表明,狮头鹅在1-21日龄和28-70日龄的平均日增重(ADG)和料重比(F:G)均极显著高于四川白鹅和乌鬃鹅(P0.01),四川白鹅两个阶段的F:G极显著低于乌鬃鹅(P0.01);三种鹅十二指肠的相对重量和相对长度在1-21日龄之间差异不显著,42日龄、70日龄四川白鹅的十二指肠相对重量显著高于其他鹅(P0.05);整个阶段三种鹅空肠的酶活显著高于十二指肠,并表现出狮头鹅和乌鬃鹅高于四川白鹅的总体趋势。研究表明,狮头鹅在全阶段的生产性能均显著优于另外两种鹅,三种鹅消化道发育规律大致相同,均表现为小鹅阶段发育较快,大鹅阶段发育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67.
为了明确填闲作物对棚室蔬菜土壤NO3--N的消减潜力, 揭示不同填闲作物消减土壤剖面累积NO3--N的特征, 并为探索阻控棚室蔬菜土壤氮素淋溶损失机制及预防地下水污染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以华北平原传统的棚室蔬菜轮作体系作为研究对象, 在蔬菜休闲期采用种植深根型填闲作物甜玉米、甜玉米+牛膝间作和白菊花的田间原位修复技术。结果表明:甜玉米和甜玉米+牛膝处理的总含氮量和吸氮量较高, 分别为20.11、19.62 t·hm-2和240.34、287.56 kg·hm-2, 显著高于白菊花的5.81 t·hm-2和57.13 kg·hm-2;根长密度和根干重均随土壤剖面深度的加深而降低, 其中白菊花处理的根长密度与根干重在0~30 cm土层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30 cm土层以下的根干重在各处理间无差异, 根长密度在数值上表现为间作甜玉米> 甜玉米> 白菊花> 间作牛膝;甜玉米对土壤剖面0~200 cm土层的消减量高达907.87 kg·hm-2, 显著高于白菊花的891.16 kg·hm-2和甜玉米+牛膝间作的879.93 kg·hm-2。因此, 在蔬菜作物轮作的间歇期, 种植填闲作物能有效地降低硝态氮在土壤中的累积, 控制土壤剖面硝态氮向下淋溶。  相似文献   
68.
阿尔金山草地鼠害发生区及鼠荒地面积遥感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3S”技术对阿尔金山草地鼠害发生区和鼠荒地进行监测和解译,获得鼠害发生面积和分布,为研究区鼠害蔓延的防治及鼠荒地的治理提供参考.[方法]研究区Landsat8遥感影像,采用最大似然监督分类方法,初步分出鼠害发生区、草地、裸地、水体等地物,再添加海拔高度和植被覆盖度的训练规则,运用决策树分类方法,进一步从鼠害发生区中提取鼠荒地、鼠害发生区,鼠害潜在发生区,最后生成专题图.[结果]遥感估算得阿尔金山地区鼠害发生区面积为3 419.621 km2,其中鼠荒地面积1 376.476 km2,分别占到研究区的6.92;和2.78;,与2014年11月新疆巴州草原站实地调查估算结果相近,且有扩大趋势.[结论]鼠荒地或鼠害潜在发生区有沿水源边缘分布特征,鼠荒地与草地,裸地多呈镶嵌分布.鼠荒地和裸地、草地共存易形成混合像元,造成解译误差;最大似然法和决策树方法的结合使结果更符合实际调查.  相似文献   
69.
三峡库区农户过量施肥负效应认知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农业生产中过量施肥问题越来越严重,研究农户对过量施肥负效应的认知对控制化肥施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基于三峡库区南沱镇的调查问卷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户对过量施肥负效应认知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地农户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基本处于初中文化水平;农户比较关心先进农业信息技术,但是当地政府和农技部门对先进农业信息技术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不够.家庭特征和环境意识对过量施肥负面效应的认知有一定影响,但是影响不是很大,农技培训对过量施肥负面效应的认知的影响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定期开展农业技术信息宣传对控制农户施肥量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0.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测定PCV2 SN07-1 2株的半数细胞培养感染量(TCID50),初步比较两种方法测定病毒滴度的差异。参照Reed-Muench法计算TCID50,并采用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法对试验结果进行验证。对于同一病毒样品,IFA法测出的TCID50为106.5/mL,PCR法测出的TCID50为105.0/mL,结果表明:IFA法比PCR法更敏感,更适宜用于测定PCV2的效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