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18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7篇
  5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34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多优良基因玉米自交系的选育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优良基因玉米自交系是培育玉米杂交种的重点,阐述了优良玉米自交系的重要意义,并从逆境选择、轮回选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商业化常规选择等方面总结了选择多优良基因玉米自交系的方法,并对优良玉米自交系的选育策略进行了综合客观的展望。  相似文献   
122.
为了研究花粉致死基因ZmAA1的功能,进而创制转ZmAA1基因玉米不育新材料。在Gen Bank中找到花粉致死基因ZmAA1及启动子Pg47,并在目的片段的上下游设计増加酶切位点,基因合成构建到克隆载体puc57上,采用传统酶切连接的方法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0-Pg47-ZmAA1-35S-bar,并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优良玉米自交系郑58萌动胚。成功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0-Pg47-ZmAA1-35S-bar;共获得94株除草剂抗性植株,其中47株目的片段PCR呈阳性反应,对温室中表现为花粉败育的PCR阳性植株进行目的片段及筛选标记bar基因RT-PCR与蛋白免疫学试纸条检测,结果表明,花粉致死基因ZmAA1及启动子Pg47已经整合到玉米基因组并表达。  相似文献   
123.
东北生态区玉米单倍体浸芽加倍效果的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高诱1号诱导的玉米单倍体子粒为材料,采用秋水仙素浸芽的方法进行人工加倍。结果表明:秋水仙素浓度、浸芽的温度和浸芽时间对玉米单倍体加倍有明显的影响,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0.05%秋水仙素和5%二甲基甲砜混合药剂在15℃下浸泡9h,单倍体的加倍效果最好,加倍率可达38.1%。  相似文献   
124.
本试验用高诱1号诱导的单倍体植株为材料,在5~6叶期用两种浓度的秋水仙素配以二甲基亚砜(DMSO)注射处理茎尖生长点,进行人工加倍,并对不同处理效果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从不同基因型的材料中诱导出的单倍体的加倍都是有效的,且不同基因型材料间有显著差异;0.5%浓度的秋水仙素的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5.
氨基酸微量元素水溶肥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辣椒(Capsicum annuum Linn.)品种二炮辣椒为材料,通过田间随机区组设计和试验,研究了喷施氨基酸微量元素水溶肥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氨基酸微量元素水溶肥+常规施肥处理后的辣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比常规施肥对照有大幅提高,差异都达到极显著水平,增产19.4%。建议辣椒生产中,提倡大面积推广叶面喷施氨基酸微量元素水溶肥。  相似文献   
126.
黄化病已经成为了我国石灰性土壤上果树栽培的障碍,为了探析石灰性土壤上果树黄化病的防治对策及途径,本文对我国西北石灰性土壤上果树黄化病发生表现的症状进行了描述、并从土壤方面、肥料及施用技术方面、果树生长特点方面及栽培技术等多方面对引起果树黄化病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究,提出了合理解决本地区果树黄化病防治的综合性对策和途径,为我国西北地区果农科学优质栽培果树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7.
吉林省不同时期骨干玉米黄改系主要性状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采用NCII设计,以吉V203、PH6WC、郑58、MO17、97144为测验种,与黄早四及5份吉林省不同历史时期主要应用黄改系配制30个测交组合,利用完全区组田间试验,分析黄改系主要性状配合力。结果表明,对黄早四遗传改良因性状而异。单株产量、行粒数、籽粒含水量和出籽率性状无显著变化,保持黄早四原有配合力。而散粉期、吐丝期、穗重、穗长、穗粗、穗行数、百粒重性状则显著改良。改良性状呈现趋势:四-444之后选育的黄改系延迟散粉、吐丝期,推迟生育期;向缩短穗粗方向改良;穗重、穗长、穗行数、百粒重性状向增加或减少两个方向同时改良。综合各性状一般配合力,吉853表现最好。为吉林省玉米黄改系育种、生产应用以及新一轮遗传改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8.
先锋公司的育种研发管理经验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报告,内容饱满,数据丰富,条理清楚,涉及到种业发展和玉米育种技术的各方面状况。此份报告曾作为玉米简报,受到农业部领导非常好的评价。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要善于博采众家之长,补己之短。本刊特选此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9.
秸秆还田不同处理对土壤理化性状及玉米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不同处理条件下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玉米产量的影响,通过田间随机区组试验,秋季玉米收获后测定产量,同时在各试验小区内,S形采集土壤样品,实验室按照土壤指标对应的测定方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有效磷、速效钾、pH等指标,对各指标数据和玉米产量进行方差分析法。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后,使用腐熟剂土壤有机质、全钾含量显著提高,但对土壤全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及土壤容重、pH没有影响,对玉米产量也没有影响;覆膜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土壤容重显著降低,但秸秆不还田覆膜对土壤全磷没有影响。秸秆还田极显著提高土壤全氮、全磷、全钾、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极显著降低土壤容重。秸秆还田玉米增产极显著,在不覆膜条件下,比对照增产率为9.7%;覆膜能够大幅度提高玉米产量,不还田覆膜比对照增产率达48.8%,秸秆还田覆膜增产率可达59.1%,因此,覆膜和秸秆还田都能极显著提高玉米产量,以覆膜增产率较大。总之,覆膜是黄土高原地区很重要的一项增产措施,建议该地区玉米生产推广秸秆还田覆膜并使用腐熟剂模式。  相似文献   
130.
秸秆还田处理对土壤理化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研究不同处理条件下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玉米产量的影响,通过田间随机区组试验,秋季玉米收获后测定产量,同时在各试验小区内,S形采集土壤样品,按照土壤指标对应的测定方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有效磷、速效钾、p H值等指标,对各指标数据和玉米产量进行方差分析法。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后,使用腐熟剂土壤有机质、全钾含量显著提高,但对土壤全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及土壤容重、p H值没有影响,对玉米产量也没有影响;覆膜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土壤容重显著降低,但秸秆不还田覆膜对土壤全磷没有影响。秸秆还田极显著提高土壤全氮、全磷、全钾、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极显著降低土壤容重。秸秆还田玉米增产极显著,在不覆膜条件下,比对照增产率为9.7%;覆膜能够大幅度提高玉米产量,不还田覆膜比对照增产率达48.8%,秸秆还田覆膜增产率可达59.1%,因此,覆膜和秸秆还田都能极显著提高玉米产量,以覆膜增产率较大。总之,覆膜是黄土高原地区很重要的一项增产措施,建议该地区玉米生产推广秸秆还田覆膜并使用腐熟剂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