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8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21篇
  7篇
综合类   80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 毫秒
71.
以HJ星CCD影像为数据源,结合2010年水稻、大豆、玉米面积提取数据,提取出友谊农场2010年水稻、大豆、玉米的平均NDVI值,进行对比分析.主要结论如下:水稻、大豆、玉米的NDVI值最小值都出现在6月份,水稻的最高值出现在7月末,大豆和玉米的高峰值出现在7月末、9月初.三者NDVI值在6月初和8月末彼此之间有较大的差异,容易区分,这对利用NDVI值来快速提取大面积主要粮食作物面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2.
苦豆子和苦马豆种子萌发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西走廊中部荒漠边缘的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和苦马豆〔Swainsonia salsula(Pall.)DC.〕为材料,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在6种渗透势(-0.03,-0.10,-0.24,-0.42,-0.65,-0.94 MPa)条件下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两种植物种子吸胀速率、发芽率、发芽指数、生活力、苗高和根长、组织饱和含水量等指标均表现出明显降低的趋势,而幼苗干重、根干重和根冠比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研究表明,苦豆子和苦马豆种子在适当的干旱胁迫下可以提高其幼苗的抗旱性,有利于培育壮苗。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半边旗提取物5F对荷S180肉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及炎症因子影响。方法建立荷S180肉瘤腹水瘤及实体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5-Fu组及低、中、高剂量5F组;采用腹腔注射给药,末次给药后处死小鼠,记录腹水瘤小鼠的生存时间,检测实体瘤小鼠的抑瘤率、白细胞数、胸腺指数、脾指数及血清IL-1、IL-6、TNF-α和瘤内TNF-α水平。结果低、中、高剂量5F组小鼠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5.4±0.5)、(21.4±1.3)和(28.2±0.7)d,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5F组瘤重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中、高剂量5F对胸腺指数、脾指数、IL-1、IL-6及TNF-α水平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但对白细胞数无明显影响。结论 5F可有效抑制小鼠荷S180肉瘤的生长,可能与下调炎症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4.
2004-2005年,在陕西省洋县华阳镇首次对饲养朱鹮放飞前的野化训练进行了研究.在释放地建造一个封闭的大网笼作为野化场所,其中包含野生朱鹮生活的各种栖息环境.2年中各有12只朱鹮在网笼中进行野化训练.研究个体在释放到网笼之初有不同程度的惊吓飞撞反应,当天不能上树夜宿,亦不能进入水田觅食.野化过程中,朱鹮能较快适应网笼内的各种夜宿、觅食环境,并具有良好的飞行、警戒能力.野化前后期相比,朱鹮对水田和沼泽的选择比例以及日间行为节律有显著变化.亲鸟饲养幼鸟、模拟亲鸟饲养幼鸟和人工饲养成鸟对不同觅食地的选择性没有显著差异,但成鸟更容易接受深水环境,而幼鸟能更早上树夜宿.恰当的佩戴无线电发射器和减少人为干扰是野化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5.
北京市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估及优先性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北京市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有效性,了解保护区面临的主要压力与威胁,确定保护区管理的保护优先性,本文利用自然保护区管理快速评估和优先性确定(RAPPAM)方法,于2006年对北京现有的20个保护区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市级及以上保护区在资源本底调查和规划上基本符合保护区建设的要求,但在管理、投入、宣教上存在严重不足;县级保护区基本上处于批而不建的状态。保护区面临的主要威胁有水源匮乏、筑坝、火灾、旅游等。在管理上,由于资金不足,50%的保护区不能进行较为系统地规划与管理,尤其是拒马河、云峰山、玉渡山、喇叭沟门、云蒙山保护区急需在管理上进行加强。并根据保护区现状,在管理、资金投入、社区共管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6.
通过摇瓶富集培养法从长期喷施草甘膦的土壤中分离出一种草甘膦抗性菌株,命名为JDG-1。该菌株在M9基础盐培养基上最高可以耐受500 mmol/L的草甘膦浓度。通过菌株基因组16S rDNA序列及菌落形态学分析,鉴定JDG-1菌株为欧文氏菌属(Erwinia)细菌(GenBank:MH777390)。JDG-1菌株在含100、200 mmol/L草甘膦筛选压的LB和M9液体培养基中长势良好。通过pH值梯度和温度梯度培养试验发现,在pH值为7.0和温度为31℃的条件下菌株JDG-1生长最好。抗生素抗药性试验发现JDG-1菌株具有一定水平的氨苄青霉素、链霉素和庆大霉素抗性能力。菌株JDG-1具有较高的草甘膦抗性和嗜药性,可作为草甘膦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菌种。  相似文献   
77.
本研究选取不同离岸距离的养殖海区(由远到近分别为高区、中区、低区),研究不同海区环境对3个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品种/品系(“寻山2号”、“寻山3号”和“205”)的生长性状,如长度、宽度、厚度、鲜重和干重的影响,结合不同捻距(80.8、65.6、61.1、53.4和48.3 mm)的养殖苗绳,分析了影响海带脱苗率的主要因素,同时,对比研究了不同海区和苗绳捻距对养殖苗绳力学性能和老化程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相同海带品种/品系,其长度、宽度和厚度性状在不同海区表现不同,海带“寻山2号”和海带“寻山3号”在高区具有更优良的经济性状。不同品种海带的鲜重和干重均呈现为在高区较大、中区次之、低区最低,但离岸养殖对不同品种鲜重与干重的提升作用不同。无论养殖前后,特制养殖苗绳的断裂强力均显著高于传统养殖苗绳(P<0.05),养殖使用1年后,特制养殖苗绳的强力保持率为93.8%,而传统养殖苗绳仅为63.6%。捻距为61.1 mm的苗绳脱苗率较低,捻距过大(80.8 mm)或过小(≤53.4 mm)的苗绳脱苗率均显著增大。高区养殖的苗绳分子链氧化更剧烈,老化程度更高。本研究表明,离岸式养殖对不同海带品种/品系产量均有提升作用,但不同品种对不同离岸距离,尤其是离岸深水区的适应性不同;通过控制苗绳捻距可有效降低海带脱苗率;离岸水域环境下进行海带养殖,选择耐老化、捻距为61.1 mm的特制苗绳可适当延长使用时间并降低脱苗率。本研究结果对推动我国离岸式海带养殖产业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8.
目前,我国螺旋榨油机行业整体质量水平不高,产品合格率徘徊不前.根据2006年螺旋榨油机质量抽查结果,从行业状况、检验水平、研发能力和管理法规4个方面出现,分析导致螺旋榨油机出现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提高产品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79.
为了培育具有抗病虫优良性状的棉花新品种,并对棉花多茸毛基因进行定位克隆,从棉花三元杂种后代中选育了绿叶无茸毛和绿叶多茸毛近等基因系。以该近等基因系为供试材料,测定了具有不同茸毛性状的棉株间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以及单宁含量的变化,通过光合生理与相关生化指标测定相结合,初步探讨棉花不同茸毛性状近等基因系材料间生理生化特性的差异,为今后选育具有优良性状的棉花新品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无茸毛与多茸毛棉花近等基因系的叶绿素a、b及总量的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蕾期较高,花期、铃期降低;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一致,二者均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在铃期达到了顶峰。因此,光合速率与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在近等基因系材料间差异不明显。无茸毛和多茸毛棉花纤维和种皮单宁含量变化具有相同的趋势,均为先升高再降低,纤维中的PAL活性多茸毛棉株逐渐下降,无茸毛棉株下降后再升高,而种皮中PAL活性上升至最高值后保值不变。PAL活性与单宁含量在材料间差异较大,绿叶多茸毛棉株高于绿叶无茸毛棉株。表明PAL活性和单宁含量与茸毛性状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0.
以丁香为材料,将其插穗用不同浓度的IAA、NAA、IBA进行浸泡处理,清水为对照(CK),在河沙上进行扦插试验,以插穗存活率、生根率、生根条数和平均根长等为测定指标,探究丁香扦插适宜生根的激素及其浓度。结果表明,IAA、NAA、IBA均可促进丁香插穗生根;IAA和IBA促进丁香插穗生根的最适浓度为150 mg L~(-1),NAA促进丁香插穗生根的最适浓度为250mg L~(-1)。综合比较,150mg L~(-1)的IAA激素对丁香插穗生根的促进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