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5篇
农学   6篇
  1篇
综合类   8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2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为了研究Ⅱ类果糖二磷酸醛缩酶(FBA)是否为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Mhp)的毒力因子,并参与其致病作用,根据已发表的猪肺炎支原体醛缩酶全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的引物,以猪肺炎支原体168株基因组为模板,通过Overlap PCR点突变扩增醛缩酶基因。将FBA克隆至pET-28a(+)载体后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FBA基因全长864 bp。将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pET-28a(+)/FBA转化至大肠埃希菌BL21(DE3),通过筛选获得阳性克隆,重组工程菌在IPTG诱导下成功获得表达融合蛋白猪肺炎支原体Ⅱ类果糖二磷酸醛缩酶(Mhp FBA),大小约为35 ku。纯化蛋白并接种于猪气管上皮细胞至FBA终浓度分别为0、10、50、100、150、200μg/mL,孵育24 h后进行上清中丙酮酸浓度的检测和细胞凋亡检测。结果上清中丙酮酸浓度随着FBA浓度的上升,出现先极显著上升(P<0.01)、后急剧下降的现象;细胞平均凋亡率依次分别为3.54%、10.91%、13.99%、27.19%、32.84%和40.71%,并随着FBA浓度的升高而升高,且相比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成功构建了Mhp FBA重组菌,表达获得了Mhp重组蛋白FBA,该蛋白可能为猪肺炎支原体的毒力因子,参与猪肺炎支原体的致病作用,从而为进一步开展Mhp致病机理和药物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2.
猪支原体肺炎是由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 ,Mhp)引起的猪的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严重影响养猪业发展,活疫苗气溶胶免疫是防治该病的新措施。为研究猪肺炎支原体活疫苗(168株)经气溶胶免疫后,疫苗株在免疫猪肺内的占位存留规律,选用3周龄不吃初乳猪27头,随机分为3组,G1气溶胶免疫组12头,G2肺内免疫组12头,同时设立阴性对照3头。分别于免疫后第2 h、7 d、14 d及28 d进行鼻拭子Mhp sIgA检测以及血清抗体检测。另外在上述时间点分别宰杀G1和G2组各3头,对照组在实验组免疫后第28 d宰杀,采集肺泡灌洗液,分别进行Mhp sIgA检测及Mhp疫苗株含量检测。结果显示:(1)所有试验猪至实验结束,Mhp血清抗体未出现转阳现象;(2)鼻拭子sIgA水平G1组在免疫后第14 d与对照组相比上升,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G2组在免疫后第7 d和14 d与相应的对照组相比上升,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各时间点G1组与G2组sIgA水平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3)G1组肺泡灌洗液中的 sIgA在免疫后14 d部分转阳(阳性率33.33%),28 d全部转阳(阳性率100%);G2组在免疫14 d时已全部转阳(阳性率100%),各时间点G1组与G2组sIgA水平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4)气溶胶免疫组肺泡灌洗液内Mhp疫苗株浓度在免疫后第2 h、7 d、14 d和28 d分别是相应肺内免疫组的0.37倍、1.01倍、0.88倍以及0.52倍。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168株)经气溶胶免疫后,和肺内免疫一样可以诱导免疫猪的局部黏膜免疫以及具有同等的占位效应,且经气溶胶免疫的疫苗株在免疫仔猪体内的增殖水平可能与其诱导的黏膜免疫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53.
案例:1999年初,朱厚甫无钱购买房改房,在和儿子朱金财商量遭拒绝后,请求朱菊花为其支付。同年6月,朱菊花出资14600元为朱厚甫买下房屋一套。其后,朱厚甫向朱菊花出具承诺书一份,并到公证处立下公证遗嘱,承诺如其百年前未归还房款,该房屋由朱菊花继承。  相似文献   
54.
食线虫担子菌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虫是一类世界性分布的重要植物病原物,常对农林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由于线虫大多在土壤中危害植物的地下部.而目前使用的杀线虫剂对人畜的毒性较高,因此,植物线虫病害的化学防治不但费用高。而且极易造成更为突出的负面效应——环境污染。尤其是水源污染和杀伤大量有益生物,使有害线虫和其它有害生物存在再度猖獗的风险,这不符台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战略思想因此,植物线虫病害的化学防治受到极大的限制,而生物防治则成为有希望的一个新热点。  相似文献   
55.
刚地弓形虫NT株P30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参考Genbank登录的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P30全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通过PCR在刚地弓形虫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出P30基因片段,然后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2a(+)/P30,用IPTG诱导,在表达菌BL21(DE3)表达出分子量为4.83×104的融合蛋白,经Western-blotting鉴定目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活性,为刚地弓形虫疫苗的制备及猪弓形虫抗体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6.
猪瘟病毒(CSFV)和猪蓝耳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是引起严重的种猪繁殖障碍的病原,而且经常混合感染,及时准确诊断是防治的前提.根据已发表的猪瘟病毒(CSFV)E2基因的保守序列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ORF7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了2对特异引物,分别扩增出大小为509 bp和372 bp的特异性基因片段,通过优化RT-PCR条件,分别对江苏不同地区送检的21份病死猪的血清、淋巴结、肺、肝、脾、心脏等组织进行单重RT-PCR检测.结果4份CSFV阳性,9份PRRSV阳性,其中3份CSFV和PRRSV同时为阳性.结果表明,CSFV和PRRSV单重RT-PCR诊断方法具有高度特异性,可用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57.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一直是影响养猪业最严重的疾病,通过对1个PRRSV阴性猪场母猪突发大量流产的病例进行抗体和病原检测,细菌分离鉴定和MIC测定,然后制定和实施防控措施和评价指标。结果发现:(1)50份流产母猪PRRSV抗体检测阳性率100%;(2)母猪血清、流产物、睾丸去势液及保育猪组织样本,PRRSV阳性率分别为90.0%、80.0%、100.0%及85.7%,但所有样本CSFV、PRV、PPV及SIV病原均为阴性;(3)4份PRRSV阳性样本经ORF3、ORF5及Nsp2测序和比对,结果均与NADC30同源性最高;(4)保育猪组织样本分离到链球菌和副猪嗜血杆菌,MIC测定结果显示氟苯尼考和阿莫西林对上述2种分离菌最敏感;(5)控制措施实施后的3个月,母猪的流产率从发病期的43.6%,下降至3.6%,断奶7 d内配种率从发病期的63.3%上升至87.5%,哺乳仔猪和保育猪的死亡率分别从发病期的28.4%和38.8%下降至3.8%和4.7%。通过对该病例的诊断和疫情分析,采用灭活苗免疫接种和药物保健综合防控措施可快速取得效果,为规模化种猪场的PRRSV暴发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以7个优质强筋小麦品种为材料,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理论对其11个主要性状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其利用价值和利用前景,结果表明,济麦20在现有的强筋小麦用种中是最为理想的。  相似文献   
59.
月季对北方根结线虫病抗性分级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结果表明,月季对北方根结线虫抗性分级标准为:抗病:根结指数为0.0~1.0,即有根结根数少于整个根的5%;中等抗病:根结指数为1.0~2.0,即有根结根数占整个根的5%~20%;轻度感病:根结指数为2.0~3.0,即有根结根数占整个根的20%~50%;中度感病:根结指数为3.0~4.0,即有根结根数占整个根的50%~80%;感病:根结指数为4.0以上,即有根结根数占整个根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