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9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5篇
水产渔业   2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阐述了滇黄精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药用价值、食用方法及栽培技术,提出了其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以期为开发利用野生滇黄精资源,提供技术支持,致富山区百姓。  相似文献   
22.
通过不同密度偏顶蛤浮游幼虫培育试验,研究了培育密度对偏顶蛤浮游幼虫生长和存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偏顶蛤浮游幼虫培育密度为3个/mL、5个/mL、8个/mL、10个/mL、12个/mL时,各组幼体的平均日生长速度依次为5.5μm,5.3μm,5.2μm,4.0μm,3.6μm,成活率依次为71.3%,70.5%,69.1%,56.0%,48.0%。综合分析认为,在偏顶蛤人工育苗生产实践中,浮游幼虫密度8个/mL左右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3.
阐述了接骨木资源的形态特征、资源分布、经济价值、生长环境,以利于引种、栽培、驯化植物,提出了开发利用接骨木资源的有效途径及栽培技术措施,以为医药工业、油料工业、园林绿化提供技术支持,为相关的产业建设和城市绿化建设服务,旨在综合利用接骨木资源,致富山区农村。  相似文献   
24.
菲律宾蛤仔稚贝期不同培育密度对生长、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2002年在大连普兰店市进行了菲律宾蛤仔稚贝期在大水体培育条件下,培育密度为260万~400万枚/m2对稚贝的日生长速度、成活率的影响试验,2001年试验中总平均日生长速度为44 7μm,出苗量为12 168亿枚,成活率为85 4%;2002年试验中总平均日生长速度为39 2μm,出苗量为15 47亿枚,成活率为90 7%。试验表明,菲律宾哈仔稚贝培育密度为260万~400万枚/m2在实际生产中是可行的,对稚贝的日生长速度、成活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5.
针对温室移动机器人自主作业过程中,对视觉里程信息的实际需求及视觉里程估计因缺少几何约束而易产生尺度不确定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无监督光流的视觉里程估计方法。根据双目视频局部图像的几何关系,构建了局部几何一致性约束及相应光流模型,优化调整了光流估计网络结构;在网络训练中,采用金字塔层间知识自蒸馏损失,解决层级光流场缺少监督信号的问题;以轮式移动机器人为试验平台,在种植番茄温室场景中开展相关试验。结果表明,与不采用局部几何一致性约束相比,采用该约束后,模型的帧间及双目图像间光流端点误差分别降低8.89%和8.96%;与不采用层间知识自蒸馏相比,采用该处理后,两误差则分别降低11.76%和11.45%;与基于现有光流模型的视觉里程估计相比,该方法在位姿跟踪中的相对位移误差降低了9.80%;与多网络联合训练的位姿估计方法相比,该误差降低了43.21%;该方法可获得场景稠密深度,深度估计相对误差为5.28%,在1 m范围内的位移平均绝对误差为3.6 cm,姿态平均绝对误差为1.3o,与现有基准方法相比,该方法提高了视觉里程估计精度。研究结果可为温室移动机器人视觉系统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6.
刘忠颖  陈远 《水产科学》1999,18(3):17-20
在15.0℃、17.5℃和19.0℃3个温度梯度下,各试验组纪体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6.3μm/d,8.6μm/d、9.3μm/d;61.0%、70.5%、23.0%。投附着基经22d培养各试验组稚贝规格(壳长×壳高)分别平均为620μm×595μm、705μm×680μm、745μm×710μm;各组生长速度和附着后成活率分别为17.7μm/d、21.6μm/d、23.4μm/d;35.4%、34  相似文献   
27.
对部分中小学校园绿化状况进行了现状分析,提出了如重复建设现象突出、设计布局不合理、景观效果差等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应科学规划、因地植树、加强监督管理等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8.
2015年11-12月在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育种中心进行偏顶蛤稚贝培育密度对日生长速度、成活率的影响试验,试验采用四个培育密度,分别为10万枚/m~2、20万枚/m~2、30万枚/m~2和40万枚/m~2,各组平均日生长分别为:8.2μm、7.9μm、5.6μm、3.8μm;平均成活率分别为:90.2%、88.5%、78.7%、66.1%。综合分析比较,20万枚/m~2的培育密度较为适合工厂化稚贝培育生产,此研究结果可以为今后更大规模的苗种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9.
在水温23.2-24.0℃,盐度29.5-30.0条件下,研究了5种单胞藻饵料和饥饿对魁蚶浮游幼虫生长与存活的影响。投喂不同饵料试验中,球等鞭金藻与4种单胞藻混合投喂试验组幼虫的特定生长率、眼点幼虫比例和壳长均显著高于单一投喂试验组,其中球等鞭金藻与小球藻混合投喂的效果最好;投喂单一饵料试验中,球等鞭金藻组幼虫的生长、眼点幼虫比例与存活率显著高于其它试验组。在饥饿试验中,不同饥饿天数条件下幼虫的存活率差异不显著;生长方面,饥饿1-2d较短时间与一直投喂对照组的幼虫相比较,特定生长率、眼点幼虫比例、壳长的差异不显著,但随着饥饿时间延长,幼虫的生长变慢且眼点幼虫比例下降,一直饥饿情况下幼虫的生长基本停滞。研究结果可以为魁蚶人工苗种繁育技术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0.
研究了不同温度(10~17℃、15~17℃和20℃)对不同规格(平均壳高分别为831.7μm、3.2mm和26.7mm)虾夷扇贝干露耐受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同种规格虾夷扇贝的干露耐受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不同规格中,以平均壳高为831.7μm的稚贝对干露耐受性最高。在起始温度15℃和10℃干露条件下,20h以前,壳高3.2mm虾夷扇贝的成活率与壳高26.7mm的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壳高3.2mm虾夷扇贝成活率略低于壳高26.7mm虾夷扇贝的成活率,20h后,壳高3.2mm虾夷扇贝的干露成活率显著高于壳高26.7mm虾夷扇贝的成活率(P0.05)。本研究结果对不同规格虾夷扇贝苗种运输时的策略制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