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33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20篇
  32篇
综合类   115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74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森林火灾是危害森林资源的重要自然灾害,突发性强、危害性广、毁灭性大,历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森林生物防火通过防火林带建设、林下枯落物降解等措施主动降低森林火灾隐患、减小了森林火灾损失。今后应加强防火专家系统建设、防火林带布局拓扑优化以及森林生物防火技术标准等方向研究,达到森林生物防火标准化、自动化和信息化,发挥森林生物防火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272.
采用土柱模拟方法研究施用不同剂量磷肥条件下水稻土磷的淋溶损失及土壤中磷素垂直移动规律。结果发现,各施P处理条件下淋洗液中的P含量无明显规律,折合每公顷损失可溶性磷(DP)量为0.9~1.3 kg/hm2,颗粒态磷(PP)0.93~1.17 kg/hm2,总磷(TP)1.83~2.48 kg/hm2,DP与PP含量接近。施磷400 kg/hm2时,表土中的P开始产生下移现象,当施P量高于800 kg/hm2时,P在30 cm土层有明显累积,P移动距离可达10 cm甚至以上。对上层土壤磷素淋失临界值进行预测,得到当土壤Olsen-P阈值为46.11 mg/kg,超过该值土壤P就有可能产生垂直移动,导致磷素流失。  相似文献   
273.
县级气象台是为当地的政府、群众服务,气象事业快速发展促进了预报水平准确率的提高,纵观目前县级气象预报业务不难发现其中依然存在着明显的发展滞后现象。分析其中存在的制约因素,能极大的提高县级气象局的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274.
4UFD-1400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薯秧分离装置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薯秧分离是马铃薯联合收获机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针对4UFD-1400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的薯秧分离装置建立运动学的数学模型,在此模型下分析了一级土薯分离装置倾角、驱动轮转速、驱动轮半径、摘薯辊转速等因素对薯秧分离效果的影响并优化了各个参数.结果表明:4UFD-1400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薯秧分离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分离效果良好,对薯块损伤小,达到马铃薯收获的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275.
<正> 黄土高原峁状丘陵沟壑区是陕西省马铃薯的集中产区之一,1971~1980年,米脂县平均每年种植面积12.463万亩,约占粮食作物年收获面积的30%,近年还稍有扩大。在米脂、绥德、子洲诸县素有“粮食翻身靠洋竽”之说。  相似文献   
276.
试论水利工程梯级开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研究、探讨了梯级开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提出了加强水力工程环境后评价工作观点。  相似文献   
277.
种鸡的培育与管理,与其生产潜力的发挥密切相关。肉用种母鸡同样具有早期生长快和沉积脂肪的遗传性,若任其自由采食,则9周龄左右就能达到20周龄的体重。因此,必须采用特殊饲养管理技术才能达到种鸡的体质要求,提供更多的优质种蛋。一、调节早期发育速度为了保持种鸡的繁殖能力,必须控制其生长发育,避免过肥。多数育种家主张在3周龄后即进行限制喂养,体重控制要求为:①7周龄时平均体重在标准体重的中线附近;②12—15周龄把体重控制在标准体  相似文献   
278.
从管理上讲,鹌鹑的饲养环境大致分为热环境、物理环境和化学环境。热环境包括气温、湿度、气流、辐射、饲养密度等;物理环境有光(照明时间、照度及光色)、鹑舍、设备、噪音和饲养密度;化学环境由水、空气、氧、二氧化碳、氨、尘埃等构成。各环境的复合作用对鹌鹑引起生理上和生产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9.
秸秆及其生物炭对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及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河南省粮食主产区壤质潮土和砂土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和室内恒温培养试验,研究了生物炭与不同腐殖化程度的传统有机物料(秸秆和腐熟鸡粪)单施及配施对壤质潮土和砂土有机碳储量、活性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并进一步比较了小麦秸秆直接还田和制炭还田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以及生物炭对土壤原有有机碳矿化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相同添加量下,生物炭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提升效果优于秸秆和腐熟鸡粪,在壤质潮土和砂土上分别较对照提升了63.15%和115.62%。另外,生物炭显著增加了土壤稳态碳含量和土壤碳库指数(CPI),但降低了土壤碳素有效率(SC)和碳库活度指数(AI),对土壤易氧化有机碳(POXC)和碳库管理指数(CMPI)无显著影响,添加秸秆显著增加了2种土壤POXC含量、基础呼吸和CPMI。进一步通过室内恒温培养试验发现,秸秆可在培养前期(0~37天)大幅度提升2种类型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和累积矿化量,秸秆制炭还田对土壤有机碳矿化无显著影响。此外生物炭对土壤原有有机碳矿化的调控作用受其施用量、外源活性有机碳输入和土壤类型的影响,高量生物炭(2%)对非秸秆还田土壤有机碳矿化表现出较强的负激发效应,而低量生物炭(0.55%)对秸秆还田土壤有机碳矿化表现出较明显的负激发效应。因此,从"固碳减排"角度考虑,秸秆制炭还田是更合理的利用方式,且应根据土壤施肥管理措施和土壤类型考虑生物炭的施用量,添加质量比为2%的生物炭可显著抑制土壤原有有机碳矿化,降低CO_2排放,但应避开秸秆快速腐解期施用。  相似文献   
280.
为科学施肥,建立低环境负荷、高产量、高品质的果冻橙肥水管理技术体系提供依据,本试验通过探究根域限制栽培技术精确控制树体上部生长发育,明确果冻橙肥水吸收规律,同时也为大型果树体温室化栽培提供重要依据。试验设2种栽培处理方式,A(温室根域限制栽培)处理设定为试验组;B(露天起垄栽培)处理设定为对照组,研究柑橘的土壤矿物指标、形态指标、叶片矿物指标。初步研究分析表明:3—4月为果冻橙春梢抽发、现蕾期,3月上旬施芽前肥,以高氮型硫基复合肥为主,4月下旬根据树势施用花前肥;5—6月为花期、夏梢抽发期,5月上旬根据树势及花果量结合喷药适当补施叶面肥;7—8月为果实膨大期,主要以高钾型硫基复合肥为主;9—10月为果实成熟期,根据挂果量结合喷药适当补施叶面肥1~2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