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5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88篇
林业   123篇
农学   87篇
基础科学   64篇
  117篇
综合类   551篇
农作物   106篇
水产渔业   45篇
畜牧兽医   220篇
园艺   112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不同雨强和坡度条件下紫色土养分流失规律研究   总被引:58,自引:1,他引:58  
采用室内模拟降雨装置,研究了三峡库区紫色土在不同雨强和坡度条件下的养分流失规律。结果表明,紫色土坡面流失养分主要由径流和泥沙携带,其中径流养分含量与雨强和坡度无关,但与产流过程一致。泥沙中养分含量与雨强无关,但随坡度增加而降低;泥沙养分含量与产沙量过程无关,但其流失量与产沙量过程一致。泥沙中各养分含量略大于降雨前表土养分含量,远大于径流养分含量,但由于径流中以速效养分为主,故径流携带的养分流失量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2.
倪东宁  李瑞平  史海滨  苗庆丰  李祯 《土壤》2015,47(4):797-804
套种模式下,采用玉米沟灌和常规畦灌两种灌水方式,对其各生育期内根系区灌水前及收获前的土壤水分、盐分的运移规律进行试验研究,旨在分析盐碱地条件下两种灌水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沟灌条件下玉米的根系区要经历一个较常规畦灌更长的低水分阶段;两种灌水方式下玉米根系区灌前各土层含水率均呈"S"形变化规律;低水分条件下沟灌较常规畦灌对于降低土壤盐分具有更好的效果;沟灌条件下,玉米土壤含盐量呈现出近"倒V"形变化规律,开沟起垄后盐分的积累是造成玉米减产的主导因素;开沟后土壤毛管断裂是造成出苗率低的直接原因;虽然沟灌较常规畦灌玉米产量降低3.93%,但综合水分利用效率高48.17%,综合节水30%。因此,综合考虑,如果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和种植管理模式,玉米沟灌的灌水方式在河套灌区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3.
双氰胺在四川3种主要土壤上的硝化抑制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室内培养试验方法,在不同浓度双氰胺(DCD)处理条件下,对四川3种主要土壤(紫色土,黄壤,灰潮土的N2O释放量,NH4^ -N及NO3^--N含量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CD对3种土壤N2O释放及土壤NO3^--N含量有明显抑制作用,随DCD浓度增加,其抑制效果越显著,DCD同时能推迟NO3^--N含量达到高峰,使土壤NH4^ -N含量在较长时间保持相对较高水平,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氮素流失,DCD在3种土壤上硝化抑制效果存在差异,表现为紫色土>灰潮土>黄壤,同时提出DCD在3种土壤上的适宜添加量,紫色土上为普通碳铵施入量的0.5%,黄壤和灰潮土上为0.3%。  相似文献   
104.
以玉米强优势杂交种组合豫玉22及其重组近交系为材料,按照TTC (triple testcross)遗传交配设计,组配了270个测交后代的TTC群体。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控制株高与穗位高的QTL进行了分析,分别检测到20和17个主效QTL,其中超显性位点最多(11个和8个),加性次之(5个和6个),显性(2个和0个)和部分显性较少(2个和3个)。分析发现,存在同时控制株高与穗位高杂种优势的QTL区域,即Bin1.06区域(umc2151~umc1122)、Bin3.05区域(umc2127~umc2166~ umc1539)以及Bin7.03区域(umc1865~umc1888),这也与在各个环境中株高与穗位高的相关性吻合。另外,还分别检测到两性状4个和7个QTL与遗传背景之间的互作,22对和12对标记间的互作,分别解释表型变异的3.26%~16.58%和3.44%~22.41%,说明上位性也可能与这两个性状及其杂种优势的形成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05.
甜菜nia基因的克隆及不同氮素形态诱导的差异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广洲  侯静  陈丽  马凤鸣  陈连江 《作物学报》2011,37(11):1949-1955
利用同源序列克隆方法从二倍体甜菜品种Ty7中获得氮素诱导nia基因片段,通过RACE技术克隆nia基因全长序列,该基因ORF长度2 718 bp,编码905个氨基酸,并已在GenBank上登录(EU163265),基因组中nia以低拷贝数存在。nia编码蛋白的等电点为6.12,推测分子量为102 kD,以NADH为电子供体。为揭示不同氮素形态和处理对甜菜nia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半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氮素形态诱导nia基因mRNA的表达,同时测定酶活力。结果表明,当铵态氮诱导nia基因时,低浓度的铵离子能促进基因的表达,过高浓度的铵离子抑制基因的表达。当硝态氮诱导nia基因时,随处理浓度的增加,nia的表达加强,呈正相关关系。用30 mmol L–1硝态氮诱导4 h后,nia基因表达达最高值,约在6 h后,表达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06.
3.新建自动化监控系统我国集约化蛋鸡行业的自动化程度低,机械设备工艺水平低,运行成本高。而从国外引进的封闭式鸡舍及成套设备,费用昂贵,能耗高。专题协作组针对国内半封闭、开放式鸡舍的特点,以鸡舍为单元,实现视频监视和自动化监控(图4)。(1)选用实用价廉的传感器考虑鸡舍今后大面积推广要求,对国内外温度、湿度、光照和氨气浓度等传感器进行比较、试验,根据测量精度、一致性、稳定性等因素,以实用价廉为原则,选用适合鸡舍环境的传感器,进行组装配套。(2)分布式智能数据采集与控制网络的建立采用模块化结构和智能…  相似文献   
107.
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时间分异及其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浙江省1990-1999年土地利用现状的用地面积数据作为研究的基础数据与材料,运用景观生态学中有关结构数量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区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结构分异的定量分析,借助于种群生态学中生命表的分析方法进行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研究方法能较好反映研究区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结构分异及其动态变化;(2)研究区土地利用的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的变化均是逐渐升高,到1990-1999年间的某一年达到最高值,然后逐步收敛,渐趋稳定,并做小幅度的上下振动,这表明浙江省土地利用结构渐趋稳定;(3)研究区从1990-1999年,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强度是林地>园地>牧草地>居民点与工矿用地>交通用地>耕地>水域>未利用地,从土地利用变化的整体上看,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和水域面积的增加主要是通过开发未利用地来进行平衡,浙江省土地后备资源短缺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108.
菌糠混合料喂饲肉鹅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效开发菌渣废弃物资源,提高肉鹅的生产效益,进行了菌糠混合料喂饲肉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菌糠饲料喂饲肉鹅,虽然肉鹅增量低于常规精料喂饲肉鹅3.1%~7.6%,但增量差异不显著,技术具有推广的可行性.而且添加菌糠饲料喂饲肉鹅,经济效益高11.9%~22.0%,具有实际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09.
陈超  董连江  林泊成 《油气储运》2007,26(10):32-34
根据相似理论设计埋地管道传热试验,并模拟沙箱底部及顶部环境、热油及沙子含水情况,研究热油管道周围沙体的温度分布,以解决实际生产中所遇到的热油管道稳态输送与停输后的非稳态温降场的问题。该试验装置可以模拟管道在不同状态下的温度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10.
 结露现象在温室中普遍存在,该试验通过对双层薄膜温室内自然结露和人工结露两种情况的室内最低温度同室外进行对比测试,对结露时间早晚对双层非充气塑料薄膜保温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结露对双层塑料薄膜保温性能存在不利的影响,结露时间早,温室内最低温度比结露时间晚时有所低,但幅度不大。(2) 双层塑料薄膜的保温性能与夹层内空气的相对湿度有关,空气相对湿度增大时,保温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