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篇
林业   27篇
  1篇
综合类   9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研究尾巨桉3个无性系继代增殖培养技术,为尾巨桉苗木快速繁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尾巨桉3个无性系DH32-26、DH32-29、DH32-28为试验材料,筛选最佳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凝固剂、暗培养天数和培养瓶,达到较高的继代增殖系数。[结果]3个无性系继代增殖培养时最适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为:DH32-26(6-BA 0.5 mg/L+NAA 0.2 mg/L);DH32-28(6-BA 0.4mg/L+NAA 0.2 mg/L);DH32-29(6-BA 0.3 mg/L+NAA0.2 mg/L);DH32-26的继代增殖系数在凝固剂为卡拉胶和琼脂的培养基中差异不大,DH32-28、DH32-29的继代增殖系数在以卡拉胶作为凝固剂的培养基中比在以琼脂作为凝固剂的培养基中有所提高,在生根培养过程中,以卡拉胶作为凝固剂的培养基远比用琼脂作为凝固剂的培养基诱导出根好;继代增殖初期DH32-26、DH32-28需用黑布进行全暗遮光5~10 d,而DH32-29不需全暗培养;用广口瓶继代增殖培养DH32-29可降低苗木生产成本,但DH32-26、DH32-28不适合用广口瓶进行继代增殖培养。[结论]要提高无性系继代增殖系数,需要选取最优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凝固剂、暗培养天数和培养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广西国有东门林场25年生大花序桉种源生长与形质性状的遗传变异,筛选优良种源及单株,为大花序桉良种繁育及中大径材培育提供优质遗传材料。[方法]采用方差分析、构建性状选择指数方程综合分析等方法,对11个大花序桉种源进行生长与形质性状遗传变异分析及选择。[结果]表明:大花序桉胸径(DBH)、树高(H)、单株材积(V)、树干通直度(ST)和树干圆满度(SF)在种源间呈极显著差异;上述5个主要性状的种源遗传力(H2)为0.634 0.895,单株遗传力(h2)为0.136 0.342;以DBH、H、V、ST和SF 5个性状指标构建大花序桉种源/单株选择指数方程,按标准选择出4个优良种源和13株优良单株,优良种源平均材积遗传增益达11.2%,优良单株平均材积遗传增益达29.7%,选择效果尚好。[结论]大花序桉5个主要性状遗传变异在种源水平受中度至较强遗传控制,在单株水平受弱度遗传控制。优良种源D47、S14127、B47和S12195生长材性兼优,可用作培育优质中大径材。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鉴别和判定造林过程中无性系同一性,以24种常用的桉树无性系作为研究材料,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构建相应指纹图谱.结果表明:利用引物S1001、S1009、S1065、S1076、S1156均能较好地鉴别试验材料,可作为这些常用无性系鉴定的理想分子标记引物.聚类分析显示U158与其他桉树无性系亲缘关系较远,其次是DH145和DH178,而DH33-27与DH32-22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14.
以当前桉树生产上常用的造林密度1666株/hm^2为试验的最低造林密度,与5种更高造林密度作为构成本试验的6种不同造林密度的高密度试验,分析尾巨桉(Europhylla×E.grandis)试验林2年生时的林分密度生长效应。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处理间的林分生长量有极显著差异,密度越大,其林分树高、胸径、单株材积越小,林分蓄积量则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这与其它许多桉树密度试验结果相似。但林分生长效应提早,可能是林分密度过高缘故,最后结果有待继续观测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广西国有东门林场开展50个杂交桉无性系对比试验,通过对3.8年生参试无性系的保存率和生长表现观测,结果表明:至3.8a时,各杂交桉无性系的保存率都在75%以上;它们在树高、胸径、单株材积以及蓄积量上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01)。其中,生长较好的10个无性系为7、8、47、6、12、15、18、4、23、29号,它们的年平均蓄积生长量保持在30m3.hm-2。这些杂交桉无性系生长快、适应性强,有较大的生产潜力,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16.
17.
DH32-43是广西国有东门林场选育的尾叶桉×巨桉杂交桉无性系,于2012年12月通过广西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桉树良种(良种编号:桂S-SC-EE-024-2012).为了规范DH32-43扦插育苗技术,促进桉树产业化发展,对DH32-43实施扦插育苗的相关技术流程提出了具体要求,本文从采穗圃的建立、优质母苗的培育、扦插及插后管理等进行了分述,以期为DH32-43扦插育苗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尝试采用一种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SLAF-seq)对2个尾巨桉无性系品种进行分子鉴定。实验共获得32.69 M reads的测序数据,测序质量值分布检查结果 Q30为95.28%,碱基分布检查结果 GC含量为40.61%;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共开发SLAF标签857589个。样品间SNP多态性比较结果表明,A1与A2、A3的基因型一致SNP比例分别为35.81%、77.27%,达到区分不同无性系品种的实验设计预期。  相似文献   
19.
尾赤桉DH191-4是东门林场采用印度尼西亚的尾叶桉U48(母本)和澳大利亚的赤桉CM(父本)进行人工杂交,利用杂优模式选育的桉树新品种(桂S-SC-EUC-011-2013),2013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良种委员会审定为桉树良种.本文简介了该品种的选育研究过程,并对其特征特性、适应性、栽培技术要点作了简述.  相似文献   
20.
利用4个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自由授粉子代试验(其中D46、D54 2个试验为第1代子代试验,D135、SE35 2个试验为第2代子代试验)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生长性状和木材材性进行遗传参数估算.研究结果表明,生长性状和树皮性状受到较低的遗传控制,其狭义遗传力(h2):胸径(DBH) 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