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5篇
林业   104篇
  6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通过对四川卧龙地区木本植物类群的详细调查和对过往研究资料的系统收集、统计分析,表明,卧龙地区有木本植物83科、224属和684种(食种以下等级,不含栽培种);卧龙地区以温带成分为主,占总属数58.33%,热下沉成分占36.56%;卧龙地区稀有濒危植物、单种属、少种属、中国特有属均占较大比重,说明其历史起源的古老性;卧龙林区木本植物地理成分复杂,联系广泛,分布交错,特别是热带、亚热带科、属中 耐寒种  相似文献   
72.
通过对四川卧龙地区木本植物类群的详细调查资料和已有研究资料进行系统收集及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卧龙地区有木本植物83科、224属和684种(含种以下等级,不含栽培种);卧龙地区以温带成分为主,占总属数58.33%,热带成分占36.56%;卧龙地区稀有濒危植物、单种属、少种属、中国特有属均占较大比例,说明其历史起源的古老性;卧龙林区木本植物地理成分复杂。联系广泛,分布交错,特别是热带、亚热带科,属中耐  相似文献   
73.
北京地区4种阔叶树光合作用对CO2浓度及温度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植物对CO2浓度和温度组合变化的生态响应,在植物生长旺季,对北京地区银杏、杜仲、玉兰和华东椴4个树种叶片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个树种的光合最适温在30℃左右,夏季晴天的持续高温(>30℃)不利于4个树种光合作用。在CO2浓度加倍条件下,4个树种的光合速率明显增大,但银杏和杜仲的光合最适温并未升高,玉兰则升高了2℃,华东椴升高了4℃。可以预测,未来大气CO2浓度加倍导致气温升高,对银杏和杜仲光合作用的抑制作用将加强,玉兰和华东椴将得到缓解。水汽压亏缺(VPD)对温度变化敏感,而气孔对VPD十分敏感,温度升高时,VPD增大引起气孔导度(Gs)减小,会限制叶片对外界CO2的吸收,这可能是高温限制植物光合作用的原因之一。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CO2浓度加倍,4个树种的Gs值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74.
75.
领春木(Euptelea pleiospermum)是东亚特有珍稀濒危植物,在北川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主要沿河岸分布.本文采用样方法,从种群的大小级结构、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空间分布格局4个方面分析了该自然保护区领春木种群的数量特征与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幼龄期个体很少,中龄期个体相对较多,老龄期个体数量也很稀少.由此可知其大小级结构呈纺锤形,因此种群属于衰退型;2)Ⅰ、Ⅱ级个体数少,致使其在静态生命表中死亡率出现负值,个体在第Ⅳ级有一个死亡率高峰,而在第Ⅶ级死亡率达到了最高;3)虽然幼苗的存活率很低,但由于幼树的存活率较高,所以存活曲线接近Deevey Ⅰ型,表明该地区沿河岸带的环境条件比较适合领春木的生长;4)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为了保护和维持种群,应对群落进行适度的干扰,开辟林窗,促进领春木种子萌发,幼苗和幼树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76.
川滇高山栎林是中国植被非常特殊的亚高山硬叶栎林类型,广泛分布在横断山地区。为了阐明川滇高山栎群落植物科组成对海拔梯度的响应,用群落学调查方法研究了组成群落的植物科沿海拔梯度(15个海拔梯度,海拔2 200 m~3 600 m)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巴郎山川滇高山栎群落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有世界分布31科、热带分布21科和温带分布21科,分别为占42.47%、28.77%和28.77%。川滇高山栎群落的植物科数具有低海拔比高海拔多的特点,在海拔3 100 m以上,分布的植物科数没有变化。在各个海拔梯度以世界分布科占主要地位,其次为热带分布科和温带分布科。热带分布科随海拔的升高具有递减的趋势,温带分布科随海拔的升高出现2个峰值。在海拔2 200 m~2 800 m范围,热带分布科和温带分布科相当,海拔2 900 m以上,温带分布科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77.
果实多态性是指同一植株产生不同形状或行为种子的现象。多态性种子植物主要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区、荒漠和盐渍土地区等干扰强烈的环境,在菊科和藜科中最为常见,主要出现在一年生植物中。果实多态性在避免密集负效应、减弱同胞子代间的竞争、采取两头下注策略以适应时空异质性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进化生态意义。该文系统总结了国内外果实多态性的研究工作,主要内容包括:1)果实多态性的概念,2)果实多态性物种的科属分类,3)多态果实的形态结构和生态学特性,4)果实多态性的生态意义。在综述文献的基础上,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8.
四川省北川县小寨子沟保护区内分布有槭树科植物1属,13种,两亚种1变种,占全国槭树科植物种类的11%,占四川省槭树科植物种类的36%。其中,中国特有种13种,四川特有种3种,属于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在对小寨子沟槭树科植物资源进行实地调查、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开发利用价值进行了简单的评价,并建议要加强对野生资源保护、加强引种驯化及选种育种和槭树科植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以丰富四川绿化景观树种。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究川西亚高山森林火烧迹地土壤总呼吸速率(Rs)和异养呼吸速率(Rh)的季节动态及其影响因素,比较火烧迹地与对照样地Rs和Rh的变化,为火干扰条件下森林土壤碳循环及其碳排放估算提供依据。【方法】以火烧8年后的川滇高山栎林火烧迹地和对照原始林为研究对象,于2010年9月—2011年12月采用LI-8100A土壤碳通量自动测量系统,通过挖壕沟方法测定Rs及Rh,同时测定5 cm深处的土壤温度(T5)和土壤体积含水量(W5),分析Rs和Rh与非生物因子的关系。【结果】休眠季火烧迹地Rs和Rh均显著高于对照样地(P0.05),而生长季和全年Rs和Rh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T5与Rs和Rh呈极显著的指数正相关关系(P0.01);W5仅在生长季与对照Rs和Rh相关性不显著(P0.05),其余时间均对Rs和Rh产生显著影响(P0.05),即W5低于25.8%时对Rs和Rh产生显著影响(P0.05),超过37.7%时其影响作用不显著(P0.05);T5和W5双因子与Rs和Rh的拟合模型明显优于单因素模型,表明该区域土壤碳排放受T5和W5的协同影响;不同季节火烧迹地的温度敏感性(Q10)均低于对照样地,且Rh的Q10最小,Rs的Q10最大;火烧迹地土壤硝态氮、轻组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含量对Rs和Rh的影响大于对照;火烧迹地Rs和Rh年累积量相比对照样地分别高13.9%和1.8%。【结论】火烧迹地土壤碳排放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低于未过火林地,在评估和构建川西亚高山土壤碳排放模型时,应考虑火干扰林地和土壤底物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80.
以不同强度疏伐桦木的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桦木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抽样法和收获法获取并分析了不同强度疏伐桦木1 a后,对岷江冷杉+桦木混交林林下岷江冷杉更新数量、更新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疏伐桦木显著促进了林分乔木胸径断面积和林下岷江冷杉幼苗的基径生长,50%疏伐桦木处理模式(S2)不但显著促进了以幼苗和幼树为主的岷江冷杉苗木成活率,还显著促进了幼苗的高度生长,经过疏伐处理后,林下岷江冷杉幼苗的径级结构变化不大,但小径级苗木所占比例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