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34篇
农学   33篇
基础科学   19篇
  23篇
综合类   215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75篇
园艺   52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针对原薯在传统制浆方式中存在的块茎破裂面积大、淀粉及其营养物质游离率高和薯类风味物质流失的缺陷,对原薯制浆的机理进行研究,优化设计了具有二次剪切、有序破碎功能的原薯制浆机,并进行相关性能研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二次剪切破碎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淀粉游离率;二次剪切的切割刀头转速越高,浆料粒度减小;出料筛网孔径尺寸对浆料的粒度和淀粉游离率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2.
为了探究Struthiocalcin-2(SCA-2)基因在山麻鸭蛋壳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试验选择9只产蛋高峰期(30周龄)的健康山麻鸭,采用SMART-RACE方法对山麻鸭SCA-2基因cDNA序列进行克隆,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SCA-2基因编码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二级和三级结构进行预测及分析,构建SCA-2基因系统进化树;采集试验山麻鸭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胸肌、肌胃、下丘脑、垂体、卵巢,以及输卵管的漏斗部、膨大部、峡部和子宫部共14个组织,每3只做一次混样处理,每个组织共3个重复,提取组织R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SCA-2基因mRNA在上述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SCA-2基因的cDNA全长为726 bp,该基因编码蛋白的分子式为C836H1247N229O247S8,属于不稳定蛋白,其中丝氨酸(12.6%)、亮氨酸(12.0%)、丙氨酸(10.2%)含量较高;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23.35%、β折叠占13.77%、无规卷曲占62.87%,且包...  相似文献   
23.
为了探明适宜的钾肥施用量与施肥时期在提高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同时,实现钾肥的高效利用和优化管理。以优质食用型甘薯徐薯32为试验材料,研究3个钾肥用量(0,150,300 kg/hm2)和3个施钾时期(生长早期即栽插后2周内、封垄期和块根膨大初期)处理对甘薯产量及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早期施用钾肥300 kg/hm2时,块根鲜薯和薯干产量获得最高值,分别为36495.0,12175.5 kg/hm2。钾肥不同施用期和施用水平对所测甘薯品质性状影响较大,甘薯生长早期追施钾肥有利于淀粉、麦芽糖和蔗糖的积累;低钾处理有利于淀粉及糖类物质的积累,而高钾处理则有利于蛋白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24.
为充分利用鸭血资源,以新鲜鸭血为原料,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鸭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初步研究了SOD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乙醇与氯仿的体积比4∶5,溶血球与沉淀剂的体积比1∶1,静置时间25.5 min,SOD比活为1 000.91 U/mg;在pH值4.0~6.0,50℃温度以下SOD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5.
罗非鱼原产于非洲,是全球淡水鱼养殖产量排名靠前的经济鱼类,通过人工引种进入到我国水域系统,经过几十年发展养殖品种、分布等发生较大变化。该研究从罗非鱼形态特点、生长环境需求、繁殖习性等特点进行了梳理,根据罗非鱼引进时间顺序,对常见种类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目前罗非鱼新的养殖模式和消费方式进行了回顾。同时,结合罗非鱼的生活史特征对四川省罗非鱼养殖与水生生态系统保护2个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26.
将12日龄小鼠卵巢移植到8~10周龄去势雄性小鼠的背部肌肉中,分别于移植后7、26和40d观察移植体周围血管再生状况,分离并观察移植体上的卵泡和卵母细胞发育情况,并观察移植体的组织学结构及变化。结果发现:卵巢移植后7d,卵巢內大量卵泡发生退行性变化,卵泡数量骤减;移植后26d,移植体周围有明显的血管发生,移植体直径增加到1908μm,极显著大于12日龄小鼠卵巢(P<0.01),移植体边缘可见到各阶段的卵泡,卵巢的皮质和髓质界限模糊;移植后40d,移植体直径增加到2739μm,极显著大于12日龄小鼠卵巢(P<0.01),有明显的卵泡,从移植体中分离得到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和卵母细胞,形态基本正常。提示:成年去势雄性小鼠背部肌肉组织环境可支持同种异性移植的小鼠卵巢上卵泡和卵母细胞进一步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7.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高校户外教育为基础的公共体育教学中课程结构,教学设计、内容、时间分配及整体教学效果进行了实践检验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高校公共体育“全人教育”模式具有时代性、可行性和科学性,教学过程不仅注重体验与参与的重要性,也注重学生身体、心理、技术、组织参与等全面素质的培养,课程内容设置科学,课堂时间分配合理,整体教学效果良好,为新时期高校公共体育教育改革提供了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8.
MUC13是控制仔猪大肠杆菌 F4ac易感或抗性的主效基因。该研究利用分子育种与常规育种技术、闭锁继代与开放选育相结合的综合方法,对250头杜洛克育种核心群实施连续3个世代的基因检测和性能测定,筛选出 MUC13抗性纯合基因型种群。经测试,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哺乳期的同胎次20窝育种群母猪与20窝扩繁群母猪相比,断奶前仔猪腹泻发生率分别为8.7%和18.4%(P<0.01),但断奶成活率两组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对育种群3个世代的测定选育结果分析发现,第1和第3世代间达100 kg体质量日龄差异不显著( P>0.05)、但活体背膘厚相比减少1.46 mm(P<0.05),同时还发现,3个世代中 MUC13不同基因型个体间生长速度和活体背膘差异均不显著( P>0.05)。综上说明,MUC13基因抗性纯合有利于防止仔猪腹泻的发生并能有效降低活体背膘,但对生长发育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掌握尖吻鲈仔鱼期的骨骼生长发育规律,为开展尖吻鲈骨骼发育相关基因研究及鱼类化石探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软骨—硬骨双染染色技术,连续观测0~23日龄尖吻鲈仔鱼发育过程中脊柱及附肢骨骼中的胸鳍、背鳍、腹鳍、尾鳍、臀鳍形成及生长发育特征.[结果]1日龄的尖吻鲈全长1.70±0.10 mm,其身体细长笔直,骨骼尚未开始骨化,附肢骨骼未出现;3日龄时,尖吻鲈仔鱼脊索发生自然弯曲并开始发育,胸鳍、尾鳍原基逐渐形成;5日龄时,尖吻鲈仔鱼脊索末端开始向上弯曲,背鳍开始发育;9日龄时,尖吻鲈仔鱼脊索出现弯曲,髓弓和脉弓开始形成,尾杆骨上翘,随之形成尾鳍,胸鳍原基、背鳍鳍皱开始出现,臀鳍开始发育;13日龄时,尖吻鲈仔鱼的胸鳍和尾鳍发育基本完成,髓棘、脉棘开始出现;15日龄时,尖吻鲈仔鱼的腹鳍开始发育,背肋和腹肋以软骨的形式生长,尾杆骨收缩,背鳍和胸鳍进入发育后期;19日龄时,尖吻鲈仔鱼脊柱骨化,胸鳍出现鳍棘,附肢骨骼发育接近完全;21日龄时,尖吻鲈仔鱼的背肋和腹肋开始骨化,尾鳍骨化基本完成,髓弓、脉弓、髓棘和脉棘也开始骨化;23日龄时,尖吻鲈仔鱼脊柱骨化完全,胸鳍发育完成,鱼体骨骼基础框架完成发育,鳍条开始骨化并出现分节,仔鱼完成变态.脊柱畸形首次出现在10日龄的尖吻鲈仔鱼中,至22日龄时畸形率占样本采集总量的8%,其中前期畸形的仔鱼在14~15日龄时基本被淘汰.[结论]尖吻鲈仔鱼脊柱及附肢骨的发育顺序与其他鱼类基本一致,但发育时间节点有所不同.尖吻鲈仔鱼的骨骼发育畸形首次出现在10日龄左右,但主要集中在20~22日龄.  相似文献   
30.
根据模糊数学方法理论,针对同一农业生产管理问题的不同方案,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分析,科学地验证了此方法在农业生产管理中的可实行性和可操作性,为农业生产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