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5篇
农学   7篇
  5篇
综合类   69篇
畜牧兽医   36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明年全部取消农业税。对于9亿农民来说.这无疑是一件天大的好事。“自从盘古开天地.不收皇粮第一回”,这标志着中国农民将彻底告别千年“皇粮国税”,“以农养政”时代宣告结束。同时。取消农业税后.农民与国家的分配关系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也预示乡(政)村(治)关系建设正面临着一场历史性的巨大变革。  相似文献   
12.
参照农业部A级绿色食品标准(NY/T268-95和NY/T292-95),阐述了A级绿色食品马铃薯生产技术,用以指导A级绿色食品马铃薯生产.  相似文献   
13.
通过综合利用CASA模型和VPM模型,在像元尺度上开展ε_(max)值估算研究,从而提高ε_(max)值的空间精细度,为指导农业生产,开展精准农业提供技术支持。以河南省为研究区,首先基于MODIS数据,结合CASA模型和关系模型计算NPP值,进一步结合VPM模型得到像元上的ε_(max)值,最后根据土地利用数据对林地、草地、水田和旱田4种植被覆盖类型的ε_(max)值进行时空分析,并探索相关环境因素对ε_(max)值的影响。结果表明,2001—2015年,ε_(max)值介于0.000~4.796 g/MJ,空间上呈西北、西南高,其他区域低的格局;月尺度变化上,不同植被覆盖类型ε_(max)值均在6—8月份达到峰值,其中,旱田ε_(max)值呈现明显的双峰分布,和河南省大部分地区一年两熟的作物种植制度相符。4种植被覆盖类型中,因为用于光合作用的叶面积较大,林地ε_(max)值较高;环境影响因素中,化肥使用折纯量、二氧化碳含量、植被含水指数和有效灌溉面积与ε_(max)值呈现明显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6、0.61、0.56、0.53,说明ε_(max)值的变化是自然、人为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可见,在农作物生长的关键阶段,适当增加人为的影响可以提高光能利用率,从而增加作物生产潜力和产量。  相似文献   
14.
通过测定苗高、根长、干质量等生长指标、叶绿素质量分数、净光合速率(P_n)、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Sp)、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质量摩尔浓度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研究木本药用植物北五味子的盐胁迫反应及叶面喷施肉桂酸对其盐害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受到盐胁迫后北五味子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苗高、根长和干质量分别比对照降低19.6%、27.3%和24.5%。NaCl胁迫导致质膜过氧化作用加强,表现为MDA大量积累。盐胁迫导致ASA质量摩尔浓度增加,GSH和Sp质量摩尔浓度降低。同时盐分引起SOD、POD和CAT活性升高及Pro积累。叶面喷施肉桂酸减轻了盐胁迫的不利影响,表现为苗高、根长、干质量、叶绿素质量分数和净光合速率的增加。此外,肉桂酸处理显著提高了叶片抗氧化剂ASA和GSH的质量摩尔浓度及抗氧化酶SOD、POD和CAT的活性,降低了MDA质量摩尔浓度。同时,Pro和Sp的积累明显加快。研究表明,肉桂酸处理能改善盐胁迫下北五味子幼苗生长后期的不良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幼苗所受的盐害。  相似文献   
15.
SBP基因在植物中普遍且特异存在,主要调控花的形成及其后期发育、叶的形态建成和环境信号应答等诸多方面。然而,目前还没有对杨柳科植物SBP基因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依据生物信息学方法,分别从红皮柳、美洲黑杨和毛果杨中鉴定出30、33和29个SBP基因,这些基因在各自物种的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和数目非常类似,表现出很近的遗传关系。几乎每个基因在基因组内和基因组间都存在多个同源基因,它们的K_a/K_s比值大多数均小于1,说明这些基因在复制后发生了纯化选择,基因功能较保守。只有12对基因的K_a/K_s比值大于1,在进化中受正向选择。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猪排泄性状与生长、采食性状之间的关系,通过遗传育种减少粪污排放,本研究利用117头体重约70 kg的生长育肥猪(大白、长白及杜洛克)在代谢笼中进行饲养试验10 d,得到采食量、排粪量、日增重等11个变量,划分为采食、排泄和生长3组性状,利用SAS对其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采食和排泄性状间、生长和代谢性状间的第1、第2典型相关性状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采食和生长性状间的第1典型相关性状也达到极显著水平,其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8363、0.5376;0.6093、0.4171;0.6804,采食量、饮水量、日增重、体重、排粪量、排尿量和氮产污系数及磷产污系数在典型相关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催乳素受体(prolactin receptor,PRLR)和卵泡刺激素β(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β,FSHβ)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母猪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采用PCR-RFLP方法对大白猪、杜洛克猪和长白猪3个猪种共487头母猪进行了PRLR和FSHβ基因多态性检验,并采用单因子方差分析、LSD法分析不同基因型与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窝重和断奶窝仔数等繁殖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PRLR基因在大白猪和长白猪中B等位基因均为优势基因,基因频率分别为0.717和0.548,大白猪BB基因型总产仔数显著高于AA基因型(P<0.05),长白猪BB基因型断奶窝重显著高于AB基因型(P<0.05);FSHβ基因在大白猪、杜洛克猪和长白猪3个猪种中B等位基因均为优势基因,基因频率分别为0.804、0.760和0.789,长白猪BB基因型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均显著高于AB基因型(P<0.05),呈现BB>AA>AB趋势。因此,PRLR和FSHβ基因对荣昌猪场母猪繁殖性能有一定影响,可作为母猪繁殖性能分子选育的候选参考基因。  相似文献   
18.
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关键要依靠科技进步。江泽民总书记指出的“农业科技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必然要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精神和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的“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目标。近些年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不同品种番石榴果实采后耐藏性和品质变化,为番石榴果实采后保鲜和品种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福建漳州栽培的珍珠、西瓜红、和溪和山美红4个品种的番石榴果实为试验材料,置于常温(25±1)℃、相对湿度85%条件下贮藏,每隔1 d取样测定果实的好果率、失重率、质膜相对透性、呼吸速率、硬度、色调角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等指标1次.[结果]与和溪和山美红番石榴果实相比,珍珠和西瓜红番石榴果实在采后贮藏期间可保持较高的好果率、硬度及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维持较低的果实细胞质膜相对透性和呼吸速率,延缓果实衰老,延长果实货架期.贮藏至第8 d,山美红果实已基本腐烂;贮藏至第12 d,和溪果实已基本失去商品价值,而珍珠和西瓜红果实仍有61.43%和57.14%的好果率,果肉硬度分别是和溪的2.5和4.0倍,维生素C含量分别是和溪的1.4和1.3倍.[结论]珍珠和西瓜红番石榴果实耐藏性能最佳,和溪次之,山美红最差,可将珍珠和西瓜红番石榴远销,而和溪和山美红番石榴适合短途或产地销售.  相似文献   
20.
梨果实发育中果肉及种子钙和果胶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以果实耐贮性和质地有明显差异的‘黄花’和‘湘南’梨品种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发育过程中果肉与种子中Ca2 、总钙含量和果肉果胶含量的动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两品种果肉细胞中总钙和Ca2 含量在幼果发育前期较高,以后呈下降趋势,采收时黄花梨果肉中的总钙含量明显高于湘南梨;2)种子中总钙含量远高于果肉,随果实发育而逐渐上升,且黄花梨在7月中旬果实膨大期后上升加快直至采收,而湘南梨则在7月中旬后停止上升;种子中的Ca2 含量在后期均有一个迅速上升峰;3)原果胶含量在果实发育前期上升,中后期下降,后期黄花梨远低于湘南梨;而水溶性果胶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两品种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