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36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26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31.
我国栓皮栎分布及其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栓皮栎作为广泛分布的树种之一,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环境下,成为研究树木生长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树种。文中分析了我国栓皮栎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特点及其与气候的关系,栓皮栎在不同地区的森林类型,主要包括栓皮栎纯林、松栎混交林、栎类混交林等类型;综述了我国对栓皮栎生态学、群落结构、更新等研究的最新进展和主要结论;提出今后开展栓皮栎研究的重点和方向,以期为栓皮栎生理生态学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橘小实蝇检疫处理与防除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橘小实蝇虫果热处理试验发现卵的耐热力最弱,1龄、2龄幼虫较强,老熟幼虫的耐热力最强.60 ℃ 120 min或45 ℃ 300 min干热处理虫果,杀虫效果达到100%,适用于口岸发现橘小实蝇后的检疫处理.田间引诱试验筛选出诱捕效果最好的5种药剂组合,其中甲基丁香酚+多杀霉素组合在成本上具有优势,而水解蛋白+多杀霉素组合、水解蛋白等药剂组合防治效果更显著,适用于新传入种群的消除.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防效可达99%的4种药剂组合:氯氟氰菊酯、多杀霉素、阿维菌素、阿维菌素+甲基丁香酚+多杀霉素,其中多杀霉素、阿维菌素均为生物源农药,25 g/L多杀霉素悬浮剂防治效果优于1.8%阿维菌素乳油,适合大面积田间防治.  相似文献   
33.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要求,结合广东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项目特点,提出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原则和评价方法,初步构建了省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4.
依照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的灾害特点,将广东省松突圆蚧发生区以县级为单位进行了发生区划,并构建了基于气象因子的灾害程度判别模型,依据该模型结合林分构成和林业经营特点研究了松突圆蚧发生区划,将广东省松突圆蚧发生区划分为轻度分布、中度发生和重度危害3个区域,并提出了各区域松突圆蚧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35.
[目的]通过探讨光周期与光质对栎属(Quercus L.)植物幼苗生长及对幼苗叶片光化学反应的影响机制,为栎属植物育苗壮苗及人工辅助更新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栎属植物幼苗(3栓皮栎种源?+?1蒙古栎?+1短柄枹栎)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控人工LED光源的方式,研究3种光周期(日夜时长分别为10?h/14?h,14?h/1...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水热条件变化后不同种源栓皮栎幼苗光合生理性状的差异,为栓皮栎优良种源的引种栽培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收集5个地理种源(北京平谷PG、河南内乡NX、湖北秭归ZG、江西永修YX和湖南城步CB)的栓皮栎种子,选择在其自然分布南缘以南的生境(广东鹤山,HS)下进行培育,测定不同种源栓皮栎的光合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低纬度CB种源栓皮栎的潜在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显著高于中高纬的ZG和PG种源(P0.05);YX种源的表观量子效率(AQY)最高,而ZG种源的最低;NX和CB种源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显著高于YX种源。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和PSⅡ潜在活性(Fv/F0)在各种源间均差异不显著,表明各种源栓皮栎均能较好地适应水热丰沛的新生境。同时,各种源栓皮栎在暗呼吸速率(Rd)、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Rubisco酶最大羧化速率(Vcmax)、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光呼吸速率(Rp)、生长参数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如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等均差异不显著。[结论]各种源栓皮栎光合生理性状的异同与其自身遗传因素和较强的生态适应性有关。  相似文献   
37.
RAPD技术在珍稀濒危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刘建锋  肖文发  冯霞 《林业科学》2004,40(3):156-161
生物多样性是现代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和热点之一 ,遗传多样性则是一切多样性的基础和最重要的成分。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 ,为生物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方法 ,其中RAPD技术凭借其自身独特的优势成为这一领域的重要研究手段。珍稀濒危物种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有助于实施最佳的保护策略 ,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阐述了RAPD技术的原理及特点 ,综述了该技术在珍稀濒危植物遗传多样性方面的应用 ,并展望了该技术在珍稀濒危物种研究和保护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8.
景观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景观破碎化是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破碎化阻碍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引起近交衰败;改变了物种生存所需的生物地理环境,减小物种的生存空间;改变了生态系统特性,影响系统内的能量平衡和物质流动加剧了外来物种的入侵。本文通过对上述方面的阐述,旨在更好地理解景观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产生的深刻影响,并对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9.
松树枯梢病发生规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树枯梢病(Sphaeropsis sapinea)是我国南方湿地松、火炬松、马尾松等树种的重要病害。文章综述了松树枯梢病的发生规律研究的进展情况,着重对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寄主的感病性以及环境等与病害发生规律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0.
在乌兰布和沙漠地区,研究了中沙冬青、梭梭、白刺、霸王、柠条等5种沙生灌木的生理生长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这些灌木树种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等气体交换特征和株高、地径、冠幅等生长指标在不同起源之间均具有显著差异,且人工起源植株的气体交换特征均比天然起源植株的大,而生长指标则均比天然起源植株的小;天然林和人工林中不同树种的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均不显著,但不同树种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等气体交换特征和株高、地径、冠幅等生长指标差异却很显著.在测定光响应曲线和CO2响应曲线基础上求算出的最大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暗呼吸速率、CO2补偿点和羧化效率等光合响应曲线参数在不同树种以及不同起源之间的变化也很大,并据此提出不同树种的人工林栽培及天然林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